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狼牙山五壮士5.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93422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狼牙山五壮士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2 狼牙山五壮士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2 狼牙山五壮士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2 狼牙山五壮士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2 狼牙山五壮士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狼牙山五壮士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狼牙山五壮士5.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12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洛阳市涧西区实验小学刘宁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1、 抓住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感受他们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体会他们的“壮”。2、理清课文的条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本课的“雹”字。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2、回顾复习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师相机板书: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二、提出主要问题。1、在五个精彩的部分中,作者对五个人物

2、的称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预设:前面称为“战士”,从引上绝路之后称为“壮士”。)2、“战士”和“壮士”有什么区别?3、主要问题:这节课,我们不再以战士的身份,而从壮士的视角去走近这五位人物,看看作者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他们的“壮”体现在哪里?(擦板书: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三、品读重点语段,感受形象。默读3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文章的哪些地方一次又一次激起了心底的波澜,使你感受到“壮”。学情预设:l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l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1、 抓住“斩钉截铁”、“走”、“!”理解。(板书:意志坚)2

3、、抓住“热血沸腾”、“紧跟”理解。3、学法总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重点语句,去细细品味,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品质。(板书:品味语句)l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l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1、 抓住动作描写,体会马宝玉的动作敏捷,英勇无比。2、 指导书写“雹”字,并理解“雹子”一词。(通过出示字形演变、联系生活

4、实际等方法理解并指导朗读)3、 抓住“砸”、“磨盘”等词语,感受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通过出示图片、换词比较、学生做动作感受等方法理解并指导朗读)4、这一段除了写五壮士,还写了谁?为什么要写敌人?(板书:猛无边)5、学法总结:以后在读英雄故事的问题,既要关注主要人物,又要关注次要人物,这样抓住人物,对比着读,就能更好地体会英雄人物的思想品质。(板书:抓住人物)l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

5、跳。抓住“露出胜利的喜悦”、“第一个纵身”、“昂首挺胸”、“相继”等词语理解,并指导朗读。(板书:震霄汉)四、 学生写话。1、请同学们仔仔细细地看他们站立的姿势,看他们脸上的表情,看他们的眼神,如果让你写一写其中一位战士,你会怎么写呢?2、学法总结:设心处地去读去想,就能更好地体会出人物品质。五、播放微课,拓展资料。1、播放微课。2、谁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五壮士,并把它作为这首诗的第四句?(板书:壮士美名天下传/舍生取义人人赞豪气长存天地间)六、激情总结。一曲革命的壮歌,一柱民族的脊梁,让我们永远铭记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 引上绝路意志坚, 品味语句 顶峰歼敌猛无边。 抓住人物 英勇跳崖震霄汉, 拓展资料 壮士美名天下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