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93759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三国演义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1 孔明初出山之时,曾对刘备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此时的刘备,可谓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堂堂大汉皇叔,天时地利客观有利条件让他人捷足先登,剩下的仅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了。因此,西蜀赖以立国者,就是“人”。 就凭这一个人字,孔明就能把它做成一篇灿烂的诗篇! 最胜利的是孔明对当地士人、将士的使用,为此,他使出浑身解数。究竟,刘备要在

2、西川立足,非得到当地士人支持不行,因此,孔明重用董允、费炜、蒋宛、邓芝等数十名当地文官,更绝的是让刘备与当地士人联婚,娶吴懿之妹为妻,结成婚姻联盟,让这批士人安下心,共同拥立刘姓为主。对武将则另一套方法。孔明始终紧握“枪杆子”,主要武装力气由刘备共患难的关、张、赵等人及其子弟把握。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廖化自古城相见时就随刘备,是“久经考验”的干部,把带精兵的先锋职务给其他人不放心,所以才交给廖化。至于姜维,是孔明入室弟子,是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就另当别论。一些不为所用的人材,如初入川的杨任等人则杀之不留!这是孔明用人精明之处,西蜀能立国三分天下,与孔明这些措施分不

3、开。但是孔明用人也非肯定正确,他平生犯二次用错人,造成不行弥补的损失。一是错用马谡,结果失去了北伐战略要地。二是在留守荆州人选上,很明显,刘备派关平到荆州求援,是自作主见要关羽守荆州,孔明对这种错误打算,不作争抗,造成荆州失守。 三国演义里的仆人公不止是诸葛亮,还有许多人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如:关羽、张飞、曹操等等。他们同样是那个时间的英雄。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绝世英雄。有一个人让我忍不住拿出来细细争论一番,他就是刘备。 说起刘备,第一个蹦进我思绪的字便是仁.他有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之大志。在渡江撤退时,他打算不抛弃百姓,深得百姓的爱戴。

4、刘玄德的慈爱是各朝历代的帝王所不能及的。他没有孙权强实的基础,政治力量也没有曹操强。可他为何还得以与他们抗衡如此之久?或许就是由于他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宏大心志吧。 刘备也是一个忠厚之人,极好结交英雄豪杰。书中第一回叙述玄德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这次结义被誉为千古美谈;在关羽和张飞死后,尽管时机不合适,刘备还是念着要为两名兄弟报仇,足以见刘备忠厚,为他人着想的美德。 而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更是体现了他敬重他人的性格。或许是由于这一点恳切感动了诸葛孔明,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孔明始终忠于刘备。 但是,仁、善也是刘备的致命弱点。由于过于慈爱,过于和善,所以他在占据土地时往往于心不忍,下不了手。由

5、于仁、善,他在渡江时没有抛下百姓。但却导致敌兵乘势追击,刘军差点全军覆没。 同时,刘备也有些胆小。煮酒论英雄是,当曹操明确表示世间只有玄德与他自己为英雄时,刘备吓得手抖,汤匙掉到了地上。他怕引来杀身之祸。虽然刘备后来借雷声胜利瞒过了曹操,他的心理活动没有引起曹操的怀疑,但这件事已经足以让读者看出刘备胆小的性格。 后人对刘备的评价为慈爱。这种性格使他深得民心,完成了帝业;可同时,又是他的致命弱点,使他在后期无力与曹操抗衡。总而言之,刘备也是三国中必不行少的人物之一。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部引人入胜的书 三国演义。 本书叙述了东汉末年,手握重兵的西凉刺史董卓带兵进入洛阳

6、,掌握了东汉朝政,使诸侯不满,他们组成联盟,共同讨伐。诸侯联盟占据了洛阳,他们各自进展各自的势力。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成为中原最大的势力。随后,曹操慢慢统领了北方,意图统一全国。刘备夺取川蜀等地,孙权也稳据长江东南方的大部分地盘,这样中国历史就进入了三国割据的时代。后来司马懿夺取了魏国的大权,由司马氏祖孙三代经营,先后灭蜀平吴,建立历史上的西晋王朝,结束了三国割据时代。 书中描写的人物多得数不清,比如说:雄才大略、心性多疑的曹操,嫉妒心强的周瑜,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有忠心耿耿的关羽和粗中有细的张飞等等。 书中的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尤其是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三国演义

