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放飞蜻蜓10.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919571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 放飞蜻蜓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 放飞蜻蜓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 放飞蜻蜓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 放飞蜻蜓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放飞蜻蜓10.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识目标: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进行感悟。复习本课10个生字,归纳出像一闪一闪这样ABAB的词语,像各种各样ABAC的词语以及像成千上万这样带数字的成语。3情感目标: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课前准

2、备】关于蜻蜓的图文PPT课件以及“让爱传出去的手语视频”【教学过程】第21课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1谜语导入,引出蜻蜓,激发学生对蜻蜓的喜爱。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首先然后最后这样的词语进行概括为后面练习写句子打下铺垫。3根据主要内容来设计问题:陶先生是怎样跟孩子们谈蜻蜓的?你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学习(26)自然段1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2通过阅读,你感觉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相机引导说明:陶行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1)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慈

3、爱”“抚摸”感受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读好第二自然段,模拟好陶先生说话的语气。(2) 引导学生抓住“拉着”“坐着”谈感受。(3) 陶先生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4) 引导学生抓住“想了一下”“七嘴八舌”“抢着说”这此词语,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练习读好孩子们的话。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评议。(二)学习(710)自然段1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吃什么,还谈到了些什么?归纳:蜻蜓的尾巴和眼睛。2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对蜻蜓的尾巴、眼睛有了哪些了解?指导他们了解眼睛、尾巴的特点和作用。教师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

4、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位,还能看见在千米外飞行的同类。3在这一部分中,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陶先生对孩子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的? (1) 用商量的口吻说。(2) 把蜻蜓还给翠贞。他让孩子们保护蜻蜓,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引导理解陶先生以身作则,充满爱心。(3) 取过蜻蜓,高高举起。(4) 小心地翻过去。(三)整体感悟,角色朗读1、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2、练习用首先然后最后讲述自己的一些劳动过程。3、总结本课采用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写作方法。(四)启发小结1、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教师点评)2、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同学们翠贞她们放飞的不仅仅是蜻蜓,她们放飞的是真情,是爱心,是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让我们插上爱的翅膀和蜻蜓一起飞翔吧!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2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写一则小广告。3学生口述,教师出示相关内容,进行演示修改。四、课后延伸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五、【板书设计】21放飞蜻蜓捉食物谆谆教导谈尾巴眼睛循循善诱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