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语文课后思考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920090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册语文课后思考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二册语文课后思考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二册语文课后思考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二册语文课后思考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二册语文课后思考习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册语文课后思考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册语文课后思考习题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册语文课后思考习题答案:1课老王一、 老王是一个不幸的底层劳动者,十分贫困,但始终保持着善良、忠厚、纯朴的本性,讲仁义、重感情。他给作者家送冰是“带送”之故而车费减半;热心地送患腿疾的钱先生上医院而不肯去应得的报酬,后拿了钱又怕作者家也缺钱而心生不安;去世,在身体虚弱到极点的情况下还把香油和鸡蛋送到作者家中以报答作者一家对他的关心,这些行动充分表现出老王的上述品质。 作者对老王充满同情和关切(作者的女儿送他大瓶鱼肝油治眼病、常关心他能否维持生活等等),并且总是平等相待(例如“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等),体现出他们虽为高级知识分子,却具有平民意识。作者在得知老王病死时,产生“对一个不幸者的馈怍

2、”之情,更表现出她平民情怀的深广。二、1、可能那房子非常简陋,没有一般人的“家”的样子,同时又无妻儿,更不象个“家”,或者这里根本就不是他的家,而是寄住在别人家里。因此,他只说“住哪儿多年了”。2、表现了老王对当时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理解,而实际上作者夫妇的经济状况总要比他好得多。从中可见老王不考虑个人处境而关心他人的忠厚品性。3、作者觉得“多得数不完”,一是因为老王送的鸡蛋多,而当时社会上食物匮乏,因此作者觉得特别多;二是因为感激于老王的深厚情谊,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第二点可能是主要原因。 “强笑”,勉强地笑。作者看到老王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这么差,竟然自己不吃鸡蛋补补身子骨,还送给自己,非常感

3、动,又内心不安,不知说什么好,所以“强笑”。三、两个词语都很有意味。用“幸运”一词,表明相对老王来说,“我”有现在较好的处境,是社会上的幸运者;说自己是“多吃多占”者,是因为从社会整体上看,认为自己占有了一般平民应得的东西,所以“愧怍”。这种“愧怍”之感,比自认为幸运者更深了一层。2项链一、 小说确实对玛蒂尔德地羡慕奢华和爱虚荣有所针砭。但在本来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玛蒂尔德的不平心态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她的丈夫是政府里的小职员,在那种攀比名誉、地位和财富的氛围里,他与别人攀比,也可理解,而结果却给自己带来痛苦,因而有值得同情的一面。 对于小说的主题,有人认为小说主题是讽刺金钱至上;有人认为小

4、说表达了对起落无常的人生的思考;有人认为是赞扬玛蒂尔德夫妇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可贵的品质等等,这些从不同角度的理解,都不无道理。 我们的理解是:小说既反映和针砭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爱慕虚荣的社会风气,又肯定了主人公单纯、诚实守信和遭受巨大挫折后不向命运低头的品质。二、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是项链的丢失,一个是发现项链是假的。 伏笔:略 作用:这些描写对推进故事情节,表达小说主旨都有很大的作用。三、作者善于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写玛蒂尔德“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她那种摆脱寒酸、暗淡、平庸的生活而进入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

5、;那种“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自觉颇有姿色而产生跳出平庸家庭爬上上层社会的信心。还有描写她失落项链后,“一个人坐在窗前,就会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写她即使是遭受厄运重击,那曾有的辉煌也没有在心底黯然褪色。这些心理描写所包含的内涵很丰富,可从多角度去解读。4课回忆鲁迅先生一、回忆鲁迅先生通过撷取鲁迅日常生活的片断,勾画出一个智慧、幽默、爽朗、平易,同时又无比关爱他人、充满人情味的鲁迅形象,让我们体会到鲁迅先生普通的一面。二、1、这句话字面上看非常平淡,但却大有深意。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作者首先写了他的笑,这突出了先生坦白真诚、平易近人的性格,也拉近了

6、读者与伟人的距离。在这里,鲁迅不再是神情严峻的斗士,二是从心里发出明朗笑声的慈爱长者,是一个普普通通可亲可爱的老头,作者对鲁迅刻骨铭心的崇敬与怀念被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2、这一句关于鲁迅行动的描写,显示作者对鲁迅先生细致的观察,否则很难写出这种独特的走路姿态,这些朴素的描写逼真传神,把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行为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都充分表现了出来。3、这句话突出表现了鲁迅的智慧和对时代责任的承担,这一种特别的眼光也包含了对青年的关切和激励。4、这句话中用一个“冲”字,描摹出了鲁迅的爽朗、可亲,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5、这段文字表现了鲁迅作为一个情意深重的宽厚长者,他发自内心的

7、对于青年的关爱和扶助,要求非常严格而又满怀慈爱。他严格要求别人,严格约束自己,却又能宽容地对待别人。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他是那个寒冷年代里青年作家的一个强大的精神热源。三、结尾的这一段文字几乎全是口语和白描,却极富表现力,很生动的描写了鲁迅先生对朋友的真诚、热情以及忘我工作的情形,再现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最后几句准确地捕捉了鲁迅先生深夜写作时背影的变化,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写出鲁迅先生对工作的极端投入,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先生健康的关切和担忧的心情。5小溪巴赫一、文章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将“小溪”这个中心意象与巴赫的音乐有机融合在一起。“小溪”这

