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真模拟试卷分册(南通专版)古文翻译.doc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50KB
约11页
文档ID:550928045
全真模拟试卷分册(南通专版)古文翻译.doc_第1页
1/11

一原文  剪腐帛而火焚者,人闻之,必递相惊曰:“家之何处烧衣耶?”委余食而弃地者,人见之,必递相骇曰:“家之何处弃食耶?” 烧衣易惊,弃食易骇,以其衣可贵而食可厚①,不忍焚之弃之也   然而不知家有无用之人,厩有无力之马;无用之人服其衣,与其焚也何远?无力之马食其粟,与其弃也何异?以是焚之, 以是弃之,未尝少有惊骇者   公孙弘为汉相,盖布被,是惊家之焚衣也,而不能惊汉武国恃奢服②晏子为齐相,豚肩不掩豆③,是骇家之弃粟也,而不能骇景公之厩马千驷④ ——选自来鹄《全唐文》译文  剪去腐烂了的丝绸并用火烧它们,人们闻到了气味,一定会吃惊地问:“家里哪里在烧衣服?”丢弃多余的食物扔在地上,人们看见了,一定会吃惊地问:“家里哪里在扔食物?”烧衣服容易让人吃惊,扔食物容易让人吃惊,因为衣服能够使人高贵而食物能够使生活丰足,(所以)不忍心烧掉它们丢弃它们   但是不知道家里有没有用的人,马厩里有没有力气的马;没有用的人穿着那些衣服,与它们被烧掉有什么差别?没有力气的马吃着那些粮食,与它们被丢弃有什么不同?因此而烧掉的、丢弃的,(却)不曾有人吃惊 公孙弘是汉朝的丞相,盖着布被,这就是对家里烧衣服感到吃惊,却不能对汉武帝自恃为皇帝,治理整个国家,因而陷于奢侈享受感到惊讶。

晏子是齐国的宰相,祭祀时,猪肘子装不满祭器,这是对家里被丢弃的粮食感到吃惊,却不能对齐景公马厩里有四千匹马感到吃惊指要  本文选在唐代来鹄的《俭不至说》文章肯定了不忍焚衣弃食的“俭”,指出了“俭不至”之处:“家有无用之人,厩有无力之马”,而对此却“未尝少有惊骇者”作者从这种生活现象,敏锐地提出了一个更深一层的问题汉代公孙弘任宰相,自奉俭朴,“盖布被”难能可贵,然而它对汉武帝的大兴土木,大肆挥霍,弄得国家民穷财尽,却“不能惊”——“不闻不问,不敢犯颜直谏因此,小处要节俭,大处更不能奢侈浪费;而治理国家更不可如此文章第一段说“俭”,第二段说“俭不至”第三段借古喻今,用丞相节俭,皇帝奢侈的史实点点明中心,层次清晰,逐层深入二原文秦始皇帝时,赵高有罪,蒙毅案之,当死,始皇赦而用之长子扶苏好直谏,上怒,使北监蒙恬兵于上郡始皇东游会稽,并海走琅琊,少子胡亥、李斯、蒙毅、赵高从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而上崩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译文找不到本文容易理解,自己翻吧三原文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嵩生太祖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译文太祖武皇帝,沛国(汉国名,有今河南、安徽东部、江苏北部一带地)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初相国曹参的后裔当汉桓帝在位时候,宦官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腾有养子曹嵩,为曹腾的嗣子曹嵩官至太尉,但没有人能知道曹嵩的身世出生本末曹操便是曹嵩的亲生子 曹操年少时便十分机警,有权谋,有心计,而任使意气,行豪侠之事,放荡不拘,不事生产行业,故当时人未加重视惟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二人,以为曹操为人,不同于众人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要大乱,除非名高一世的才能之士,不能救天下;我看能安定天下的人,就是你了!”曹操年二十时,举孝廉,为郎官除洛阳北部尉,迁为顿丘令后被征,拜为议郎 汉灵帝光和末年(公元184年),黄巾之乱起曹操拜骑都尉,领兵征讨颍川黄巾贼后迁为济南国相济南国有十多县,各县长吏,多阿谀趋附朝廷贵戚,贪赃污秽,恶声传播狼藉于是曹操上奏朝廷,免去其中八县长吏;禁绝已往风行多年的立祠奉祀,假借题目奢侈淫乐;将祀屋都毁废,淫祀之风,从此斩绝。

