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题西林壁2.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92227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2 题西林壁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1.2 题西林壁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1.2 题西林壁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1.2 题西林壁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2 题西林壁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2 题西林壁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理解生字“壁”,理解生字“岭”“峰”背后的画面。3.调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并与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所感所获。4.引领学生初步知道“题壁诗”,感知“喻理诗”,激发学生对诗词文化的喜爱。教学重点:1.指导感知诗句意思,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引导进入诗中意境,体会诗中道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出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课1.板书课题,指导“壁”的书写及意思。问询“题”在这里的意思。2.

2、简介题壁诗:题写在墙壁上的诗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题壁诗,这种诗在唐宋时期特别火,那时候,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就在大山、寺庙、驿站等等地方专设墙壁用于题诗,这样,天南海北过往的人看见了就会读一读、评一评、传一传,这首题西林壁写得好,就被一传再传,一直传到900多年后的今天。3.引导明白:西林是哪?(江西庐山西林寺)4.引导学生读诗题,即时评价,强调停顿。二学习古诗1.学生自读指读(3、4人)(关注:正确、停顿、抑扬)再自读。2.边读边想,看看你能看到什么画面?3.汇报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人数即兴)横看是站在哪儿看?岭什么样?峰什么样?(想一下)用简笔画画画(12人)问

3、:他画的和你想的一样吗?说说岭有什么特点?峰有什么特点?(调动生活储备,拓展用词)?想着画面读前两句诗(大屏)补充资料(庐山长约25公里。25公里有多长呢,咱们正常开车,在很平的路上不停地开,都得开半小时,从咱学校能一直开到快到宣化了。)再读诗句想想,这岭和峰有关系吗?高峰成岭,仅仅还是绵长吗?你们再读这句诗闭上眼睛想一想画面:90余座高低不同的山峰连成一片,连绵起伏。远远望去,走近一些,再近一些,走到侧面睁开眼睛,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前两句。小小的你站在这绵延25公里的岭前,大概看到的也就是这么一段吧。4.看两张庐山图片,感知庐山。配乐想象进庐山:奇峰、云海、怪石、沟壑、山谷、瀑布、岩石、古树

4、、白鹤、小猴分享:你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5.苏轼,他在这庐山之中一走就是十几天,最后竟然还说他没有看够、看全、看明白这庐山真面目,为什么?诗中哪个字是因为的意思,动笔标上。苏轼此时的心情?读出来(后两句)(2人)他当时的心情后世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题笔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了七言诗。读(大屏全诗)苏轼不仅是北宋名气极高的大诗人,还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有幸看到他的诗作真迹,人们该是怎样的激动,他们争先吟诵(全诗)同游庐山,苏轼所写的正是大家此时的真实感受啊,认同的、称赞的、诵读的,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父传子,师传生一直传诵至今,此诗成为千古绝唱,尤其是后两句更是被频繁引用。6.出图(引用诗句的现象)学生再读诗句,品悟其中的道理。(如果品不出,可引导:新闻里有个老人急切地想治好自己的病,被卖假药的骗了,在我们看来很容易看穿的骗局,他却没看出来,这正是再比如,下棋时,观棋的人一眼就看出怎么走下一步,但下棋的人却不知该如何落子,这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标在书上)。三当堂背诵。附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写景 说理 岭(图) 峰(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