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党团建设党团工作实用文档样本.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93912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8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党团建设党团工作实用文档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党团建设党团工作实用文档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党团建设党团工作实用文档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党团建设党团工作实用文档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党团建设党团工作实用文档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党团建设党团工作实用文档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党团建设党团工作实用文档样本.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中共苏州市委组织部11月目 录第一某些:党员动态管理工作规定一、工作原则(1)二、工作环节(2)三、工作规定(3)第二某些:“游离态”党员分类管理指引意见一、常年在外打零工或找工作流出党员(5)二、协助子女带小孩在外地居住老党员(6)三、个体老板党员(6)四、拆迁村外迁党员(7)五、拆迁村未拆迁党员(8)六、在党组织附近非公公司工作党员(9)七、在外地或距离较远非公公司工作党员(9)八、关停非公公司党员(10)九、非公公司联合党组织党员(11)十、非公公司流动性较强党员(12)十一、非公公司销售岗位等经常在外跑业务党员(12)十二、派遣制员工党员(12)十三、机关事业单

2、位离退休党员(13)十四、工作固定但非公党组织覆盖不到党员(14)十五、国有公司转制后未属地化管理党员,以及人才市场、外办、工商局代管挂靠党员(15)十六、出国(境)党员(16)第三某些:有关材料范例流出党员联系卡(样式)(17)流动党员告知书(18)流动党员管理沟通函(样式)(20)致党员一封家书(样式)(21)基层单位党员队伍状况报告提纲(23)党员基本状况表(24)问题党组织状况登记表(25)问题党组织党员状况登记表(26)“问题党员”拟解决(管理)状况登记表(样式)(27)出国境党员状况登记表(样式)(29)党员动态管理工作成果登记表(30)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公司党组织基本状况登记表(3

3、1)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公司党组织关于状况汇总表(32)关于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公司关于状况记录阐明(33) 第一某些:党员动态管理工作规定一、工作原则1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原则。“游离态”党员状况复杂多样,不能搞“一刀切”。普通状况下,可对照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中“分类管理指引意见”操作,但要注意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对于某些特殊状况、非常规问题,要综合考虑党员需求和党组织管理有效性,做到一案一分析,力求合规、合理、合情。2组织关系转接优先级原则。考虑到组织关系管理复杂性,各级党组织要把握组织关系转接优先级原则。优先级如下:(1)工作单位党组织;(2)工作单位所在区域性(楼宇)联合党组织;(3)回乡大学

4、生、退役军人党组织;(4)自有房居住地党组织;(5)直系亲属(父母)居住地党组织。3就便不就利原则。“游离态”党员管理以党员就近、以便参加组织生活为重要考虑因素。要严肃杜绝某些党员基于误工费和福利因素,以“无工作单位”或“工作单位无党组织”为由转入农村、社区党组织。对无法判断与否有工作单位,要与劳动社保部门联系,确认其工作状况,按照组织关系转接优先级原则进行管理。二、工作环节112月底前。各镇(街道)建立工作组,对基层单位党组织书记和党员管理工作负责同志进行专项培训并完毕工作布置。21月底前。村、社区、非公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头进行排摸,理清每一名党员基本状况,形成党员基本状况登记表。各镇、

5、街道对关停公司、党员进行登记、排查,形成问题党组织党员登记表。各县级市、区组织部门对挂靠支部、运转不正常支部和失联党员人数超过10人支部状况进行排查登记,形成问题党组织状况登记表。33月中旬前。各镇、街道党(工)委会逐个听取基层单位党员队伍状况报告。各镇、街道党(工)委组织部门指引基层党组织开展联系、查找、取证工作。46月底前。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分类管理规定进行梳理、排查、联系,形成“问题党员”拟解决(管理)状况登记表。58月底前。镇、街道党(工)委按照案审制规定对拟解决(管理)党员有关材料进行预审。69月底前。县级市、区组织部门召开部务会,把关拟解决(管理)党员材料。市委组织部将对拟解决(管理

6、)党员有关材料进行逐个审核。7底前。各基层党组织召开支部大会,按程序完毕处置、管理工作,并报基层党委审批。各县级市、区委组织部门记录上报党员动态管理工作成果登记表。83月底前。各县级市、区委组织部门对基层单位党组织解决(管理)成果进行检查。市委组织部将适时开展抽查,对普查不力、定性错误、材料不规范单位,将予以通报。三、工作规定1建立工作机构。每个镇(街道)要抽调至少4名同志形成工作组,指引基层党组织开展普查、管理、处置工作。其中,组织委员、组织干事各1名,负责工作整体推动、政策解释和过程把关;专职工作人员1名,重要负责在基层党组织进行蹲点辅导和文字材料指引;工商(税务、公安)工作人员1名,重要

7、负责对非公公司、个体私营协会等“问题党员”较多党组织进行工作辅导,协调职能部门资源,推动此项工作开展。2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担任党员队伍普查工作第一负责人,理解、过问整个工作进展,并亲自参加不少于2个基层党组织排查、清理工作。要专门召开镇(街道)党(工)委会,逐个听取基层单位党员队伍状况报告。在工作组形成预审材料基本上,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对拟解决意见进行逐个把关,并在预审材料上签字确认。3建立问题党员案审制。对普查工作中排查出问题党员,要注意区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一时体现和一贯体现,坚持“一案一审、逐个过堂”,作出合理判断,形成工作对策。

