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资料11 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940789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57年资料11 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957年资料11 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957年资料11 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957年资料11 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957年资料11 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57年资料11 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57年资料11 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57年资料11 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治疗脑脊髓膜炎的初步经验介绍陆介甫;李振华;乔保钧 我们在洛阳专署卫生科的领导下,曾在伊川、三门峡两地区,于很短期内治愈了严重的脑脊髓膜炎患者五例,后又在3月26日至4月8日在偃师地区配合当地中医治疗21例,同时还

2、在洛专人民医院治疗两例,不少病例均经脊椎穿刺,脊髓液压力高,混濁,白血球一般在一万甚而2万以上,血液检查白血球数在3万以上,结合中医诊断确认为重型脑脊髓膜炎。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中医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兹将我们初步的治疗经验介绍出来供同志们参考。但限于我们的学识水平和临床经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中西医务同志,不吝指教。一、祖国医学对类似脑脊髓膜炎的症状认识脑脊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之一,多散在性的流行于冬末初春的季节。本年入春以来,洛阳专区不少县曾不断散在的性发生流行,这种疾病根据中医文献记载按症状发病过程可分,轻、重、极重、三种类型。轻型

3、如发病一般症状为发热,微恶寒、头痛、项微强、口渴、无汗、身重、舌尖红、舌苔白、脉浮大而数:重型如发病后主要症状高热,自汗,头痛如劈,项背强直,昏迷脉洪大:极重型除重型症状外,如发现昏迷知觉消失,抽搐,牙关紧闭,目直视,瞳孔不等,四肢厥冷,面色萎黄或白,脉象沉细而数或现促脉(有停止现象)等症状。按脑脊髓膜炎的发病情况病状以及在治愈患者中所应用的方法,原则禁忌等考证,相等于中医所说的温病,春温、风温等范围。早在两千年以前(公元前770221)祖国医学第一步经典著作,内经上和东汉末年时代名医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对温病就有了详细描述。到我国明清时代几位名医,如吴鞠通,刘元素,吴又可,王孟英,叶天士,

4、余师愚等对温病在病源,症状,治疗原则方法认识上大为发展,从此祖国医学关于热性病症,又大大的向前推动了一步,如他们在病源认识上,着重认为是一种伏邪,如冬受微寒或乖戾之气,伏于肌肤郁而成热,或冬不藏精,邪伏少阴,至春感外寒而触发,或伏邪自内而发等,总之,系由于气候不正常的影响,人体正气衰弱,抵抗力少而发此病,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故有人称为时疫,以上类似这些记载在祖国医学文献上是很多的。二、中医对温病和伤寒症状的鉴别这次在防治当中,发现有个别中医把脑膜炎误认为伤寒,使用辛温发汗剂,遭致死亡或延误病情的,因而有必要把中医所说的温病和伤寒作一初步的讨论,如从一般现象来看,两种病的症状在初起时均有恶寒、发

5、热、头痛、项强、苔白、呕逆等症状。但如严格的分析起来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除配合西医作进一步的血液脊椎穿刺化验以作鑑别,和两种病源病理不同外,仅在一般临床症状上作一初步分析讨论如下表:(见表1) 三、治疗原则方法和常用药物在治疗上除两例少许采用西药外,主要是按中医治疗温病的原则以“清热、解毒、滋阴”为主。如:初得病无汗者宜清凉透邪法,有汗者宜清热保津法,如高热谵语昏迷者宜清凉、保津、解毒法,如高热、便泌、昏迷、口唇干燥、舌苔黄厚者宜润下救津法。所常用的主要方剂是: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如无粳米可用生山药代替)新加人参白虎汤,安宫牛黄散,局方至宝丹,紫雪丹等。特别是有的息者出现呕吐严重,舌苔过于

6、黄厚,口唇过于干燥红赤甚至大便呈黄绿颜色,根据中医对这些症状认为是热毒过盛,因而着重采取 了重用生石膏,以期清除胃热,又在呕吐严重不能服药时采用中药避瘟散内服对该病单纯止呕作用很好。在治疗禁忌上最忌辛温表散如余师愚有“温病误用表散,死不终朝”的描述这在临床上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的,我们随症选用的药品如下表:(见表2) 四、治疗效果我们在伊川、三门峡、偃师县和专区人民医院共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28例,均已基本痊愈,但因地区分散,病例集中不易现仅就19例病人统计如下表:(见表3) 五、典型病例这次病例的写出,系选择体温高的体温下降的和呕吐严重的患者,特别经过一次误治而使病情加重,在治疗中经大量使

