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石刻和史料在作证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沿革.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922284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说石刻和史料在作证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沿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说石刻和史料在作证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沿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说石刻和史料在作证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沿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说石刻和史料在作证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沿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说石刻和史料在作证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沿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说石刻和史料在作证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沿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说石刻和史料在作证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沿革.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说石刻和史料在作证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沿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兴到衰、直至灭亡,或者延续。海清寺阿育王塔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上世纪七十年代,市革命委员会、市文教局在阿育王塔前镌刻两块碑刻说明:该塔造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1026年)。古迹、遗存、史料永远在“说话”,它是历史的见证。有了它们,就会给现今的社会带来人文和人气。随之而来的就是商机,给地方带来繁荣和兴旺。这就是良性循环,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海清寺阿育王塔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对于打造今天的港城成为国际海城市、旅游城市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笔者终身有幸,与宝塔相邻为伴。常年与石刻及历史爱好者尽

2、心潜挖、考证、研讨,对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历史演化过程,有了一点新的看法,现汇报如下:一、五代十国(晚唐)之说(907年960年):l、明海州通判唐伯元游青峰记碑云:“寺前有塔,起梁宋年间。”即923年960年之间(嘉庆海州志);宋海清寺塔壁碑记云:“时大宋建隆元年。”即960年(连云一瞥);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革命烈士姜国元诗云:“炎宋初期见塔新”即960年左右(花果山山志);宋刘太素碑(公元1031年)云:“煨烬之末,舍利辉赫(说明晚唐是木塔)。本吴境之东偏废址”即902年937年(花果山山志);宋盛延德(公元1025年)、苏可久(公元1028年)、单和(公元1032年)等多块碑云为

3、:添修、同修、同兴、添兴等字语中推断,即1023年1032年建造或添建此塔,(花果山山志)。三武灭佛中第三次灭佛,在唐武宗(李炎)841年至846年,而宋刘太素碑(1031年)云该塔在吴境(902年937年)时为废址,明显地使我们感悟到,从841年到937年之间,海清寺阿育王塔是不复存在的了。从上述浅析中,晚唐时期修建的海清寺塔应该在937年至960年之间,也就是说,北宋之前就有了木质宝塔,是七层楼阁式宝塔。(注:五代梁唐时期云台山为吴国属地)二、大唐之说(618年907年):在塔附近乡里,至今还流传着唐初将相尉迟恭(敬德)和魏征造塔镇龙穴的故事。(连云港史谭07.2期35页)。连云港市情02

4、年第三期李康所写“千年古塔海清寺阿育王塔在唐朝末年就倒掉了”宋柳峦碑(1023年)云:“此塔镇在海城灵基山(今鸡鸣山)东南角,大唐第二之尊”。宋刘太素碑(1031年)云:“添修,审其列,斯为第二”。唐孙富乐碑云:“万岁通天元年(696年)2月6日,清信佛弟子孙富乐开此寺(禅兴寺)道通东海寺(海清寺)”。(注:唐代佛寺开始在寺旁建塔,另成塔院。中国的佛塔14页)宋塔壁碑(960年)记云:“其宝塔也,瞻为不朽之年”。唐高僧释道世所作法苑珠琳(成书于681年)明确指出:“统明神州山川并海东塔。(注:757页至1049页)新发现的礼佛提名功德碑(唐人平百济国碑663年,三面碑文),有力的证明,这里是较

5、大的诵经礼拜仪式的道场,是佛教学道、行道的场所。从上述仅举之例中,唐朝或更早以前就有佛寺存在了。三、隋朝之说(581年617年):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修缮宝塔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塔底层东南角外柱内侧里,发现一块刻有巨平村字样的青砖,后被文管会收藏。(注:巨平村指今朝阳韩李村。汉朝就有巨平山了,今犹在。)新发现的礼佛提名功德碑(唐人平百济国碑663年)与法门寺文化史89页上描述北周碑刻形式一样,立面上刻有上柱国、柱国、检校及大象(579581)纪年等多名人员名称。众所周知,1958年之前,海清寺塔东南约80米处,有几十座和尚锥群。宝塔正南方70米处有旗杆夹石,塔中轴线北有庙宇围圈改成塔寺小学,说明早期

