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94862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教学设想这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知识点上是空白,因此本节课可从“建模”思想角度进行教与学。教师强调制取气体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教会学生从给定的信息中,选择合适的药品、方法等,从而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教材的安排是两课时,为提高课堂效果,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我调整了课本知识顺序。第一课时是制取氧气的的系统问题(即本节课),第二课时则是催化剂、分解反应、氧气的性质实验。实行目标教学,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达成目标。学生围绕问题思考、讨论,从而达到“建模”教学目的。为今后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打

2、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的不同;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气体收集及其方案选择;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制氧气方案的比较、鉴别,学会选择最佳的原料、条件、原理、装置从而掌握上述三个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在观察制取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重点难点重难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室制气体两种类

3、型的制气装置、排水集气装置、火柴、酒精灯、棉花、铁架台、烧杯、木条、镊子、药匙、高锰酸钾、氯酸钾、15%双氧水、氧化汞、二氧化锰。学生的分组实验: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排水集气装置、火柴、酒精灯、棉花、铁架台、木条、镊子、药匙、15%双氧水、 二氧化锰。三教学过程导入:上一节空气中学习氧气用途时知道神七飞船上天,宇航员的呼吸,燃料的燃烧都需要氧气,上节课也见到老师带到教室的氧气,这些氧气是怎样来的?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探究这个问题。探究一:如何选择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上节课老师带到教室的氧气是怎样来的? 聚焦问题情景,思考并回答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想法经

4、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氧气的物质很多,能否都用来做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呢?下面老师提供材料,同学们自己来选择一下哪种较好。展示背景资料:空气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将空气冷冻液化,根据沸点的不同(液态氮196、液态氧183)而先后分离高锰酸钾(KMno4)俗称灰锰氧或PP粉,紫黑色晶体,其溶液红色,是常用的消毒剂,受热很快分解而放出氧气氯酸钾、(KClO3) 白色晶体,熔点为368,400时分解放出氧气,若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受热很快分解而放出氧气过氧化氢(H2O2) 俗称双氧水无色液体。家庭和医院用的消毒水就是其3的溶液,它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药房均有购,每100ml 大约1.80

5、元。常温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若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气(O2)。氧化汞(HgO) 红色粉末,俗称三仙丹。加热到500时分解为汞蒸气和氧气。(汞蒸气有毒!)水(H2O)加热至1000高温或借助一定的电解设备。通以直流电 (耗电量较大)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小组讨论、回答并说明原因阅读思考、讨论交流:淘汰空气、氧化汞分解、电解水的方法,因为有毒;因为耗能多且麻烦。可以是:分解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通过讨论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问:指出选择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料是有一定原则的,是哪些呢?在刚才选择的基础上互动讨论

6、,集思广益,共同得出教师小结:归纳总结,同时展示:药品的选择1、 必须含有相关成分2、无毒无害没有污染3、节约能源价格便宜4、装置简便易于操作5、易于反应常温更好物质制取方案的选择原则:原料、条件的最佳经济效益原则;过程、方法的最简便易行原则;原料、过程、产品的绿色环保原则 。教给三种较好的方法所对应的化学反应原理,但只写高锰酸钾的,其它两个本节课不完成。要求学生几分钟时间当堂记住。教会学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料选择及其原则;掌握由特殊事例总结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的表示式,另外两个涉及催化剂,下节课再学。探究二:如何组装氧气的发生装置?教

7、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请学生根据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桌上的实验仪器讨论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的发生装置(教师可引导)归纳:装置的选择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等因素,并对两套装置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可将高锰酸钾的发生装置组装好,并强调棉花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动动手:用你选择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教会学生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装置。掌握实验装置的选择方法。探究三:如何收集氧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忆氧气的物理性质展示气体的一般收集方法排水法(气体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与空气不反应)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与空气不反应)教师肯定学生的

8、回答并归纳收集方法教师操作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准备并与发生装置相连阅读思考,回答氧气的收集方法观察操作使学生掌握收集体的方法 探究四:如何检验、验满氧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如何检验氧气?如果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验满?教师归纳总结: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排水法收集时,当水中出现大气泡,说明气体已满;学生回答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验满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中检验复习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探究五: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教师演示边提问边讲解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瓶口放一团棉花?3、加热时要注意什么?4

9、、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5、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归纳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固定试管、瓶装水3、给试管加热4、收集气体5、移开导管6、停止加热强调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先后次序 思考回答问题仔细观察体会说出步骤 查装定点收移熄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实验探究请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两瓶氧气(两种收集方法都用,并验满)板书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归纳与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考虑哪些问题?药品选择考虑哪些因素?装置选择考

10、虑什么?收集方法考虑什么?完成思考题学生注意的回答强调制取气体时考虑的各种因素从而达到“建模”目的板书设计课题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 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加少量的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加少量的二氧化锰)2,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3, 收集方法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4, 检验、验满方法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5, 注意事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 )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先拿出导管,后移开酒精灯(原因 )加热高锰酸钾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原因 :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武城县实验教学优质课参评教师登记表姓名王翠晶单位武城二中联系电话13706393690年龄35教龄15从事实验教学年限15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职务学科化学年级初三课题实验室制氧气教学教研成果2006年,化学教学中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获山东省第十一届教育教学“百佳”论文二等奖2010年 县化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2011年 县化学试题征集中获二等奖学校推荐意见(公章) 2011年 10月 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