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敖汉旗新惠实验小学卢彩华.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922388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敖汉旗新惠实验小学卢彩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案例-敖汉旗新惠实验小学卢彩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案例-敖汉旗新惠实验小学卢彩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敖汉旗新惠实验小学卢彩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敖汉旗新惠实验小学卢彩华.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案例大凡一年级的任课老师都有这样的苦恼: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单纯的讲授对他们来说,似乎不起作用。在我的数学教学中,也曾遇到过同一类型的题目,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错误。那是人教版第一册,练习十的第14题。 在里填上“”、“”或“”。 3+69 2+477+3910-48 9-35 9+09 刚开始我是这样教:“3+69,谁跟9比大小?是3跟9比吗?(不是)是6跟9比吗?(也不是),那么是36的得数跟9比吗?(是)”接下去让学生试做,师订正,生说这样做的想法。似乎学生也学的不错,基本上掌握了先要口算出左边的式子的得数,再同右面的数比较大小,但有那么一两个同学还是错,还是不懂比

2、较。后来我反复思索,在下一堂课改变了这种教学方法。 师:大家喜欢看蜡笔小新吗? 生:喜欢。 师:有一天,小新家来了两个朋友,小新给他们分糖吃。他给La-La分了3块,可又觉得太少,又给La-La6块;他给Ding-Ding9块,(顺势板书:3+69)到底小新分得公平吗?请小朋友思考一下,同桌讨论。 生:我们认为小新是公平的,La-La得了3+6块,Ding-Ding得了9块,这不是一样多吗? 生:我们认为La-La和Ding-Ding都得了9块,小新分得公平。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那么,3+69中间填上什么符号? 生:等于号。(学生一致) 师:10-48,这应填上什么符号?你

3、有什么新发现? 生:10-48,因为10-4=6,68. 生:我有好办法,在10-4上面写个6这样不易错。 师、生一起鼓掌,都认为这是好办法。 生:我有“秘密”,在做这样的题目时,10不能跟8比,4也不能跟8比,要整个算式跟8比。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知道要先口算左边的式子的得数,再同右面的数比较。下面来做几道练习:“点灯笼”,只有“”、“”、“”放对了,才能点起来。 2+477+399-359+09 通过练习,学生100%掌握了这种题目,并且在第二天的练习中再也没有出现错例了。细细反思这次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一、创情激学。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

4、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第二堂课我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 第二堂课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猜测、调控,充满了欣喜,也充满了曲折,这些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而传统的数学教法,使学生无法感受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乐趣,给人留下的是“数学太抽象、太枯燥。”正如我刚开始上的课。 这次的教学例子使我真正认识到: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很大原因就出现在我们教师的身上,症结就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没有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使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亲历亲为,能力没有得到锤炼和提高。因此,我们应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应使课堂上高潮迭起,淋漓尽致,应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像鱼儿在知识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