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933055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峰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鹤峰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鹤峰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鹤峰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鹤峰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鹤峰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峰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鹤峰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31.1项目概况31.2编制范围及依据51.3结论6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62.1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62.2是推进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需要72.3是优化教育资源调整布局的需要7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83.1项目区域自然资源背景83.2项目区域经济背景103.3社会发展背景14第四章 普通高中布局规划和发展规模164.1规划原则164.2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布局174.3高中毛入学率、普职比174.4校园、校舍测算18第五章 建设方案195.1项目选址195.2总体布局195.3工程建筑21第六章 公用工程226.1给排水工程22

2、6.2消防系统236.3电气工程24第七章 环境保护267.1环境保护267.2 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297.3 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30第八章 节 能318.1能源状况分析318.2能耗指标分析及节能318.3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与建议348.4施工节能34第九章 组织机构劳动安全359.1组织机构359.2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369.3防护及监控措施38第十章 招标及实施进度3910.1招标管理3910.2工程实施进度41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511.1编制范围4511.2 编制依据4611.3项目建设投资估算4811.4资金筹措52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5312.1 社会影

3、响分析5312.2社会效益分析54第十三章 结 论55附件:1、 鹤峰县规划管理局关于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拟建项目的批复(鹤规文【2012】10号)复印件。2、 鹤峰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对湖北省名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规划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函(鹤国土资函【2012】3号)复印件。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女生宿舍、教学楼、男生宿舍、食堂等4个项目各一套)复印件。4、 鹤峰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11】53号复印件。5、 鹤峰县人民政府关于配套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项目建设资金的承诺函(鹤政函【2011】79号)复印件。6、 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女生宿舍楼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复印件。7、 鹤峰

4、县第一高级中学男生宿舍楼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复印件。8、 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现状图。9、 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全景图。10、 女生宿舍设计方案效果图。11、 鹤峰县第一中学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13、 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鹤峰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鹤峰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 法人代表:袁洁 组织机构代码:42216035-41.1.3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1.1.4建设地点: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园内1.1.5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建设占地面积4400,建筑面积1

5、7000,其中:1、女生宿舍:建筑面积:6000;层数:框架6层;寝室数:128间。2、教学楼:建筑面积:3000;层数:框架5层。3、男生宿舍:建筑面积:6000;层数:框架6层;寝室数:128间。4、食堂:建筑面积:2000;层数:框架2层。1.1.6项目建设期 女生宿舍:2012年。 教学楼、男生宿舍:2013。 食堂:2014年。1.1.7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女生宿舍850万元;教学楼420万元;男生宿舍850万元;学生食堂280万元。1.1.8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920万元,地方配套480万元。项目投资估算表项目名称建设性

6、质建设期限建设规模投资估算(万元)总投资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小 计1700024001920480鹤峰一中女生宿舍 新建20126000850680170鹤峰一中教学楼扩建2013300042033684鹤峰一中男生宿舍 新建20136000850680170鹤峰一中学生食堂扩建20142000280224561.2编制范围及依据1.2.1编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主要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及社会效益评价等。1.2.2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总体方案暨编制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

7、社会20112328号)。2、湖北省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鹤峰县普通高中建设规划。3、鹤峰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片区扶贫攻坚(实施)规划。4、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文件。5、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女生公寓建设项目建议书。6、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结论 1、项目建设按照普及高中教育进行统筹布局,符合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要求。 2、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设计方案合规、合理,对完善全县教育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关键性作用。3、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预算内投资80%,地方配套20%,项目资金来源有保障。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2.1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2010

8、年,全国高中阶段在校学生2427.34万人,共有校舍建筑面积39821.83万平方米,生均16平方米。鹤峰一中在校学生1961人,建筑面积18678平方米,生均9.5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5%,鹤峰县为70.5%,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项目建成后鹤峰一中校舍总面积达到35678平方米,容纳学生3000人,生平校舍面积由9.5平方米增加到11.9平方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缩小14个百分点。2.2是推进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需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湖北武陵山区的发展,决定设立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制订了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

