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92795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登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登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高》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 高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 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 3、 熟读诗歌,了解大意,感受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和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孕育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诗景、诗情、诗意均由文字来承载,把握文字组合的张力,是读诗赏诗的抓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萧瑟凄凉的黄昏孤独的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那么伟大诗人杜甫

2、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下面我们来学习被誉为古今七律之首的绝世名篇登高。二、作者介绍我们现来看看世人对本诗的作者杜甫的评价,成都杜甫草堂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闻一多评价杜甫: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只有杜甫称得上这个最字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课堂二、 初读文本,读出情感1、读准字音。2、把握节奏。3、注意抑扬。三、品读文本,体悟情感 活动一:我注杜诗除了诵读我们还能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种作

3、注的方法,注解大家都很熟悉,我们读古诗、文言文都要依托书下注解,杜诗是文学的经典,在历史上曾经涌现过“千家注杜”的辉煌,能看到对杜诗的热爱,注杜从未停止过,经典就是不断地被后人释读,作注是一种阅读的方式,更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方式,所以我们今天也用这种方式走进伟大诗圣的心灵:我注杜诗。请你仿照课本已有的注释,与所在小组同学合作,另外选择颔联和颈联的词语,为其作注。活动二:通过作注我们可以整体把握本诗的情感基调是悲,你读到了哪些悲情? 请大家再次齐读本诗,之后同桌互相交流你读到的悲情。活动三:有人用“三秋图,杜甫心” 来概括这首诗,你怎样理解?四、深入文本,感悟人生 余秋雨杜甫片段 课件投影阅读以下

4、几段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进一步体会杜甫的人格魅力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能力,养成互相切磋、互相协作的习惯。) 五、迁移拓展,观照人生 当今和平年代,作为当代高中生的我们,要把自己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对此,我们该怎么理解“家国情怀”?六、作业请大家每人为你的同桌提供一份登高较为全面的学习资料(作者简介、诗歌背景、更详细的注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