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93427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 篇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上教学设计 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

2、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潘幸君) 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 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

3、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篇二: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

4、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三、回忆中的大树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

5、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

6、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7、大树 小草 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第四课 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

8、体。 【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第五课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

9、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本文来自:WWw.DXF 本站: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成小小的嫩叶,

10、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第六课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篇三: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txt学科:科学 年级:五年级(14)班 教师:沈成 文 2022至2022学年度 下 期 巴南区木洞镇中心小学校制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p2 2 沉浮与

11、什么因素有关p5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p7 4 造一艘小船p9 5浮力p12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p15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p17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p19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p26 2给冷水加热p28 3 液体的热胀冷缩p30 4 空气的热胀冷缩p33 5金属热胀冷缩吗p36 6 热是怎样传递的p39 7 传热比赛p41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p43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p50 2 太阳钟p52 3 用水测量时间p54 4 我的水钟p56 5 机械摆钟p58 6 摆的研究p60 7 做一个钟摆p62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p64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p72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p75 3 证明地球在自转p77 4 谁先迎来黎明p79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p82 6 地球在公转吗p84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p86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p88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