6、佛教是以塔为中心,后发展周围有佛寺、礼敬崇仰的(参阅中国的佛塔一书)。足见该寺院规模之大、佛教之深远。隋唐史上册163页云:“仁寿元年(601年),分途送舍利于三十一州内起塔,二年正月(602年),复以所余舍利,分布于五十一州,依上年同样起塔。专检校行道之事”。“而新发现的礼佛提名功德碑(唐人平百济国碑663年)上六次题有上柱国人员名单,二次题有检校人员名称,正面又有佛教用语(笔者不解),碑记形式和该书所云极吻合相似。(注:中国佛塔一书55页云:仁寿四年(604年),又下令三十州增设宝塔。)唐法苑珠琳中云:隋开皇三年(583年),海陵(今牛山)沙门惠盈,六时礼三千佛,救民疾苦之厄,一日讲法诵经

7、,有神拥从,云往东海(今海州)巡行,盈为设食授戒而去。”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裴松之(372451)注引江表传曰:时有道士琅琊(今赣榆)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后汉书包咸传:因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后亦称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处。从上面史料和刻石中窥视,海州地区早已是佛教圣地了。四、南北朝之说(420年至589年):南北朝时,郁州(今云台山)岛上侨居置青冀二州,是南北双方交往的中继站,经济繁荣,人口密集。这片区域始终为南方政权占有。梁武帝(萧衍)三年(504年),其在好佛的基础上,宣布佛教为梁朝的国教(中国通史)。梁在云台(郁州岛)约(479538)年。武帝期间,其在建康(

8、南京)大造佛寺共500多所,全国寺院达3000所。故海清寺塔早期形成可能与此。初期的齐建元元年(479),明僧绍在弇榆山(宝塔北侧刘巷南山)建栖云精舍。齐高帝萧道成(479482)和齐武帝萧赜(483493)对其有赞美之句(朝阳镇誌12页)。宋刘太素碑(1031年)云:“况国之教,古之遗迹乎”指的是梁武帝时期国教。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史学界泰斗蒋赞初说:“在梁陈时期,一度成为阿育王寺,江苏有两个阿育王塔,一个在南京长干寺塔,一个在连云港叫海清寺阿育王塔。”(扬子晚报08.7.30)云台导游诗鈔张百川(1935年)云:“平野断红萧寺塔,”云台山志102页云:“萧寺深芷大海东”。

9、以上几例显而易见,萧寺塔指的就是今日的海清阿育王塔,在梁陈时期就已存在。(梁陈时期是502589年)五、东西晋之说(265420年):佛精舍的庙宇(塔寺、塔庙)存在晋书孝武帝纪:“帝初(265年)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265274年)法苑珠琳云:东晋丞相王导(276339年)说:“初过江时,有道人(和尚)神采不凡,言从海来相造”。海即海州。显而易见,海州在265年339年之前就有佛精舍式的庙宇存在了。(详情可参阅海清寺阿育王塔初探下)。上世纪在复新宝塔地宫中,只发现公元40年前和公元6211017年唐宋年间的钱币,而东汉刘庄朝后期、三国、魏晋、南北朝、隋朝约600年间的钱币一个未见,让人侧

10、目而思。据法门寺文化史记载:我国发现有舍利子石函最早有纪年的是“大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而海清寺阿育王塔出土的石函不仅有三道断裂旧痕,而且又无纪年年号。石函内的金、银棺上虽有纪年年号,笔者认为,只是北宋而已。为了挖掘其塔的历史沿革,决不能照本宣科。故总结上述推理,海清寺阿育王塔最早雏形的起因,应该在东汉刘庄王朝。六、东汉(刘庄王朝)(公元2575年)佛精舍(圣塚)之说东汉初年,汉王朝上层已有信奉佛教者。据后汉书 楚王英传记载:“晚年更喜黄老,学为浮图,斋戒祭祀。”汉明帝的异母弟刘英就是个佛教徒,刘英和刘庄关系不错,总向他讲述佛教教义(中国通史)“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图之仁祠,洁斋三日,与

11、神为誓。”从中可知,佛精舍、庙宇、祠堂、神庙,佛像雕塑对汉明帝刘庄的影响非同一般。唐公元681年的法苑珠琳说:排在第20位的宝塔是“统明神州山川并海东塔”。值得注意的是:前十九位宝塔均有详细的地理位置介绍,而后二位海东塔和 明西域所造之塔无详细说明,据笔者推测,其因是:僻居一隅,选边站队、历史因素所造成的。连云港市的灌南县,古时从东汉、三国、西晋,近三百年一直称为海西县,直至东晋十六国时废海西县(公元317年)。而当时的郁州岛处于茫茫的大海之东,海东称之必然。宋代著名诗人张末(楚州人)云:渺渺孤亭沧海东”。唐孙富乐碑刻云:“开此道通东海寺”。清诗人毛奇龄云:“自言家海东有郁州山”。此例举不胜举