9、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了“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的发展思路和建成“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先进区、武陵山脱贫至富先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教育战线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稳步实施国家重大教育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普及高中教育的战略目标,规划“十二五”期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十三五”期末达到90%以上。项目建成后,增加校舍面积17000平方米,为大幅度提高招生规模创造了条件。2.3是优化教育资源调整布局的需要根据鹤峰县中小学布局

10、调整规划(2011-2020),在巩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阶段学生总数达到5800人左右,普通高中与职高均衡发展,在校学生分别达到3000人、2800人。将县二中(走马中学)与县一中合并,县二中600人左右高中生由县一中全部承接。目前,县一中有在校学生1961人,28个班,24间教室,平均班额在70人以上,最大班额达到110人;现有学生宿舍生均不足2平方米,由于建筑年代早,设计标准低,已被鉴定为危房。本项目建成后,县一中容纳学生能力可达到3000人,是实现高中阶段布局调整和发展目标的支撑项目。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3.1项目区域自然资源背景3.1.1地理位置。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

11、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角,地处东径10945至11038,北纬2938至3014之间。东毗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接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北抵湖北省巴东县、建始县,东北与湖北省五峰县相连,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市接壤。县城距省会武汉市603公里,距自治州首府恩施市176公里。境内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7公里,版图面积2872平方公里。 3.1.2地形地质。鹤峰县地处中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部分,是武陵山脉石门支脉上的一个山区县,境内地形地貌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境内地质结构较为简单,地形复杂,地貌千姿百态。山高谷峡,切割深,高差大,海拔最低的铁炉乡江口194米,最高的

12、下坪乡牛池2096.3米,平均海拔1147米,平均切割深784米,平均地面坡度24.1度。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占17.6%;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42.8%;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39.6%。 3.1.3水文概况。县境内溪河遍布,流域面积大。年平均径流深1223毫米,径流总量35.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径流量为122.3万立方米,四季分配不均。据鹤峰县水文站实测溇水河洪枯比为23331。最大径流深高达1980毫米,最小径流深只有656毫米。3.1.4气候概况。鹤峰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春季天气复杂多变,阴晴不定;夏季多雨湿热;秋季凉爽;冬季较为干燥

13、寒冷。从低山到高山依次表现出低热中暖高湿寒的气候特点,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平均年降雨量1734.9,蒸发量1028.5,无霜期296天,平均温度15.8,日照时数1216.4h,10的积温4892,干旱日数87天。 3.1.5土壤概况。境内土壤呈典型地带性分布和地域性分布,土壤类型复杂,种类众多,地带性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微域土壤千变万化,星罗棋布,点辍于各个生物气候带中,且多数土壤深厚肥沃,酸碱度适中,质地良好,适宜多种林木生长。共有10个土类,23个亚类,65个土属,169个土种。其中林业用地土壤8个土类,16个亚类,29个土属,87个土种,在8个林业用地土类中,分布最广的是红壤、黄壤、黄

14、棕壤、棕壤4个地带性土类。3.1.6森林植被。鹤峰地处鄂西山区,地形地貌高低起伏,微域气候及土壤种类多样,植物资料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共有171种,645属,1264种。全县林业用地344.98亩,人均占有林业用地15.8亩,全县活立木蓄积448.34万立方米,人均蓄积20.5立方米,植被覆盖率82.97,为鹤峰林业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3.2项目区域经济背景3.2.1经济概况 3.2.1.1经济结构。2010年,实现县城生产总值26.26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7.3亿元,平均增长9.2%;第二产业10.32亿元,平均增长19.5%(其中工业8.5亿元,平均增长15.2%);第三产业8.6亿元,平均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31.8:36.8:31.4调整到2010年的27.9:39.3:32.8。县域经济呈现节约、清洁、低碳、循环发展的良性态势。鹤峰经济结构一览表 科 目单位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县域生产总值万元124378142070156420181600215000262600第一产业万元39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