8、个客观物象在文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表面柔弱、恬静,又源远流长、永葆活力、独具魅力、圣洁美丽。这些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特征,贴切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巴赫的品格及其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独特命运和恒久魅力,让我们感受到巴赫内向、安静的性格,生前默默无闻、死时悄然离去的生平和他极高的音乐成就,滋养后世的艺术影响力。文中对“小溪”的意象做了多方阐释,对巴赫及其音乐进行深入的感悟和分析,两条线索齐头并进,有机交融,从而引领读者走向巴赫的精神世界,走向巴赫的音乐圣殿。二、二者并不矛盾,说巴赫是“大海”是指巴赫音乐所取得的成就的伟大。而说巴赫是“小溪”贴切,则形象地说明了巴赫地性格和他的音乐的独特魅力。两者

9、的指向不同,因此并不矛盾。三略14课阿房宫赋:一、从以下几方面描写:一写建筑精良,二写美女众多,三写珍宝富足。阿房宫的特点: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繁富。“赋”的华美在本文中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写建筑,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是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工笔细绘,浓墨重彩; 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 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置,视若瓦砾。这样描写用墨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的华美特色。 二、文章最后议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

10、后人也。”笔锋直指当时的统治者。杜牧作阿房宫赋就是为了告诫唐王朝,要“爱人(民)”,不要挥霍无度,劳民伤财,否则就要重蹈秦王朝的覆辙。最后的议论体现了杜牧“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的勇气和胆量。 三、1、(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 骊山北,名作状;西,名作状2、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 龙 名词作动词3、不是雨后天晴怎么出现了彩虹 虹,名词作动词4、乘辇车来到秦国 辇,名词作状语5、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 鼎、玉,名词作状语; 铛、石,名词作动词6、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头 金、珠,名词作状语;块、砾,名词作动词7、灭亡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 族,灭族,名词作动词8、秦朝以后

11、的人(指晚唐统治者)哀叹它却不把它的灭亡当作一面镜子 鉴,以为鉴,名词的意动用法 15课 黄州快哉亭记一、 近观、远眺的风景能使人快,眺望古迹、缅怀历史亦能使人快,故作者用“快哉”命名此亭。 (划出有“快”字的句子从略)“快”的含意“内心坦然,不以物伤性,自放山水之间,穷耳目之胜以自适,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和人生态度。二、 课文引用楚襄王问宋玉关于风的故事的作用是:推出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与不遇之变的结论,说明苏轼之所以命亭为“快哉”的真正用意。张梦得的人生态度“不以谪为患”而“自放山水之间”,从而“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是作者所赞扬的人生态度。他以此自勉,同时隐含对其兄的慰勉之情,亦即本文的

12、中心思想。 作者先引用楚襄王问宋玉关于风的故事,以此为正面议论的起笔,然后又深追一步,做反常的推论:“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文章从而推出新的结论:“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这个论断是对常人感觉的否定,又是对张梦得这位非常人的肯定。 文章本可以到此歇笔,但作者反推一层,“不然”二字之后,他说山深林密,清风振动,明月高悬,这是一般骚人思士临境悲伤之地,哪还能看到什么“快哉”呢?这使建亭主人的“快哉”之情,明显地区别于一般迁客骚人,从而使其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作者最赞赏的人生态度是:“自放山水之间”,“

13、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三、1、波流浸灌 浸灌:浸、灌都有“注”的意思。此处指水势浩大。2、风云开阖 开阖:开启与闭合。 3、变化倏忽 倏忽:顷刻之间,指时间短。 4、皆可指数 指数:一一指点。5、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睥睨: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 6、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会计:征收钱谷、管理财物行政等事务。 自放:自适,放情。放:纵。四、1、白天船只在亭子前面忽隐忽现,夜间鱼龙在亭子下面的江中悲声号叫。(介词结构后置)2、这就是称亭子为“快哉”的原因。(判断句)3、假使他内心不畅快,那么到哪里会不忧愁?(宾语前置)4、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不能承受因而悲伤憔悴的景色,哪里

14、能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判断句) 16课 项脊轩志一、“多可喜,亦多可悲”一语在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可喜之事:轩中读书、偃仰啸歌;夫妻恩爱,情深意厚可悲之事:家庭解体,混乱衰败;老妪忆母,触景伤怀;祖母持笏,望孙成龙;扄牖而居,足音辨人;爱妻早逝,室坏不修;亡妻所植批杷,已亭亭如盖。表达了作者对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之情。二、作者幼年丧母,有关母亲的许多事情难免不甚了了,所以要借老奶妈之口道出。作者抓住这一细节:“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就在这似乎是随口而出的一两句问话里,那种时刻以儿女的饥饱寒暖为念的慈母心肠,即宛然如见。 回忆祖母,所叙事情与作者直接有关,因此更加富有情节性。其中一共有三个镜头:先是祖母来到轩中,看到作者埋头苦读,说了一句貌似戏谑、实为夸誉的话,活脱是老祖母对孙子的又疼又爱的口吻。临去时,一面亲手关门,一面喃喃自语,忧喜交半的预测孙子将来也许能功成名就,重振家声。过了不一会,又把她自己祖父当年上朝用的手板(笏)拿来赠给作者,作为对于他的期待与鼓励。这一系列的言语、动作(细节),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一位望孙成龙的老祖母的认真与急切心理,使作者深为感动,想起来就会“长号不自禁”。作者和妻子相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感情却很深厚。文中说到结婚以后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