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13].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94654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13].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2、33页。u 教学提示本节课对于找出三角形,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这些物体中的三角形的作用,学生平时缺乏关注和了解,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学生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特性及三边关系的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三角形特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及三边关系。 教学重难点

2、: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是认识三角形稳定性在具体事物中的作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 教学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u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1展示课本情境图: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你在建筑框架上、吊车上发现三角形了吗?请你描出几个三角形。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发现、寻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导入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

3、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发现、寻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实验解疑,探索特性1.提出问题。出示教材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2.实验解疑。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设计意图: 找出事物中的三角形,感受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为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积累直观经验。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设计意图: 通过举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

4、系。三、摆一摆,激发探究欲望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给你三根小棒,谁能到黑板上围成一个三角形?在学生摆不出来时,引导学生发现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摆出三角形来。 师:若想再摆个三角形,你有解决的办法吗? 看来,要想摆成一个三角形,对三条边的长度是有要求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师:谁来猜一猜,这三条边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师: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实验来验证吧。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围三角形,有的学生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很顺利地围成了三角形,有的学生怎么也围不成。这样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产生思维冲突,从而提出“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牢牢的抓住

5、了学生的心,让学生饶有兴趣的投入到下一轮的学习中去。 四、操作验证,揭示三边关系 (一)分组研究,六人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四组小棒。 出示实验要求: 1、 量出每组小棒的长度。 2、 将三根小棒首尾相接,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3、 把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再与第三边进行比较。(用式子表示) 4、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将实验结果填写在探究报告单上。 (二)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引导学生理解“任意”的意思)再用这个结论解释实验中围不成三角形的原因。 设计意图: 教学中,有意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由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

6、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五、应用与拓展 1、判断下面几组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快速判断的方法) (1)1厘米、3厘米、5厘米 (2)3厘米、5厘米、2厘米 (3)11厘米、6厘米、7厘米 3、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边长是4厘米和6厘米,第三条边长是多少厘米?(引导学生探究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4、儿童乐园要建一个凉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现在已经准备了两根3米长的木料,假如你是设计师第三根木料会准备多长?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实际生活中要讲究美观、实用) 5、 用15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最多可以由几根火柴棒组成?本课总结: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

7、而且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发现,快速判断的方法,使学生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33页的“练一练”1、2题。板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资料包(一) 教学精彩片段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师:你在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请同学们欣赏宜昌长江大桥、高压线杆、自行车、房屋的人字梁、雪花等含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可真是无处不在啊!(二)数学资源你知道吗?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些重要的设施或建筑都用到了三角形,例如:我国的南京长江大桥和美国的金门大桥,这些世界著名的跨江、跨海大桥上都有三角形;日本的天守阁、古埃及的金字塔等,都应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优良特性,使建筑物牢固、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