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范围完整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94000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范围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范围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范围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范围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范围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范围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范围完整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期末复习范围(2015年6月)考试形式:笔试、开卷题型分布:1、单选题 10道题每题1分 10分2、多选题 10道题每题2分 20分3、名词解释 5道题每题6分 30分4、案例分析题 1道题 20分5、论述题 1道题 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整个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哪类取向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并主导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哲学 2、社会化的核心是哪项? A、道德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 C、法律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3、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

2、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 A、米德 B、库利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4、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 A、互动性 B、间接性 C、整体性 D、矛盾性5、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 A、社会交换理论 B、社会规范理论 C、进化理论 D、社会认知理论 6、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刻板印象具有哪项的意义?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8、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在

3、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受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促进了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什么? A、从众 B、社会惰化 C、社会助长 D、社会干扰9、一群拥有同一目标和规范的个体,是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具有内聚力的一个集合体称为什么? A、集团 B、集体 C、群体、 D、族群10、社会心理学杨国枢认为,哪项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社会态度?A、金钱至上 B、血缘关系 C、社会取向 D、民族意识 11、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 A、速度测验 B、智力测验 C、能力测验 D、典型反应测验 E、最大成绩测验12、哪位学者提出了“镜中我”理

4、论? A、库利 B、米德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13、有关自我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的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是指什么? A、自我认知 B、自我观察 C、自我图示 D、自我内省 14、奥斯古德等人认为,在评价对他人的印象时最主要的角度是哪项?A、评价 B、力量 C、活动 D、热情 15、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发生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利他行为的发生,其属于社会心理学哪种效应? A、马太效应 B、鲶鱼效应 C、旁观者效应 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16、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这是根据什

5、么的影响?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17、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8、从众最经典的研究当属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和哪位学者的群体压力研究? A、阿希 B、莫顿 C、哈罗德 D、米尔格拉姆19、群体成员一起活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这些目标通常是无法通过个人努力而实现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为什么? A、竞争 B、合作 C、群体极化 D、群体决策 20、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

6、,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这属于以下哪项内容? A、差序格局 B、差别格局 C、团体格局 D、集体格局 21、社会心理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哪项? A、自然观察法 B、案例分析法 C、档案研究法 D、实验法22、不属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组成部分的是哪项? A、本我 B、自我 C、主我 D、超我23、自我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内在体验,是自我概念的情感成分,也是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这一概念是指什么? A、自我体验 B、自尊 C、行为 D、情绪 24、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 A、冯特 B、勒温 C、墨菲 D、海德 25、7-11岁儿童观

7、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得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这是通过利他行为的哪种外部影响因素来促进利他行为? A、马太效应 B、鲶鱼效应 C、旁观者效应 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26、社会行为是人对什么所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27、哪项效应反映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28、“东施效颦”是一种什么现象? A、顺从 B、去个性化 C、有意模仿 D、从众29、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我们称之为什

8、么?A、群体极化 B、合作 C、竞争 D、 社会化30、翟学伟根据脸的规矩性和面子的心理位的统一与分离,划分出中国人的哪种图谱?A、脸面素描图 B、脸面阴阳图 C、脸面统一图 D、脸面四分图 31、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中触发伦理始于哪位学者所主持的权威服从研究?A、津巴多 B、奥尔波特 C、米尔格拉姆 D、米德 32、不属于角色失调的是哪项? A、角色偏好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33、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控制是指哪一概念? A、自我效能 B、自我控制 C、自尊 D、自我体验34、印象形成的模式不包括哪项? A、平均模式 B、增加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加权增加模式

9、35、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而唤起自己的与此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的过程,心理学上属于哪项? A、共情 B、移情 C、当事者为中心 D、自由联想3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哪项? A、诱因的强 B、趋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37、社交情绪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属于人际交往中个体的哪种现象?A、主观体验 B、社会动机 C、社会态度 D、社会知觉38、市场上的小贩找几个“托”在摊位上“争抢”购买自己的商品,造成抢手的假象,诱使路人误以为商品价廉物美。这在社会心理学上属于什么现象?A、社会干扰 B、去个性化 C、服从 D、行为的暗示39、大男子主义的拥护者对于女人持

10、有偏见,他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哪一项? A、群体偏见 B、群体极化 C、刻板印象 D、 群体决策40、面子的整饰行为中最常采用的策略是哪项? A、预防性策略 B、维护性策略 C、防御性策略 D、报复性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得分。)1、关于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正确的说法是哪些? A、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母体下孕育而成B、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C、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D、社会心理学是类似于哲学的抽象学科E、社会心理学是一门

11、实证科学2、在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里,与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内容包含哪些? A、态度的形成 B、社会学习 C、社会认知的发展 D、自我概念 E、性别角色3、自我概念的结构从形式维度可以分为哪些内容?A、 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生理自我 D、自我控制 E、社会自我4、影响社会认知的认知者因素包括哪些? A、个人魅力 B、原有经验 C、情绪状态 D、价值观念 E、身份角色5、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哪些? A、年龄 B、性别 C、性格类型 D、敌意归因偏差 E、个人精神状态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E、自尊水平低、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容易转变态度7、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是指以下哪些选项?A、包容需要 B、情感需要 C、支配需要 D、成就需要 E、价值需要8、有他人在场对个体的活动效果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A、活动的性质 B、活动者的个体特点 C、外界条件 D、竞争的影响 E、分心9、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A、地位 B、角色 C、规范 D、凝聚力 E、权利10、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家族取向 B、关系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