8、不能机械套用党员动态管理工作实务手册,发现“吃不透、拿不准”状况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整个解决过程要力求做到事实清晰、理由充分,处置恰当、手续完备,经得起历史检查。4建立转出跟踪制度。对于排查出大量转出党员,要建立转出党员组织关系跟踪制度,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前,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员去向和联系方式进行登记,告知其组织关系转移流程,并在转出后积极理解转移状况,督促其尽快贯彻组织关系。对转移过程中遇到问题党员,党组织要积极协助协调,保证党员组织关系尽快贯彻。跟踪工作直到收到简介信回执、党员编入新党支部为止。5建立长效机制。各地各单位要把党员队伍状况普查分析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抓常抓细抓长。各镇(街道)

9、党(工)委每年年终要逐个听取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状况报告,列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要重点在人才市场、行业协会、回乡大学生党组织等管理较为松散党组织建立联系监测机制,专人定期理解状况,防止“问题党员”产生。第二某些:“游离态”党员分类管理指引意见一、常年在外打零工或找工作流出党员1组织关系保存在自有房居住地、直系亲属所在村(社区)党组织或回乡大学生党组织。2党员填写流出党员联系卡,党组织登记党员信息。3党组织向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流动党员告知书,强调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和考核规定。4党员在流入、流出地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有关状况记录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5党组织每年终按流动党员积分考核

10、规定进行考核(全年在流入地、流出地参加党组织生活不少于5次,撰写党员学习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每季度至少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1次)。注意:1居住地如果是租住,普通组织关系不转入,建议转入直系亲属居住地党组织,便于联系。2流动党员活动证经流出地基层党委(普通是镇、街道一级党委)盖章后,由党支部登记发放。3流出党员一旦工作固定,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工作地党组织。二、协助子女带小孩在外地居住老党员1征求老党员意见,组织关系转入居住时间较多社区(村)党组织。2党员填写流出党员联系卡,党组织登记党员信息。3党组织向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流动党员告知书,强调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和考核规定。4党员在两地党组织参加组织

11、生活、交纳党费,有关状况记录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5党组织每年终按流动党员积分考核规定考核(全年在流入地、流出地参加党组织生活不少于5次,撰写党员学习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每季度至少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1次)。注意:1七十岁以上老人以关爱为主,不作考核规定,但规定与党组织保持定期联系。2流动党员活动证经流出地基层党委(普通是镇、街道一级党委)盖章后,由党支部登记发放。三、个体老板党员1由村、社区班子成员和有威信老党员与个体老板党员结成对子,平时一对一联系、督促。2党员填写流出党员联系卡,党组织登记党员信息。3党组织向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流动党员告知书,强调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和考核规定。4党员在两地

12、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有关状况记录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5党组织每年终按流动党员积分考核规定进行考核(全年在流入地、流出地参加党组织生活不少于5次,撰写党员学习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每季度至少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1次)。注意:1个体公司规模较大,要注意协助其排查员工中与否有党员,满足建支条件,及时建立党组织。2以“做生意忙”为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要请结对老党员对其加强教诲,不能以扶贫帮困方式代替参加组织生活。3流动党员活动证经流出地基层党委(普通是镇、街道一级党委)盖章后,由党支部登记发放。四、拆迁村外迁党员状况一:拆迁搬入社区无党组织1在拆迁搬入社区建立暂时党组织,或委托就近社区(村)党组

13、织管理,党员组织关系依然留在原村党组织。2暂时党组织(托管党组织)按社区(村)党组织党建工作规定开展各类活动,集中活动不少于一季度一次,支部活动每月一次。暂时党组织(托管党组织)做好每位党员积分考核记录。3党员每年年终回原村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4暂时党组织(托管党组织)年终向原村党组织反馈每位党员积分状况。状况二:拆迁搬入社区已建立党组织1将党员编入社区党组织管理,组织关系依然保存在原村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做好每一名党员积分考核记录。2党员每年年终回原村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3社区党组织年终向原村党组织反馈每位党员积分状况。注意:社区党组织(社区暂时党组织、托管党组织)要定期(一季度一次)与原村党

14、组织沟通,及时互通转出转入党员、“三不”党员信息。五、拆迁村未拆迁党员状况一:人数较少1就近纳入邻近村(社区)党组织进行管理,组织关系仍保存在村党组织。2邻近村(社区)党组织做好每一名党员积分考核记录。3党员每年年终回村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4邻近村(社区)党组织年终向村党组织反馈每位党员积分状况。状况二:人数较多正常开展组织生活。注意:纳入邻近村(社区)党组织管理,邻近(社区)党组织要定期(一季度一次)与原村党组织沟通,及时互通转入转出党员、“三不”党员信息。六、在党组织附近非公公司工作党员状况一:公司单独建立党组织,组织关系转往非公公司党组织,纳入公司党组织管理。状况二:公司未单独建立党组织或党组织运转不正常组织关系保存在原党组织,纳入“夜间活动日”管理模式。注意:1公司单独建立党组织,党员不肯将组织关系转入公司党组织,告知积分考核规定,特别要讲清晰年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