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94154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旅游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旅游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旅游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旅游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地理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地理复习提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 选修3:旅游地理概述1什么是旅游:P5第三条2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者3旅游者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闲暇时间、经济基础、出游动机、健康身体(有钱、时间、爱逛)第1章 旅游资源11(1)旅游资源的概念:指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11(2)旅游资源的内涵(形成必备的条件):能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1(3)旅游资源的特点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多样性】;空间上的地域性【非凡性】;季节上的变化性【季节性】 美学上的观赏性;新引力的定向性;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2、12(1)旅游资源的类型类型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种类地文景观气象气候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宇宙类古迹、古建筑现代建筑休闲、健身、求知购物类举例石林、武陵源雾凇、云海、佛光黄果树、趵突泉鸟岛、西双版纳极光、流星雨长城、泰姬陵埃菲尔铁塔世博会、动物园商业街、庙会1.2(2)阅读P14-15汇总少数民族人文旅游资源遗迹:昌都恐龙化石遗址【藏】 白莲洞旧石器文化遗址【桂】 成吉思汗陵【蒙】 神话; 七星岩歌仙台【桂】 石林岩溶阿诗玛【滇】 大理蝴蝶泉【滇】 饮食:糌粑【藏族】 泡菜【朝鲜族】 民居:石头寨【布依族】 木楞房【摩梭族】 “蘑菇房” 【哈尼族】 竹楼【傣族】 节日: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

3、傈僳族】 花儿会【回族】 芦笙节【苗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三月三【苗、瑶、黎、壮】 泼水节【傣族】 火把节【彝族】 土特产:雪莲花【藏、疆】 枸杞、贺兰石【宁】 哈密瓜、葡萄干【疆】 人参、鹿茸【东北吉林】 椰子【琼】 白药、苍山大理石、腾冲玉器【滇】 13(1)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十大旅游胜地所在省市区旅游资源类型世界遗产类别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黄山杭州西湖秦陵及兵马俑坑日月潭北京北京北京湖北、重庆广西江苏安徽浙江陕西台湾人文景观古迹、古建筑人文景观古迹、古建筑人文景观古迹、古建筑自然景观水域风光自然景观水域风光人文景观古迹、古建筑自然景观地文景观自然景观

4、水域风光人文景观古迹、古建筑自然景观水域风光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文化遗产非遗产非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非遗产(2011才申遗成功)文化遗产非遗产13(2)我国的世界遗产及其分布世界遗产类型典型实例世界自然遗产及所在省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川】 黄龙风景名胜区【川】大熊猫栖息地【川】 三江并流保护区【滇】 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湘】 方喀斯特【荔波黔;武隆渝;石林滇】世界文化遗产及所在省区长城【八达岭京;山海关冀;嘉峪关甘】 明清皇宫【故宫京;沈阳辽】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京】 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莫高窟【甘】明清皇家陵寝【清东陵清西陵冀;明十三陵京;盛京三陵辽;明显陵鄂;明孝陵苏】

5、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冀】 拉萨布达拉宫及历史区【藏】庐山国家公园【赣】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鲁】 武当山古建筑群【鄂】 苏州古典园林【苏】平遥古城【晋】 丽江古城【滇】皖西古村落(西递、宏村) 大足石刻【渝】 龙门石窟【豫】云冈石窟【晋】 青城山-都江堰【川】 澳门历史城区 安阳阴虚和开平碉楼与村落【豫粤】中国高句丽王城及贵族墓葬【辽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泰山【鲁】 黄山【皖】 峨眉山-乐山大佛【川】 武夷山【闽】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中国古琴 新疆维吾尔族 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在下图中标出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和世界遗产(着重标双遗产和自然遗产)13(

6、3)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和功能(P42)资源价值资源功能两者关系艺术价值观光资源价值与其资源功能是相对应的,一般来说,艺术、美学和观赏价值高的旅游资源,主要具有观光功能,而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功能主要为文化旅游和科学考察明确了旅游资源的功能,就可以确定所在地的开发方向美学和观赏价值疗养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科学价值商务经济价值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2.1(1)旅游资源欣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了解景物特点;精选观赏点位;把握观赏时机;洞悉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1】 怎样抓住园林景观特色全面了解景观抓住景观特色(以什么出名)要求 抓住建筑、园林等景区的节奏韵律(一般入口为序幕,

