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个12岁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参考).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947547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一个12岁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研--一个12岁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研--一个12岁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研--一个12岁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研--一个12岁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一个12岁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一个12岁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参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12岁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参考) 每个人都有惰性,何况是孩子,做家长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再一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家长坚持到底,给孩子做好规矩,与孩子的惰性斗争到底,孩子才能被塑造成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有上进心、有爱心、独立、能自主学习。 我是一个12岁女孩的家长,独自带她。孩子出生时没足月,还严重缺氧,从小体弱多病,可我从来都不惯着她。 我属于那种硬心肠的妈妈。 我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自食其力的有用的人。 我的基本方法是:胡萝卜加大棒。孩子光靠鼓励不行,听惯好话的孩子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光打骂更不行,孩子会失去信心。我是拍两下,再揉一下;先来个硬的,

2、再给个软枣吃,让孩子尝到先苦后甜的滋味。当然,都要有道理,特别要用到的是激将法。 首先,自己先要从心里认可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大概能达到的高度。然后,要给孩子以信心,不断地激励他。大人与孩子之间就像坐在一个翘翘板的两端,当孩子沮丧时,家长要把他的士气鼓起来;当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时,家长要及时给他泼点冷水,降降温。 我掌握的原则是:平时严,关键时宽;小事不姑息,大事宽其心。因为要想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必须要靠平时抓。所以,规矩一定要每时每刻做,尤其是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大人绝不能高兴起来时抓一下,不高兴时就放汤。而当孩子遇到人生的挫折时,我们要雪中送炭,给孩子以精神鼓励。比如我女儿小学二年级时因

3、为竞选失利,突然从中队长变成了小队长,回家怕我生气还要装做一幅无所谓的样子。记得那晚的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紧紧地搂住孩子,对她说:“孩子,你觉得委屈了吧。哭出来吧,哭出来会变得好受一些。”女儿这才将真实情绪痛痛快快地发泄了出来。我做的第二件事,是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帮她分析失利的原因,找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第三件事,是给她班主任写了一封长信,首先对孩子的失利表示理解,觉得这对孩子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再检讨一下作为家长的不足,最后希望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安心小队长工作,求得进步。这样,女儿顺利地度过了一次心理上的坎。 还有,学习上对孩子是小考不放过,大考不苛求。孩子每次的小考我都要问她错的原因,以及

4、补救措施。如果是因为粗心出错,我会大光其火;如果是因为不懂,则督促其抓紧补漏;如果是因为练得少之故(如语感差、计算能力差、数感不强),则会在后面的一段时间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与课外阅读。而对大考或比赛,我从来不强调分数与名次,更反对孩子考(赛)前临时报佛脚,因为此时的孩子只要考时心理稳定、胆大心细,那么她就能反映出自己平时的真实水平。所以,每当这时,我都会对孩子来一句笑话:“你有本事考个零分给妈妈瞧瞧。”也因此,孩子的考试心理素质出奇的好。 我觉得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是:一要立规矩、树威信。大人在对孩子表态时,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见,该说“不”时坚决说“不”字,心里再有不忍也不能表露

5、出来,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心软而破坏了规矩,那样孩子就会钻空子了。还有,家里大人之间相互之间就教育问题千万不能相互拆台,即便有不同意见,也应该在背后或者事后协商解决。否则,一旦其中一方大人被孩子当作“保护伞”,那要再想对孩子施行教育就难了。所以,大人们就教育问题一定要事先做到有商有量、沟通良好,当遇到问题时其中一方一定要保持冷静,做到步调一致。 二要懂心理、定目标。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远工程,不能指望对孩子说一遍就能都记住,更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什么都会。所以,作为家长要适当地看些教育心理学,知道每个阶段孩子成长的特点,抓住孩子各种能力成长的关键期,设定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比如,在自立方面,我在孩子一年

6、级时,要求她能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会梳头、洗澡;二年级时,要求她能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橱,学会削铅笔,自己选择每天的穿戴;三年级时,能自己去兴趣班上课,整理自己所有的物品;四年级时,能自己去郊区的奶奶家,自己去上海;五年级时,能帮助妈妈干一些家务,如擦地、擦桌、洗碗、买菜,能自己到社区联系、组织社会实践事宜;六年级时,能烧简单的饭菜,学会自己买自己的衣物,自己去民办学校作自荐,自己去与兴趣班老师沟通学习上的事情俨然成了一个小大人了。这期间,孩子当然有做得慢、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这时我们大人是急不可耐地替他做了,还是坚持只教孩子方法,继续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如果我们没有耐心等待孩子能力的培

7、养,那么要想孩子变得自觉又独立,一个字难! 在学习上,一开始,我适当地对孩子进行辅导,但是以监督为主,“教会”为辅。当孩子的学习进度跟上后,再慢慢地要求她比别的同学先跨一小步,我先将一些新知识点对她作一下简单的、基本原理上的讲解,然后鼓励孩子自学,一开始不懂可以问我,但基本原理、学习思路与方法我都讲解后,我就鼓励孩子自己去问老师、哥哥姐姐们,但不准问家里的所有大人,怕她养成依赖性。慢慢地,我要求孩子自学进度再快一些,学得再深一些。现在,我女儿已经完全靠自己自学了初中二年级的数学,英语词汇量也已经超过了两千,每天能做到“朝前看,回头看”,即学习上做到预习和复习,做事上养成有计划和检查总结的习惯。

8、 三是要坚持到底。既然我们生了孩子,我们就得对他们养和育,为他们的将来着想。我们不能光给孩子一个身体和物质的需求,我们更要给孩子以精神营养和能力的培养。这靠的就是坚持,坚持才有胜利。我在女儿参加兴趣班时,发现很多不好好学的孩子,往往其家长都是采取放任自流式的方法,认为只要交了钱,孩子交给了老师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再好的老师、再好的学习方法,也要靠孩子自己去吸收与巩固才能起作用。而孩子一开始往往是不自觉的,要靠家长督促。孩子能否坚持学下去,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家长能否“杀头陪绑”到底。当孩子学习上还未出成绩时,对孩子而言,学习是有点苦的,尤其是我们中国这种应试制教育的环境下,一开始光凭兴趣读书是不成功的。只有当孩子读出点成绩、读出点名堂、有点成就感时,孩子才会逐渐真正沉入到学习中去,才会学会苦中作乐。孩子这个由苦到甜、完全学会自觉学习的过程,要靠家长的监督、支持与培养,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师更多的教的是知识,而家长就负责习惯的培养。 也许,每个孩子成长的道路都不一样,条条大道都能通罗马,学习绝对不是唯一通衢。但是,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学到了一点知识(当然知识永远都是学不完的),更学到了自立、自觉、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我们还有什么需要杞人忧天的呢?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的任务不是包办孩子的一辈子,而是让他们早日学会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