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质量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939226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音乐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音乐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音乐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质量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质量分析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张振华根据古浪县教育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文件精神,以规定考查内容为依托,结合实际情况对学 生进行考查,了解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参与音乐实践的能力,从课内到课外,全面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并对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剖析问题, 寻求解决办法,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注重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把乐理 知识抓实,抓牢,深入浅出,让孩子们考查时也不觉得太难,增强孩子们的信心。 一、四年级音乐考查成绩统计表:班级四1四2四3四4四5人 数3230353231优秀人数 2828272625合格人数 3029333030不合格数 21221优 秀 率 87.5%93%77%81%80.6

2、%合 格 率 94%97%95%94%98%不合格率6%3%5%6%2% 二、音乐考查情况反馈: 1、乐理知识、视唱、即兴创作、表演、实践活动等都成为考查组成部分。音乐考查标准的实行,促使各校的常规的教学,做 到严谨、认真地落实唱歌、乐理、视唱、欣赏、即兴创作、器乐演奏等音乐实践 活动的开展。 2、针对学生对节奏、音准把握不准,或者缺乏自信大胆地参与、表现音乐活动等方面,各校采取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明显 得到提高,学生在识谱、节奏和音准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进一步证明了严谨的 教学态度优化了教学成绩。 3、新的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带来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各学校根据各年级学

3、生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考查学生,有笔试、音乐会、歌手擂台赛、小组表演(独唱、小组唱、合唱)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充分展示学 生的表演才能,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高,检测效果较 (1)歌唱方面:低年级学生已初步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对唱歌也有浓厚的兴趣,但气息的运用比较差。中年级学生已能对歌唱声音与说话声音进行辨别, 能初步运用假声来歌唱,能做到有气息地演唱歌曲。高年级学生基本能正确运用 假声自信演唱,能用优美的歌声来演唱及表演歌曲了。考核结果表明:学生能做 到自然、自信地演唱。 (2)节奏方面:大部分学校都表示学生基本能按照教材要求完成相应内容, 学生对节奏有一定感性认识,低年

4、级学生基本对二拍子、三拍子等乐曲能进行简 单的识别,能随乐曲打节奏,能表现强弱。基本能完成四小节的节奏拍念。高年 级学生对带有休止符节奏掌握较好。 (3)在音乐实践这一考查环节中,从反馈的资料显示学生都能很大胆、自信 地去表演综合性艺术、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所参与的音乐类课内课外 的实践活动专长。如演奏乐器、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等活动中与他人 合作、并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从各镇音乐质量分析报告情况来看,存在考核的片面性,部分学校对标准理解有偏差,在音乐教学中,只注重了考核内容,对必唱歌曲、音乐知识反 复机械地练习,以考核为最终目的。使学生

5、容易产生厌倦,同时局限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审美情趣。这样违背了新课标理念。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 学习音乐知识,丰富学生音乐内涵,拓展音乐知识面。 2、从学生考查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感悟表演能力欠缺。当 学生演唱的时候,部分学生的情感处理比较随便,欠缺真情投入地演唱。 3、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乐理 知识的传授。音乐基础知识的不牢固,使学生无法达到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及对新旧知识的前后渗透,导致部分学生 面对一些节奏、一些音乐知识一筹莫展。 4、各学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节奏音准有待提高,特别是低

6、年级,音高概念还没有形成,音准难度大。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1)以学生发展为本,明确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学科的目的和任务,融会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小学音乐考查标准为依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音乐素 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认真用好现行音乐教科书,依托音乐课本和教参等相关教材,充 分利用传授音乐知识的载体,在教学中尽量加强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能力 的辅导,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3)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进一步加 深对中外名曲的了解和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注重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能力,引导学生轻声演唱,从学生的歌唱姿势、发声、运气、节拍、节奏、视唱等方面按各年级的要求严格做好。让学生在 课堂多锻炼,多开展小组表演形式。 (5)学校要将学生的音乐能力锻炼延伸到课外,注重课外音乐活动、第二课 堂的培训、渗入、融会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