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919651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 高中地理新课标研读体会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以往老教材相比,教学内容、构造、教学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以下特点。 一、新教材的特点: 教材设计生动,图文并茂;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增加了地理学科开展的新内容;增加了地理研究性课题;同时,新教材对局部知识内容作了调整,把一些较深、较复杂的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有重复的知识删除了。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 1、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承受者。上课老师讲学生听,甚至是老师讲答案,学生背答案。新教材下的地理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

2、地理知识,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和正确的地理思维。所以,在教学中,一是要重视“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弄清事物开展的来龙去脉。二是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等,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合作、体验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 2、由课程的传递者变为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 过去,教师的任务是教学。教材、教参、教案成为教学的主导,教师作为传递者,受制于它。现在,老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意识。教材只是呈现一定的内容和

3、信息以供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材料,并不完全等同于学习内容,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 3、由教书匠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师生涯中,许多教师只顾埋头教书,是名符其实的教书匠。新教材的使用,教学中的问题多、变得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姿态进展自我反思,对问题进展探讨和总结,逐渐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形成教育教学的策略。教师的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 三、地理教学中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1、注重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本着“关注学生开展,实现教学目标”的原那么,积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也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等)。需

4、要注意的是,新课程并不是完全抛弃讲授法,这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精彩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学习期待值;教师缜密的分析论证,有助于学生严密思维的形成,准确把握学习要点;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活泼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如问题讨论、情境设计、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网络学习都可以运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教学应表达,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法改革与学法开展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开展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手

5、段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研究学科之间的关系、章节之间的关系,尝试“愉快教育”的新方法,探索既减负又高效的新路子。课外可以让学生研究,调查,甚至考察,课堂上可以讨论、辩论,学生之间可以单独研究,可以集体协作。 2、了解学生的地理学情。 地理现实就是每个学生所接触的客观世界中的地理规律以及有关这些规律的地理知识构造。如:地理课讲些什么内容,地理教科书的构造,怎样学好地理这门课程等。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地理这门学科研究的问题既有全球性的、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但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以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对于某一主题学生目前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知道多少,急

6、需了解什么,学生目前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可以了解,教师能做些什么、怎么做等等,教师在授课前要清楚,从教学程序上讲应该叫教学需要分析,从学生学习角度讲可以叫学情吧。 3、建构学生提供良好的地理体系。 所谓地理知识构造,是指根本统一的地理观点,或者是一般的、根本的地理事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的根本观点、根本概念、根本地理事物间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醒地与理的概念是不断开展的观点,通过知识内容小结掌握知识、了解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总结所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并通过教学较为完整地向学生展示知识间局部与整体、纵向与横向、正向与逆向的网络构造。 4、合作探究,积极

7、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提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开展意识、协作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增强。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可采取了“分工合作交流展示”四大步骤,全班根据学习需要分成假设干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承当不同的任务,组员分头资料,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形本钱小组的观点并制成表格、文档、小报、幻灯片等形式,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小组成果。 5、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新课堂。 现代多媒体及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在支持学生进展研讨探究学习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所到达的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较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在课

8、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最深刻影响就是,它提高了学生、分析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并依据学校的条件来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新课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开展有用的地理”,已经成为当代地理教育的重要理念。基于此,新课程注重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密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来帮助他们养成求真务实的科

9、学态度。 我们已经意识到,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过多地强调了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体验。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水平结合起来。 五、压力和困惑: 地理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有创意地教学,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给教师再创造留下足够的空间。有时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上网、找资料;现在的课堂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局部学生的根底差,往往影响课堂的效果。( )此外,开展小组辨论、讨论时,课堂纪律易于控制;野外观察还要考虑学生的平安问题而难于开展等。 作为新教师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推进是一个渐进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去总结与学习,但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勤于探索,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跨越开展与学生的全面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