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953596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绍武常用方剂简介2、调神汤(亦名柴膏汤) 【组成】 小柴胡汤加石膏30克、牡蛎30克、桂枝10克、车前子30克、大黄5克 【适应证】 阳亢气滞类病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精神分裂症及美尼耳氏综合症等。 【临床指征】 脉学上常提到“舍证从脉”的问题。而本证则是其例之一,临床上不论遇到的症状多么复杂,只要有聚关脉并上鱼际脉者,即可舍证从脉,使用调神汤治疗。 聚关脉:是寸关尺三部脉都集聚于关部,即独关脉显现有力,而寸尺脉弱或不见者之谓。此脉乃情志长期不舒,气久郁滞所致,非二三年不成。此脉不见于脉书,是临床多年摸索出来的。 聚关脉类似于短脉,多是阴阳失调,气郁之候。如素问

2、?脉要精微论所说“短则气病。”又脉说云:“有过于悲哀之人,其脉多短者,于此可占气之病矣。“(中国医学大成本脉说下册第67页) 上鱼际脉:医籍里有所论述,但均未详细其证治。本脉的特征,是脉过寸部而达腕之横纹上,甚至上溢于掌之大鱼际肌。轻则切之跳动,甚则可望见搏动。此脉从历代描述,认为是阴阳失调,情志激昂,气亢所致。 灵枢?脉度篇说:“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 难经?三难滑寿释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以阳气不得营于阴,阴遂上出而溢于鱼际之分为外关内格也,外关内格,谓阳外闭而不下,阴从而内出以格拒之,此阴乘阳位之脉也

3、。”三难又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清代冯兆张锦囊秘录?脉诀云:“上鱼者,脉上于鱼际者。世人常有此脉,脉同病异,不可以一例论也,有两手上鱼者,有一手上鱼者。若平人神色充实而有此脉者,此天禀之厚,元神充满上溢于鱼也,其人必寿。若人素无此脉,一旦上鱼者,此病脉也。” 清代陈修园二十八脉纲曰:“或鳏寡思色不遂,心肝两部则洪长而溢鱼际,此是七情为患,而非有邪之脉也。” 清代吴道远女科切要?调经门曰:“若面黄肌瘦内热,是谓童痨。诊其肝脉弦,出寸口,上鱼际,非药

4、所能治也。急与之成婚则阴阳和,自然经行而疾去矣,否则十死八九。” 从以上引述看来,多认为上鱼脉是阴阳失调的一种片象,为六欲七情所致,这和现代医学所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似。刘氏临床观察,凡见聚关和上鱼际者,多具有下列症状: 头部症状:多有头晕脑胀,记忆力减退,易怒易气,眠差多梦等。 心部症状:多有心烦嘈杂,心悸惊恐等。 胃肠部症状:多有胃脘满闷,消化不良等。 四肢症状:多有疲劳无力,甚或小腿肚痛,酸软,有的可有轻微浮肿等症状。 以上诸症状,可以同时都有,也可是侧重于一个部位,当由病之久短,素体好坏,病情轻重而定。 【方义】 调神汤是伤寒论第107条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成。由于用石膏易龙骨并

5、去了铅丹,故亦名曰柴膏汤。原文是:“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林伯良在小柴胡汤证的研究一书中认为:“这个病证的基本状态是:柴胡主证及肝证:如胸满,烦惊,谵语之类。外部证及内部从证:如身重,小便不利之类。”他并根据以上基本状态,把症状进一步推广了。他认为:胸满方面,可以把胸腹膨胀,心下紧张,或往来寒热等,看做类似证。从惊烦来说,烦惊即烦闷易惊,常可兼胸腹动悸,气上冲而烦惊,精神受劳,因此,可发生失眠多梦,精神过敏,容易兴奋,或眩晕头痛耳鸣等。严重的可发生谵妄,发狂癫痫等。”例如:类聚方广义称:“本方治狂证,腹胸动甚,惊惧逼人,兀坐独