7、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是才智的化身,被人称为卧龙先生.他就是诸葛亮,隐居南阳时,令刘备三顾茅庐。他草船借箭,唱空城计,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几乎达到了百战百胜的境地,他的才智是我们一般人达不到而只能仰视的。 诸葛亮这一生追随刘备一人,这等忠诚是难能珍贵的。回想一下几十年前的中国,战乱不断,有很多令人不齿的卖国贼。大汉奸.、卖国求荣的周佛海,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屈辱的一笔。要是每个人都能像诸葛亮一样忠心,抗战确定能提前成功几年!我们的祖国,肯定会比现在更加富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 读完这部书, 我收获很大。 刘备使我懂得做事要镇静冷静, 关羽教会我对人要真诚,曹操教会我不要多疑

8、。书中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引发了我对历史故事的深厚爱好。今后我要连续多读书,读好书,让经典引领不断成长!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4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胜利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叙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威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训练。虽有这些人物,但印象略微深刻一点的还数以下几位。 先说关羽。这

9、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有着一颗肯吃苦的心。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回赶。虽降了敌,但最终还是回来了,仍算是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珍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洁:“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三国猛将张飞,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行没,只惋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且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

10、国状况一落千丈。真不知该如何评价。 最开头我自然而然地把曹操当成了多疑的坏人,可能是书中的英雄差不多都在蜀国,且这书以刘备开头,读者很自然的就把他当成仆人翁,加上现在对刘备的慈爱之类的赞美太多,当然就把曹操发动的战斗说成不仁不义的侵略。这也是的一大妙笔呀。 读后感: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让我明白诚信肯定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一首催人泪下的赞歌,一部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这就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这本不怎么厚的书。我一共读了三遍,第一遍是5、6岁时读的,艰涩难懂的

11、文学,我只是大略的了解了人物。其次遍是7、8岁时读的了。看到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喜;看到关羽败走麦城,我怒;看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哀;看到诸葛亮三气周瑜,我乐。好一个三国鼎立的故事。第三遍就是近期读的了,不知怎么了,我每次看到蜀国发生了什么事,我的感情却不会起伏,但我看到曹操大获全胜时,我就兴奋得手舞足蹈。经过读了这么多遍,我开头慢慢喜爱上了曹操这个乱世奸雄,他足智多谋,他虽然没有孔明那样的才智,但他却有孔明所没有的武力;他虽然没有刘、关、张那样的力气,可他却有刘关张所缺乏的才智。总而言之,若蜀国与魏国打起来,那就是刘关张加上诸葛亮对上曹操一个人啊!可曹操输过几次? 谈完了蜀国与魏国,再来谈谈

12、吴国。罗贯中花在吴国的笔墨明显没有魏、蜀两国多,可吴国却是一个必不行少的成分,若没有吴国,那魏国不平就灭了蜀国吗?若没有吴国的周瑜,怎么会引发出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这么多精彩的故事呢?话说回来,吴国的周瑜也是个人才,周瑜想到大烧赤壁,为孙权出谋划策,一生为吴国也立了不少战功,惋惜他忌贤妒能,最终落到了被孔明气死的下场。谈完了这三个国家,再看看三国中的种种人物吧!刘备,是本书中我最喜爱的人,不过慈爱是他唯一的法宝,一到危机关头他就大哭痛哭,接着他的两个兄弟也抱着他一起哭,一个哭喊弟弟,两个哭喊哥哥。可是刘备的江山也不是哭出来的,说明人家还是有真本事的!吕布,是书中我觉得最厉害的人物,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三人一齐上阵,都没能拿下吕布,而且刘关张三人也不是吃素的,连这三人都不能搞定吕布,请问,三国中谁还是吕布的对手?诸葛亮,在书中简直就是神的化身。占卜大师,计谋大师,就连口舌也锋锐无比,几句话就把人说死了,这诸葛亮还算是个人吗?木牛流马这种“高种技”,连唐宋时期都未能创造,可诸葛亮轻而易举就造出来了,他这样的“神人”,真是太不行思议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中的人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唯独留下了这本三国演义,这标志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读了这么多遍三国演义,我对它的评价就是:“我爱三国”。 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