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93591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康熙帝、乾隆帝平定西北的叛乱,以及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史实;知道清朝的疆域。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西藏、新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2、】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七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郑成功、“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等内容)【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复习二、导入新课讲述本课前,先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此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1644年清军入关,进

3、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南下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及各地反清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2.清朝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巩固了自身的统治。(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1.明朝末期,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2.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建议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自制郑成功进军收复台湾示意图电脑课件,边演示边进行生动描述。3.1683年清军入台,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

4、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人了新的历史时期。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教师应指出:郑成功收复台湾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压迫,有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光荣传统。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过贡献。(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1.册封:顺治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2.设置机构:1727年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3.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破坏西藏与朝廷的关系,班禅六世不为所动。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为班禅六世修建了须弥福寿庙。讲述

5、“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时,要向学生解释册封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重大事件有何意义,说明这些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四)巩固西北边疆1.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讲大小和卓的叛乱,对叛乱过程不作补充。但对取胜的原因应略加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平定叛乱,也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项重要措施。3.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还驻军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五)清朝的疆域在学习此节内容时,可设计如下示意图(或出示清朝疆域图),让学生填写或说出清朝前期疆域范围,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教师归纳:清朝前期,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四、课堂小结分析归纳统一多民族巩固的措施,即:平定少数民族上层的叛乱;反抗外来侵略;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辖。【课后作业】完成对应课时练习。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