6、语,日夜不眠,或多猜疑,或欲自死。又治痛症,时寒热交作,郁悲愁,多梦不寐,或恶接人,屏居暗室。”徐洄溪说:“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从外部及内部从证说:在上术柴胡主证及肝证的结合下,如麻痹、水肿、半身不遂,四肢倦重或疼痛或牵搐等,以及失精、阳萎、月事失常等,都可和身重,小便不利看做类似的症状。“经过这样推广,就可使本方适用颇广的范围。”它不但可以说治植物神经功能率乱,还可兼治其它许多病。总观此方,它是一个互相拮抗的标准的复方。方中共十二味药物,是由四对矛盾八个矛盾面组成的,即凶括寒热、补泻、升降和收敛八个方面。寒有黄芩、石膏;热有桂枝、川椒;补有党参;泻有大黄;升有柴胡;降有苏子

7、;散有柴胡;敛有牡蛎;由于本方的药性是四对矛盾的又方共存物一个统一体在,互相拮抗,互相牵制,保持着平衡状态,所以使方子变得既非热,亦非凉;既非补,亦非泻;既非升,亦非降;既非敛,亦非散。各药此时都不表现出其个体特性,而成了一个同一性的即协调性的方子了。因此,临床上选用它治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还是恰当的,实践证明,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中小柴胡汤是对付胸满,协调整体的。石膏、牡蛎是对付心烦、心悸的。车前子是对付小便不利和身重的。桂枝是对付身重不可转侧的。大黄是对付谵语的。【组方特点】本方既然是由四类互相矛盾的药物药共处于统一体中,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以发挥协调作用。那么,当矛盾向着相反方向转化的时候

8、,平衡必然遭到破坏,而显示出寒热补泻的个性来。这注提示我们,只要变动方中任何一北的用量,注可以使方子的性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灵活性。可以适应我们在临床上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需要。比如:石膏一两和川椒一钱这个比例基本上是保持凉热平衡的,若把石膏用量加大到两半、二两、三两,而川椒量不变,方就变得偏凉了,反之,则又可变成偏热的了。至于加多少,减多少,则视病情而定。桂枝、川椒同属热药,通常用量是三钱,若病证热重,用量就要减少,或只选用其中的一味即可;反之,若寒重,可有选择性的加大用量。例如,有畏寒肢冷者,还可用附子代桂枝,以加大温性。以上这些灵活的变动,即是用药之妙处,这些妙处光靠抄死方是无用的

9、。为什么有些方子在老医生们的手里能治好病,一抄到我们手里就不灵了呢?除了辩证问题外,就是不知灵活用药。做为一个临床医生,只有真正了解了组方原理,熟知药性,又善辨证,才能驾驭方药,运用自如,那时,无论是前人的方子,还是自已的组方,才能象神抡手中的武器一样,弹不虚发,百发百中。所谓“妙手回春”也只有在这时才能成为现实。【用药反应】医生开方,病人吃药,会发生什么扫应呢?无非是好和环两个方面。好的病人赞偿,坏的病人惊恐,往往要找上门来义询问。这就迫使医生要懂得方药的反应。所谓坏的反应,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药不对路把病治错了;一是用对了药,则药本身就有付作用,或是邪正邪斗争的必然反应。对于这些,都应该

10、是胸中有数。正如毛主席所说,如果“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这种情况下,犯错误也有两个方面:一是误用了药,还固执不变,一错到底,贻害于人;一是用对了药,由于对药物的反应胸中无数,病人上门一找,就吓得赶快停药更方,使药数不达,同样贻误于人。这两种都是过错,都应尽力避免。调神汤服用后,可出现下列反应:(1)由于本方是治本为主,是协调显效,效果通常较缓。多是用药数服后症状才得以改善,二三十付主要症状才有好转,故在辨证无误的情况下,不要因三两付药不显效而更方。(2)通常都有缓泻。有的日便二三次,有的四五次不等。有的一周左右复常,有的时间更长一些。这些情况,是机体协调过程中推陈致新的反应。

