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924847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题,每小题2分,共5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 私拆学生信件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

2、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4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的做法中,最合适的是()。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举手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言 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7五年级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

3、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A把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A行使教育权利 B履行教师的义务 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D允许参加学

4、校各项活动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12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14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

5、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15右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A依法执教 B廉洁从教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16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中” C“取法乎上” D“无法即法”17创立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 B波义耳 C居里夫人 D波尔18下列选项中,由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的是()。A天文望远镜 B互联网 C电子计算机 D电话19下列对平面几何中有关三角形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C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4

6、5度 D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20下列选项中,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是()。A基因理论 B条件反射 C进化论 D细胞学说22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诗圣”、“诗鬼”的唐代诗人是()。A杜甫李白贾岛 B李白杜甫李贺 C李白杜甫白居易 D杜甫李白李商隐23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天路 D我的祖国24下列选项中,以“孔雀舞”著称的少数民族是()。A土家族 B傣族 C藏族 D蒙古族25下列画家中,以画马著称的是()。A齐白石 B吴冠中 C徐悲鸿 D黄宾

7、虹26下列选项中,属于专用的图形图像加工处理软件的是()。ACoo1Edit BPhotoshop CPowerPoint DMindmanager27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如果要插入图片,下列不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是()。A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路径和文件,点击插入B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编辑页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C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编辑粘贴D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自选图形,选择图片文件28“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A我谈了我朋

8、友的隐私 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 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29“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数学家都是教育家 B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 C教育家都是数学家 D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要做好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这是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

9、“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的高。”他自信的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又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一个坑,把它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

10、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来得更为深刻有效!问题: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31.材料何老师班上的小龙,经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还欺负同学。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何老师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向他父母告状。到小龙家时,何老师惊奇地发现他正在做家务。见到何老师,小龙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回房里,同小龙父母交谈后,何老师了解到小龙家庭贫困,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疏于教导,让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但这孩子在家还挺懂事,也能帮忙干活。于是,何老师把本来告状的话收了回来。第二天,何老师在班上表扬了小龙懂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家能做家务,希望同学们能像小龙学

11、习。接下来,老师安排他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的尽职尽责及时予以表扬。没过多久,小龙在课堂上认真多了,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还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何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32材料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

12、么缘故呢?这是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

13、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成分。(摘编自朱光潜谈美)问题:(1)作者为什么说(园里)“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4分)(2)请另举一例,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成分”的理解。(10分)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那么,你的看法呢?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2 0 1 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小学)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而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