奸邪之人,都逃窜于旁郡本郡界内,一时肃清过了很久,曹操被征还为东郡太守曹操不肯就,称病辞职,归还乡里 不久以后,冀州刺史王芬、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人,连结豪杰之士,密谋废掉汉灵帝,立合肥侯为帝他们把这种密谋告诉曹操,曹操以为不妥,拒绝参与王芬等后来事败五原文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②,后辈失之骄③,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④,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⑥,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导读:曾国藩作为清朝显赫一时的高官,却时刻不忘嘱咐自己的兄弟、子侄要勤俭,戒骄奢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真是至理名言 译文澄弟左右: 我不想多寄钱、物到家里,总是害怕老一辈太奢侈了,后辈太骄蛮,没有钱多了子弟不骄横的我们兄弟为祖宗留一点遗平来的恩泽,为后人珍惜一点剩余的福气,除了勤俭二字,没有其他办法弟弟和沅弟都能勤却不能俭,我只一点点勤俭而不是很持俭,子侄们眼界看得高了,花费也就多了,以后恐怕难以挽回,弟弟要时刻留心啊!(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练习题】   一、解释斜体的字词。

  1.总恐老辈失之奢() 2.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3.余微俭而不甚俭( ) 4.后来恐难挽()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2.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   三、文中,曾国藩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是___   四、由此文可以看出曾国藩哪些方面的品性,试着概括   ____________   一、1.总是 2.除去,除了 3.稍微 4.挽回,扭转   二、l.总是担心老辈会失之奢侈,后辈会失之骄纵,未曾有钱多而子孙不骄纵的2.子侄辈眼界高,花销大,将来恐怕难以扭转,弟应对此事常留心   三、要想福泽绵延(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四、自身勤俭,对弟弟和子女们要求很严六原文  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③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④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⑤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⑥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⑦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卫⑧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⑨降公。

孔子闻⑩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翻译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士大夫黄越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七原文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 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 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 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译文  行家用磁石磨成针(的形状针头锋利),于是可以指向南方,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全在正南方,(放在)水上常震动摇摆.(在)手中或碗边都有可能这样,运转的速度很快,但在坚硬光滑(的表面)容易滑落掉下,不过(在这几种方法中)以悬挂为最好的.这个方法是取新产的丝绵中独好的茧丝一缕,用芥菜的种子蘸蜡(抹在上面),系在针的中间(位置),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则针常常指向南方. 其中有的针则指向北方. 予家(的方法)指南,指北的都有. 磁石指向南方,和柏树的树枝指向西方(柏树的树枝长的都是朝西的)一样,不能说明(解释)其中的道理八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何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 译文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多两白银,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让他留下这笔钱。

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那人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吻合,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想分一部分钱给何岳作为酬谢,何岳说:“我捡到钱时也没人知道,都可以算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心存感激地离开   他也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箱子里面有银子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以后我回来再来取官吏离开了许多年,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何岳听说官吏的侄子因为其他别的事情到南方来,但并不是取箱子何岳于是把箱子托官吏的侄子带回官吏那儿 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在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贪心;那金钱寄放在他家多年,而他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意义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一句中的"穷"是文中的点睛之笔,将他的"穷"和他捡到的和寄存的金钱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他的拾金不昧的极为高尚的品格.九作品原文  司天监铜浑仪,景德中历官韩显符所造,依仿刘曜时孔挺、晁崇、斛兰之法,失于简略天文院浑仪,皇佑中冬官正舒易简所造,乃用唐梁令瓒、僧一行之法,颇为详备,而失于难用。

熙宁中,予更造浑仪,并创为玉壶浮漏、铜表,皆置天文院,别设官领之天文院旧铜仪,送朝服法物库收藏,以备讲求作品译文  司天监的铜浑仪是景德年间历官韩显符制造的,他仿照刘曜时代的孔挺、晁崇、斛兰的制造方法,缺点是太简略天文院的浑仪是冬官正舒易简在皇佑年间制造的,是用唐代梁令瓒、高僧一行的办法,相当周详完备,缺点是不好用熙宁中,我又造浑仪,并创制了玉壶浮漏、铜制圭表,都放在天文院里,另外设置官员管理天文院的旧铜仪送到朝服法物库收藏起来,以供讨论研究时参考十、蚊对原文天台生困暑(1),夜卧絺帷中(2),童子持翣扬于前(3),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   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4),拂肱刺肉,扑股噆面(5),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6),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