7、中间为高潮,出口为尾声) 抓住园林的构景手法(如下表)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构景手法做法与效果主配主景将主要景物做大,做明显,突出主题配景在角落,墙根设置花卉、青竹、假山等,烘托气氛层次障景用墙、竹林、树木等将景物隔离,使景区富有层次隔景用墙、照壁等将景区分割,使景区形成不同的区域框景用窗户、拱门等露出景区一部分,使得景区不能“一目了然”,更有内涵借景使景区外景物融入景区的背景之中,扩大景区内涵【2】自然景观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景观类型景观举例位置选择名言、诗句举例高大雄伟的山峰庐山、武陵源远眺、俯瞰横看成岭侧成峰地貌的酷似造型阿诗玛、象鼻山、神女峰特定位置和角度女神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瀑布黄果树

8、、三叠泉特定角度仰视遥看瀑布挂前川江河湖海碣石山、黄鹤楼、滕王阁远眺、俯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小的湖沼池塘醉翁亭临近水面、平视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有机组合桂林山水泛舟其上、移步换景桂林山水甲天下峡谷、幽洞、一线天黄山一线天浙江金华双龙洞身临其境【3】怎样把握观赏时机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北方山水风景( 夏季 )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 夏季 )北国风光(夏季) 红叶(冬季) 云海景观(冬季)随天气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泰山观日出( 晴天 )黄山观日落(晴天)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初晴)特定时间出现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青海湖候鸟(4、5月份)海市蜃楼、

9、峨眉山佛光、吉林雾凇(雨过初晴)大理蝴蝶会 (农历四五月)2.2(1)黄山的特点及成因 “天下名景集黄山”,是我国特点最多的名山特 山中处处皆景,资源多样性突出,以“黄山四绝”最具代表性(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点 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海拔高,垂直分异明显) 夏避暑,冬赏雪,四季迷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气温垂直递减) 花岗岩山体,同时受两条大的断层控制,形成许多较大的溪谷、悬崖、陡坎成因 岩石节理极为发育,使得黄山“前山雄伟,后山秀丽” 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云海飘渺、壮观;再加上生物丰富,各种风化作用强烈,奇石遍布2.2(2)夏威夷的特点 优美的还

10、玩,起伏的青山,金色的沙滩 热带风情 多种多样的珊瑚和热带鱼类特点 受热带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各种热带植物争奇斗艳 火山景观 典型的火山岛,火山喷发频繁,但却是宁静的喷出,有利于观赏和考察2.2(3)长城的地位与特点以及长城的地理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地 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著名景观位 中国人文景观第一景,也是堪称世界奇观的伟大工程之一,在历史和战略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因修建艰难而复杂、结构高大而坚固而具有重要的建筑学价值特点: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与年4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划分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暖温带和中温带)地理意义: 经济形态上:划分农耕区与畜牧区;春小麦

11、区和冬小麦区 地形上:划分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2.2(4)巴黎的位置、地位、著名景以及巴黎的景点分布特点位置:法国北部,西欧平原中的巴黎盆地内,横跨塞纳河地位:世界十大名城之一,“世界花都”名胜:埃菲尔铁塔(左岸);巴黎圣母院(天主教堂,西岱岛上);凯旋门;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爱丽舍宫(总统府);卢浮宫(右岸,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维纳斯、胜利女神)2.3 概括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旅游资源的特色 本身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旅 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 游 旅游区的环境容量 资 环境 旅游区的环境质量 源 旅游区的社会经济环境 的 区位 地理位置评 条件 交通条件 价 开发 经济条件 条件

12、客源地 方位 距离 其他31旅游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突出景观特色(如泰山、华山等;切忌模仿、抄袭);原 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江西白鹿洞书院);则 维护生态平衡(目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西湖最为典型);最佳综合效益(一物多用,如兴隆山瞭望塔兼有观景台) 景区形象(景区形象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旅游者是否前往)规划 功能分区(同心圆模式和平行分区模式)内容 线路设计(环形,串联景点多) 空间布局 工具选择(缓解疲劳,增加乐趣) 服务设施选址(离交通线近,集聚或分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2(1)旅游开发者设计旅游线路的原则适应市场(基本要求:花最少的时间和费用获取最大的旅游体验)突出特色(线路形成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串联线路既要各有特色,又要烘托一个主题)发展创新(意义:保证旅游线路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持久的生命力)讲求韵律,冷热兼顾安全可靠32(2)旅游者设计旅游线路的原则根据经济收入,选择目的地,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尽可能见线路设计成环形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突出旅游的主题32(3)旅游安全事故的成因 原 自然环境:自然灾害;野生动物、有毒植物和昆虫;传染病;核辐射 因 社会环境:战争、恐怖主义、社会动乱、火灾、旅游设施管理不到32(4)旅游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增强安全意识(开发者树立“安全第一,秩序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