11、由于推之者陈,陈非体内应存之物,泻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必多虑。(3)少数人有头晕头昏。约30人中有一人开始服药即觉头昏,是药物作用人体后正邪斗争的反应,多六七日自解,不必理睬。(4)极个别人有嗜睡。临床上碰到个别人服药后出现嗜睡,一连六七日,甚至唤不醒。有人往往为此惊慌多虑,怕致不良后果。这种现象可能是大脑矫枉过正的一种补偿性反应。由于原来失眠日久,欠下了账,大脑过于疲惫,用药后机体协调起来,转入恢复状态,欲补其亏空,是一种好现象。临床观察,凡出现欲睡嗜睡者,常是由病到恢复的转变标志,还可缩短疗程,使身体很快复元。【临证加减】凡具有本方证(聚关脉或上鱼脉)者,不论兼有其他何证,均可用本方合兼

12、病方或兼证药治疗之。例如:(1)癔病:本方合甘麦大枣汤(甘草10g小麦60g大枣30枚);脉滑者,本方合白虎汤。(方见第11页)。(2)精神分裂症:本方加远志5g菖蒲10g郁全15g(3)癫痫:本方加钩藤30g远志10g菖蒲10g珍珠母30g地龙10g或加六神丸。有狂或瘀血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4)共济失调:本方加远志10g郁金15g王不留30g。(5)脊髓空洞症:本方加黄芪120g葛根120g王不留30g。(6)美尼耳氏综合症:本方加六神丸。(7)高血压:本方加夏枯草30g。(8)失眠严重者:本方加珠砂2g琥珀2g,吞服。(9)扭伤后肢体瘀血疼痛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10)慢性腰背关节疼

13、痛者:本方合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川椒、甘草、大枣)(11)胃脘胀满者:本方合枳实芍药散。(12)腹胀痛者:本方合三核二香汤(橘核荔子核川楝子小茴香木香)。(13)输卵管炎:本方加桃仁30g王不留30g当归15g。(14)卵巢囊肿:本方合攻坚汤,加桃仁30g小茴香30g川楝子15g。(15)牛皮癣:本方全祛风利湿汤,桃仁承气汤。(16)阴萎:本方合大黄附子汤(大黄10g附子10g细辛5g)。(17)再生障碍性贫血:本方合医黄丸加当归15g黄芪30g。医黄丸方:硫酸亚铁50丸、白术30g、茵陈60g、黄芩15g、车前子30g、神曲60g、鸡内金60g、陈皮60g山药30g、大枣10枚【

14、歌括】调神汤用小柴胡,石膏牡蛎桂枝入,车前大黄十二味,神经失调此方主。【病例】王,男,成年,某厂工人。患者因半身不遂被抬来就诊。诊之脉聚关,双上鱼际,项痛。询问,术西医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此病中医称为“中风”。遂舍证从脉,以调神汤主之。并据半身不遂症,取王清任补阳还五汤中主药黄芪四两,据项僵痛取太阳病主方葛根麻杏石甘汤主药葛根四两。服一帖病人可爬床活动,二帖即可下地,六帖即能乘公共汽车自来门诊,共服18帖而愈。3、调心汤【组成】小柴胡汤加百合30g乌药10g丹参30g郁金15g瓜蒌30g牡蛎30g。【适应证】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包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等。【方义】“身有多大,心有多大”。这里所说的心,不仅是指心脏本身,而是包括了整个循环系统。因为血液是流通全身的,所以治疗心病就要考虑组方的:协调整体:心脏的活动直接受植物神经的去配。植物神经好似一个下级政府,是受着更高级的政府即大脑皮层来统帅的。“治病心求于本”,治心必理于脑。只有全体的协调,才有局部的改善。故方中选用小柴胡汤的协调整体。照顾到肺:心和肺关系密切,不但血管直接相通而且二脏共同担负着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炭的交换任务。肺吸入的氧气由心输布于全身,心脏本身也需要有氧而保持有节律的跳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