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利润、财季.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92426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收、利润、财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营收、利润、财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营收、利润、财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营收、利润、财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营收、利润、财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收、利润、财季.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年全球君最忙的时间就是发布各公司的财报简报,因为每三个月就要轮回一次,每次都要跟踪几百家公司的财报发布信息,忙的简直是眼花缭乱。这不,财报季又开始了!其实,全球君也不是财务专家,对公司财务报表仅有的一点皮毛知识,也大多是从炒股里学来的。所以,全球君也想恶补一下关于财报的各种术语。以下资料均来自搜索,仅供不熟悉财务报告规范的人士参考,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及时指出。一、什么叫财报“财务报告”简称“财报”。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一般国际或区域会计准则都对财务报告有专门的独立准则。“财

2、务报告”从国际范围来看是较通用的术语,但在中国现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中使用的是“财务会计报告”术语。通常对于公开上市的公司来讲,要定期披露财报。财报的详细内容,通常会在公司的官方网站“投资者关系”(Investor Relations)栏目中找到。年度报告的英文名称通常为“Annual Report”。全年1到4季度的财务报告,通常会简称为Q1(First-Quarter)、Q2(Second-Quarter)、Q3(Third-Quarter)、Q4(Fourth-Quarter)。二、财政季度是怎么规定的很多人比较迷惑的是,在某一个时期发布的财报中,会出现各种关于“第几财季”的说法。比如当前

3、通常应该披露的是201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但有些公司公布的却是第二财季,或者第三、第四财季的财报。这主要是因为各国上市公司的财政年度起止日期规定各有不同。比如,中国上市公司采用的是日历年度制,每年公布财报的期间和年历是一致的。日本公司的财政年度通常自当年的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也有的公司是自当年的3月1日起至次年2月底。澳大利亚公司的财政年度则是自当年的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而美国公司的财政年度曾经有过自当年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的阶段,目前多数公司的财政年度是自当年的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当然也有一些公司的财政年度是按日历年度计算的,所以美国各公司的财政年度比

4、较乱,出现第几财季的公报都正常。三、营收和销售额有什么区别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公司会报告本季度营收多少美元,有的公司会说销售额多少美元,营收和销售额有区别吗?“营收”是“营业收入”的简称,是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一项,英文为“Revenue”。百度上说,“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销售额,英文为Sales。知乎上说,从会计的角度来讲,营业收入和销售额应该基本一致,换句话说营业收入是指不含税销售额。很多公司的报表上显示为NET SALES,也就是“净销售额”。百度上说,净销售额=销售收入-销售

5、退回金额(或销售损耗)。四、关于利润的若干种叫法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息税前利润,这些利润都是怎么回事,区别在哪里,恐怕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简单来讲,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这都是百度上说的。百度上还说,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营业收入是总收入,净利润是扣除成本费用、及所得税费用后的净收入。反正全球君是越看越迷糊。我们来看看各国公司财报中经常会出现的有关利润的表述:1.营业利润日本和韩国公司比较看重的是“营业利润”。百度上说,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6、-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主营业务利润,又称基本业务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得来的。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由于主营业务利润还未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尚不能完整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状况,只是受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销售单价、销量变动的影响。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都是营业利润的主要构成。2.净利润美国上市公司通常喜欢用“净利润”来体现公司的收益和价值。财报里,净利润的英文是Net Income ,也称为“净收入”。净利润

7、(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还会经常出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说法。一般会反映在企业合并净利润中,比如某一上市公司持有70%股权的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只能计算70%,另外30%归子公司其他股东所有。3.息税前利润欧洲公司的财务报表让人看起来比较眼花缭乱,经常会出现EBIT等等字样。而欧洲上市公司似乎更加看重这类的利润

8、,而不是净利润。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而EBITDA,指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是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的缩写,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EBITDA被私人资本公司广泛使用,用以计算公司经营业绩。五、财报多长时间要公布一次每年公布一次是必须的,半年公布一次也是可以的。现在,各国的上市公司通常都规定一个季度公布一次财报,真的有必要吗?有些公司就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频繁公布财报,公司的经营方针会受到业绩和股东的影响,并不利于公司按照既定方针持续经营。所以,很多公司一直保持不上市的私人公司形式,可以不公布财报,也是很有道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