12、。花果山近90岁乡誌办的仇臻老人说:其家祖上传有一枚“东海王印章”,后流失于民间。洛阳伽兰记卷四白马寺条中记载:“明帝(刘庄)崩(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起只洹(佛精舍)于陵上,自此以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汉书上说:汉明帝刘庄于永平六年(63年)冬十月、十五年(72年)春三月,先后两次祠东海恭王陵。其因简述如下:汉光武帝生有11个儿子,在建武15年(40年),把10个儿子分为公。大儿子刘强封为太子(接班人),二儿子刘庄封为东海郡(今海州地)东海王阳。建武17年(42年),刘强母郭皇后(中山太后)被废,太子刘强也随之被废。刘秀二儿子刘庄(原东海王阳)被立为皇太子。原皇太子刘强“崇执谦退、愿

13、备藩国,皇帝刘秀“念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就封刘强为“东海恭王”,补东海王之缺。此时刘强仍住在京城洛阳。28年秋(公元53年),刘强这个“东海恭王”就来到了东海郡(今海州),认为自己才能不强,“数上书还东海,但帝不許”。中元二年二月(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死,二儿子刘庄即位。刘强在病危之际,上书皇帝刘庄,认为其子息政不能袭此“东海恭王”之位,“诚愿还东海郡”。刘强于永平元年夏五月(公元58年)死,六月葬于东海。死时三十四岁(后汉书)。汉明帝极信仰佛教,又崇拜固有的传统道教,他总希望自己来世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做神仙(中国通史),又深知自己的皇位是哥哥让给他的,故双管其下,为超度哥哥的神灵、祭祀

14、他的阴魂,先后于公元58年至61年4月,在海州孔望山建造道佛相容的石刻像群和东海神庙;在公元66年,法门寺始建安置有佛舍利等佛教用物之地称为的“圣塚”;公元67年,改鸿胪寺为白马寺;公元69年至70年改目前我国史学界公认的第一座白马寺为佛寺(法门寺文化史、中国的佛塔5页)。值得一提的是,实际名称为佛精舍。当时的“浮图”乃是佛教初传时印度佛教的“舍利塔”形制,体量甚小,放在“作佛图像”的寺庙之中,将其作为“得道”神仙一类来看待的。直到东汉末,汉灵帝(168189)之命“大起浮屠祠”。宝塔最终形是“舍利塔”与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楼阁形制相结合而形成中国式的塔。如公园193年在徐州邳县建的我国第一佛塔浮

15、图寺木塔(楼阁式);据上世纪七十年代复修宝塔考古资料浅析(前以陈述):在公元72年至75年,汉明帝面对海州之东茫茫大海之中的道家仙山神屿郁州山、在道士们主持的神坛或神祠或先祖祠堂的基础上(考古挖掘证明当时该地已初具繁荣),改建成海东塔最早雏形佛精舍(后人称塔庙、塔寺,至今仍有人称之)。通俗讲,它是佛道皆可活动的集中地。其实是佛道糅杂、是宗教和祭祀活动的场所。显而易见,这是建塔之始,但不是建塔之举。佛精舍(圣塚)始建形状为:在方型基础上加圆形窟窿的结构样式,方坛中空成内室,上部为半圆形馒头状,顶部加有刹杆,作为塔的特别标志。(参阅法门寺文化史、陕西扶风县志、中国的佛塔14页、魏书释老志)。行文到此,阅者肯定会想:汉明帝为何在公元63年十一月、公元72年春、先后两次祭祀东海恭王陵?为何要在公元72年至75年使佛精舍(塔寺、塔庙、圣塚)落户于郁州岛?而仅隔三年,明帝公元75年崩(死),起洹于陵上(资料上称为佛精舍、塔庙、圣塚),这给后朝之人留下了无尽的猜想?(与当今人海清寺塔谓:塔寺、塔庙极吻)。而明显地映证了历代碑刻和史料所载:僻居一隅(最东方);不朽之年(近2000年);大唐第二之尊;审其列、斯为第二;古之遗迹乎;等等之说。真乃是:金人入梦感刘庄,白马驮经到洛阳。大被同眠情意重,为造浮屠第二尊。(大村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