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八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93514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八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八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八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八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八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八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浙江省余姚八中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漫画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集体执政B直接民主,陶片放逐C人民主权,抽签选举D公推直选,轮番而治2如图所示,宋太祖时开始给官员的官帽加上两个超级细长坚挺的帽翅,其目的是A提倡大臣独立思考B防止官员结党营私C加强皇帝集权专制D彰显开

2、国独树一帜3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0世纪20年代苏俄采取与此观点相吻合的措施是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成立了联盟国家苏联C力主实施新经济政策D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4贾谊新书君道载:“文王之泽下被禽兽,洽于鱼鳖,故禽兽鱼鳖,枚若枚乐,而况士民乎?”汉书晁错传记其上书:“德上及飞鸟,下至水虫草木诸产,皆被其泽。然后阴阳调,四时节,日月光,风雨时。”这说明秦汉时期A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B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C政府强化了对山林河川的管理D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得到了加强5下表展示的是19281937年

3、苏联民众的消费情况(图中数据为相对的消费指数),由此可知A新经济政策激发了市场的活力B人口增长抵消了工业化成就C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D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6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曙光”是指 ( )A启蒙运动B新航路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D意大利统一运动7下列是历史课本剧屋大维中的台词,其中符合历史逻辑的是A上帝帮助我战胜敌人B自由民都是罗马的公民C我是共和国的缔造者D我是元老院的首席元老8下表是某一年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统计表,表中数据综合说明当时布厂(家)织机(架)年产布(匹)占总产量的比重(

4、%)公营231852283220.7合作社营371792200020.0私营501501200010.9民间织户200005333448.4合计20514110116100A社会主义改造趋于完成B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C个体生产的效率仍较高D官僚资本挤压私人资本9西汉前期,面对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董仲舒曾建议汉武帝限制占有土地的数额并被汉武帝采纳。汉武帝限制土地兼并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农民土地私有B防止社会贫富分化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确保国家赋税收入101615年,法国人孟奇里梯安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商业,尤是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国家应该保护关税和商人利益,达到货币入超”。这

5、一主张立即成为欧洲诸国政府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此理念下,欧洲诸国A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B倡导自由贸易的原则C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D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11鸦片战争爆发一年后,清政府仍不承认这场冲突是一场战争,而更倾向于是一场边衅:官方文书中也把英国人被看作是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这表明清政府A认识不到近代战争的残酷B对殖民者的本质认识不清C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D无力应对国家安全的危机12“版印之书,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此引文最早当出自A贞观政要B梦溪笔谈C永乐大典D四库全书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书籍是

6、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騃(痴呆)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或者以为警世之为,而忍为推波助澜者,亦有之矣。” (1)根据材料,概括当时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并分析其作用。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2)结合所学,为拿破仑的观点提供依据。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认为“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

7、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认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主张政府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3)结合所学,指出上述两种经济主张的区别,并分别说明这两种经济主张的背景。19151923年19381945年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象,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

8、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缪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4)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出现上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因,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

9、、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托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极力主张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

10、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的权威一并衰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攫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摘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

11、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晩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图片体现了直接民主和陶片放逐法,所以漫画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直接民主、陶片放逐,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漫画未体现出小国寡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民主是公民主权而非人民主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图片未涉及轮番而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C【答案解析】依据图片内容并结合古代中国的政

12、治制度来看,该措施出现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朝臣在朝堂上私下交流,目的是为了防止朝臣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威胁皇权,通过此措施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C正确;提倡大臣独立思考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防止官员结党营私的目的还是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力,B排除;彰显开国独树一帜与其政治制度无关,D排除。故选C。3、C【答案解析】结合材料“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宁主张采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实行新经济政策,故C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是直接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措施,故A错误;本题时间是苏俄,不是苏联,故B错误;开始社会主

13、义工业化是斯大林当政时期,故D错误。4、B【答案解析】题干材料显示贾谊和晁错强调了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故B正确;题干并没涉及到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政府对山林河川的管理,也没有体现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加强,排除CD。故选B。5、C【答案解析】根据表格计算,消费合计/人口指数,可知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33.8和170.109,两个年份比较人民消费水平增长明显,说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正确;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实际被停止,A错误;根据计算,人口增长并没有抵消工业化成就,何况苏联大部分工业品为重工业品,不能直接消费,B错误;材料看不出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

14、D错误。6、C【答案解析】略【题目详解】据“意大利”、“现代世界的曙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指的是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故选C;启蒙运动主要起源于英法,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西,排除AB;意大利统一运动与“现代世界的曙光”不符,排除D。7、D【答案解析】屋大维是罗马帝国元首,自称“首席元老”,故D正确;屋大维通过军事战争战胜敌人,A错误;自由民里的外邦人没有公民资格,B错误;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C错误。【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屋大维中的台词”,结合所学屋大维的主要事迹分析解答。8、B【答案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中公营、合作社营、私营以及民间织户都占有一定的比重

15、,这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故B正确;由“陕甘宁边区”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而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故A错误;民间织户的比重虽然占到48.4%,但是其织机却是2万架,因此个体生产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故C错误;陕甘宁边区没有官僚资本,故D错误。9、D【答案解析】古代王朝赋税收入主要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承担,限制土地兼并可以保护小农,确保国家赋税来源,故D正确;汉武帝采取措施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并非保障农民土地私有、防止社会贫富分化,排除AB;汉武帝限制土地兼并和“抑商”无关,排除C。【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武帝限制土地兼并的主要目的”,应该从统治者加强统治的角度分析解答。10、A【答案解析】孟奇里梯安主张保护和发展商业,实现货币入超,即实行重商主义,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