7、用生石膏而治愈的,现分写于下:(1)患者张男性17岁偃师纸庄人学生发育佳良,已往健康28日下午入院。病例摘要:患者于1957年3月26日下午发病,据他哥代诉症状为突然恶寒战慄发热,项强头晕,头剧烈疼痛、呕吐、延请当地中西医服药注射无效,于28日下午一时入院治疗。西医检查:两眼瞳孔对称缩小,反应灵敏,口唇发绀,舌苔黄厚,胸背部有散在性的少数斑疹,腹部凹陷稍硬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消失,布辛氏征(十)克匿氏征(十)巴彬氏右脚消失左脚迟钝,神智昏迷不省人事,谵语,皮肤干燥,心音弱,项背强直,有时叫喊头痛要尿,肺部无异常变化,尿淡黄色,体温37.9,每分钟脉搏83次,呼吸20次。脊髓液穿刺化验:脊髓液

8、呈乳白色混濁,白血球数9,900中性98%小淋巴2%蛋白(十)双球菌(一)脓球(+)氯化物700mg%。血检:白血球17,200 中性85%淋巴12%单核3%。中医检查:息者面色萎黄,两目无神,口唇干燥红赤,舌苔黄厚干燥,神智不清,谵语,四肢发冷,两脚尤甚,项部强直,脉象沉数。处理:用中药治疗:第一处方:知母四钱,花粉四钱,生石膏六两,桔梗三钱,连翘四钱,二花一两,菖蒲四钱,玉金三钱,全虫二钱,勾茎三钱,寸冬六钱犀角一钱,代赭石七钱,甘草钱半,生山药一两,另配服安宫牛黄散六分,分为两包,两小时服一包。当日下午六时检查:急燥减轻,四肢发温,神志较清醒,面色发润红,谵语减轻,脉象数,感到头痛、体温

9、37.8其他症状同上。原方去犀角,安宫牛黄散.生石膏减去一两嘱夜间继续服药。29日上午9时10分检查:精神好转,无急燥不安现象,神志全清楚不再谵语,头微痛,舌前端黄厚苔减退,较思饮食,提睾反射恢复项部不强,巴彬氏征呈阴性,克匿氏征布辛氏征呈阳性,腹部不凹陷,脉象较和缓,体温37.2,血检:白血球15.000中性92%小淋巴8%。嘱继续服药。当日下午三时检查:精神继续好转,头已不痛,黄厚舌苔继续减退,当天未大便,体温37.2,其他同上。第二次处方:知母三钱,花粉三钱,生石膏五两,桔梗三钱,连翘四钱,二花八钱,菖蒲三钱,勾二钱,只壳三钱,陈皮三钱,寸冬八钱,元明粉三钱,甘草钱半,生山药一两。30日

10、上午检查:精神较好,舌苔恢复正常,舌尖稍红克匿氏征,布辛氏征呈阴性,脉象和缓有力,惟饮食尚吃不多,体温36.9。血检:白血球11,700中性81%小淋巴15%大淋巴3%单核3%身上斑疹消失。第三处方:知母花粉各三钱,生石膏一两半,连翘三钱,二花四钱,桔梗三钱,寸冬四钱,只壳三钱,陈皮三钱,甘草二钱,生山药八钱。31日下午2时检查:体温36.3。饮食较增加,脉象较缓,三天未曾大便。其他正常。血检:白血球7,200中性78%小淋巴18%大淋巴2%单核2%照原方加辽沙参五钱,元参三钱,寸芸三钱,麻仁三钱。4月1日上午检查:舌尖微红,体温36.8,早晨解大便一次色稍黑不干,脉象和缓有力,其他无变化。第

11、四次处方:生山药一两,丹皮三钱,生石膏一两,陈皮三钱,双花五钱,连翘三钱,公英三钱,元参五钱,甘草二钱。4月2日上午检查:体温36.8,脉象正常,一次能吃两碗饭,停止服药观察。4月3日检查:经穿刺脊髓液澄清恢复正常。血检:白血球7,000中性70%小淋巴28%单核1%酸性1%,检查一切症状消失,痊愈出院。(2)患者张男性17岁偃师头村人,在偃师四中上学,发育正常已往健康,于3月29日上午入院。病例摘要:患者于1957年3月27日夜发病症状是突然发热头痛于28日曾服中药一付(药方未详)注射西药奎宁,口服阿啡咖,用药后全身出汗不止,呕吐严重,吐出物呈黄绿色样水,腹泄一次阵发性昏迷眼睛有时视物不明。

