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8待整理、打印.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92232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8待整理、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8待整理、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8待整理、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8待整理、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8待整理、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8待整理、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8待整理、打印.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园一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湖南北山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5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一)现场急救概念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上稳定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例如呼吸、脉搏、血压等。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和正确,关系到伤员生命和伤害的结果。现场急救工作,还为下一步全面医疗救治作了必要的处理和准备。不少严重工伤和疾病,只有现场先进行正确的急救,及时作好伤病人员的转身医院工作,途中给予必须的监护,并将伤、病情,以及现场救治的工作,反映给接诊的医生,保持急救的连续性,才可望提高

2、一些危重伤病人员的生存率。伤病员才有生还的希望。如果坐等救护车或直接把病人送入医院,则会浪费了最关键的抢救时间,而使伤病员的生命丧失。(二)急救步骤急救是对伤病人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以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个急救步骤。(1)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你,伤病员和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2)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3) 呼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你可继续施救,一直要坚持的

3、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况和简单的救治过程。(4)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救急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二、施工现场安全应急处理(一)施工现场的火警火灾急救 1、火灾急救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等情况,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在消防部门还没到达前,对易引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器具。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

4、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扑灭火情了单独采用、也可同时采用几种灭火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中断法)进行补救。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三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条件。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周围的情况,防止中毒、坍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二次事故的发生。在灭火后,应保护火灾现场,以便事后调查起火原因。2、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1)救火人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念财务。(3)必须穿越浓烟逃走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服披裹身体,用施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

5、或贴近地面爬行(4)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服覆盖压灭火苗。(5)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堵塞门逢,泼水降温,呼救待缓。3、烧伤人员现场救治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1)伤员身上燃烧的衣服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扑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手的烧伤。如附近有河沟或水池,可让伤员跳入水中。如为肢体烧伤可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和降温,以保护身体组织免受灼烧的伤害。(2)用清洁包布覆盖烧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水泡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

6、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机会,并为下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困难。(3)伤员口渴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4)经现场处理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二)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创伤性的出血现场急救是根据现场现实条件及时地、正确地采取暂时性的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1、止血(1)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2)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颞动脉、股动脉、胫前后

7、动脉止血法。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3)弹性止血带止血法: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如当肱骨上1/3段或股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拌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伤员转送到动脉压闭。同时记录上止血带的具体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小时以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若途中时间过长,则应暂时松开止血带数分钟,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若伤口出血已停止,可暂勿再扎止血带,若伤口仍然继续出血,则再重

8、新扎紧止血带加压止血,但要注意过长时间地使用止血带,肢体会因严重出血而坏死。2、包扎、固定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以减少出血帮助止血。在肢体骨折时,又可以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3、搬运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地搬运转送医院抢救。不正确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搬运伤员要点:(1)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鄣碍,畸形变化,就提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在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可因搬运震动而移位,加重疼痛,在继发损伤附近的血管神

9、经,使创伤加重。(2)在搬运严重创伤拌有大量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或带冰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3)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疑有骨脊受伤可能的,一定要时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记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因为这样会时伤员的躯干过分屈曲或过分伸展,致使已受伤的脊椎移位,甚至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4、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1)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暴力的大小,现场场地情况。凡属高处坠落致伤时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落地部位或间接吉伤的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2)高处坠落的伤员,在已确诊有颅骨

10、骨折时,即使当时神志清楚,但若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仍应劝其留住医院严密观察。因为,从以往事故看,有相当一部分伤者往往忽视这些疹状,有的伤者自我感觉良好,但不久就因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3)在房屋倒塌、土方陷落中,在肢体受到严重挤压后,局部软组织因缺血而呈苍白,皮肤温度降低,感觉麻木,肌肉无力。一般在解除肢体压迫后,应马上用弹性绷带烧伤肢,以免发生组织肿胀,还要给以固定少动,以减少和延缓毒性分解的释放和吸收。这种情况下的伤肢就不应该抬高,不应该局部按摩,不应该施行热敷,不应该继续活动。(4)胸部受损的伤员,实际损伤常较胸壁表面所显示的更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里分离。要提高警惕以免误症

11、,影响救治。(5)人体创伤时,尤其在严重创伤时,常常是多种性质外伤复合存在。例如软组织外伤出血时,可伴有神经、肌腱或骨的损伤。肋骨骨折同时可伴有内脏损伤以至休克等,应提醒医院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诊断。反之,往往造成误症、漏症而错失抢救时期,断送伤员生命,造成终身内疚和遗憾。如有伤员因年轻力壮,耐受性强,即使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时,也较安静或低声呻吟,并且能正确回答问题,甚至在血压降到零时,还一直神志清楚而被断送生命。(6)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左右,及时止血

12、、包扎、固定伤肢以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三)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用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应争取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处理。采取积极措施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处理和及时转送医院。1、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2)根据中毒的途径不同,采取以下的相应措施:1)皮肤污染、体表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因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渗剂、添加

13、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拖区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容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2)吸入毒物(有毒气体): 如进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的或密封的仓库化粪池等密不透风的地方施工,或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焊割作业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一氧化碳)泄露、二氧化碳过量,油漆、涂料、保温、粘合等施工时,苯气体、铅蒸气等作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吸入造成中毒时,应立即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在抢救和救治时应加强通风及吸氧。(3)食入中毒:如误食腐蚀性毒物,河豚鱼、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动植物毒素,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亚硝酸钠、硫酸钠等和酒精中毒,对一般

14、神志清醒者应设法催吐:喝微温水300500Ml,用压舌本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对催吐无效或神志不清者,则可给予洗胃,但由于洗胃有不少适应条件,故一般宜在送医院后进行。2、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在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的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保护,在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场所,应视情况,采用加强通风或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腰系安全绳,并有场外人控制、应急,如有条件的要使用防毒面具。(2)常见食入性中毒的解救,一般应在医院进行,吸入毒物中毒人员尽可能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3)在施工现场如已发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呼吸、心跳的时间不长,则应把中毒

15、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立即施行口对口(口对鼻)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四)伤病员心跳骤停在施工现场的伤病人员心跳呼吸骤停,即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停止的,在颈部、喉头两侧摸不到大动脉时的急救方法如下:1、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操作方法(1)伤员取平卧位,冬季要保暖,解开衣领,松开围巾回紧身衣着,解松裤带,以利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可以在伤员的肩背下放垫以软物,使伤员的头部充分后仰,呼吸道尽量畅通,减少气流时的阻力,确保有效通气量。同时也可以防止因舌根陷落而堵塞气流通道,然后将病人嘴巴开,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分泌物、血块、呕吐物等,是呼吸道顺畅。 (2)抢救者跪卧在

16、伤员的一侧,以近其头部的一手紧握伤员的鼻子(以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一只手托在伤员的领后,将颈部上抬,头部充分后仰,呈鼻孔朝天位,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3)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贴伤员的嘴巴大口吹气,一般先连续快速的向伤病员口内吹气四次,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膨胀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吹气是否适当。(4)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紧鼻孔的手,让气体从伤员肺部排出。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园情况,倾听呼吸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5)如此反复而有节律地人工呼吸,不可中断,每分钟吹气频率应掌握在1216次。(6)注意事项:1)口对口吹气时的压力需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大些,频率有可稍快些,经1020次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