12、中西医共同检查:患者仍自汗出意识昏迷有时叫喊头痛,劲项强直,面部潮红,口唇红赤干燥,舌苔黄厚干燥,舌尖及边缘发红,呈喷射性呕吐,呕出物为黄水,眼结合膜有轻度充血,瞳孔对称,有时牙关紧闭喜侧卧屈膝,脉象沉数无力。体温37.4每分钟脉搏120次呼吸28次提睾反射(一)克匿氏征(+)巴彬氏征(十)全身有斑疹,心音弱亢进,肺部无异常变化。脊髓液检查:呈黄白色混濁,白血球7,200中性92%氯化物680mg%蛋白(+)小淋巴8%脓球白血球(+)血检:白血球49,300中性88%小淋巴12%。处理:用中药治疗:第一次处方:生石膏五两,知母三钱,花粉五钱,寸冬一两,双花一两,连翘七钱,全虫二钱,勾藤三钱,党

13、参五钱,菖蒲三钱,代赭石七钱,竹茹二钱,犀角一钱,陈皮二钱,生山药一两。配服安宫牛黄散六分,分为两包,两小时服一包。当日下午四时检查:体温38.5其他症状同上,惟呕吐严重,安宫牛黄散与上药头煎大都吐出,烦躁不安,神智昏迷。处理:第二煎药停服在原方中将生石膏加重三两,共八两,另加黄连钱半,代赭石一钱,竹茹一钱,另配一剂再煎徐徐少量温服,另针足三里双穴两次。配服避瘟散三盒,作三次分服,每次隔半小时。当日夜12点检查:服避瘟散后呕吐减轻,药能入口,脉沉数有力,症状同上,继续服余药,另配安宫牛黄散六分,分二包,每两小时一包。30日早8时检查;体温37.6。C面色红赤发润,舌苔前部黄厚减退,神智较清楚,

14、阵发性头痛,急燥现象不显著,牙关不紧,巴彬氏(十)克匿氏(+)劲项轻度强直,汗出大为减少,斑疹逐渐收没能仰卧,有时干呕,脉沉数无力。血检:白血球34,300中性91%大淋巴3%余药还有一少部分继续服用。当日下午6时检查:体温37.8不干呕,神志全清楚,斑疹不见,自汗停止,黄厚舌苔继续减退,脉象较数。第二次处方:生石膏六两,知母三钱,二花一两,连翘七钱,寸冬一两,花粉五钱,陈皮三钱,代赭石四钱,党参四钱,川连钱半,只壳三钱,甘草钱半,生山药一两,全虫钱半。31日上午8时检查:体温37.4头晕有时阵发性较头痛,项微强,言语清晰,神志清楚,面不红,唇 燥减退,舌根较黄,克匿氏征,巴彬氏征呈微阳性,眼

15、结合膜不充血,脉搏数而有力。血检:白血球18,000 中性90%小淋巴8%单核2%同上药再服一剂。4月1日上午8时检查:体温37.2项稍强直,头有时稍痛舌苔全退,舌尖红,巴彬氏征,克匿氏征阴性,脉象稍数有力。第三处方:生石膏三两,知母三钱,二花一两,连壳五钱,陈皮三钱,生山药一两,勾二钱,全虫二钱,甘草二钱,竹茹二钱。4月2日上午8时检查:体温37头有时微痛,每次能吃饭一碗,精神较好,脉象和缓。血检:白血球13,300中性73%小淋巴18%酸性8%。第四次处方:生石膏二两,知母三钱,二花一两,连壳五钱,陈皮三钱,竹茹二钱,生山药一雨,甘草二钱,杭菊三钱,公英三钱,寸冬六钱,花粉三钱。4月3日上午检查:舌根部微有黄色,神志清楚,头不疼,饮食大增,脉象和缓,体温36.8其他症状均消失。于当日下午出院。六、讨论(1)中医对脑膜炎的疗效问题:中医治疗脑脊髓膜炎的方法已在洛阳专区推广,经中医进修班学员下乡防疫治疗77例,其他在孟津,宜阳等县,亦治愈数十例,充分证明祖国医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