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919504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

2、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费马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 . . .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验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

3、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於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 ? 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後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 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

4、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 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 + 9 。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 6 + 6 。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後证明了5 + 7 , 4 + 9 , 3 + 15 和2 + 366 。 1938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 + 5 。 1940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 4 + 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

5、1 + 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 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 + 4 。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後证明了 3 + 3 和 2 + 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 + 5 ,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最终会由谁攻克 1 + 1 这个难题呢?现在还没法预测。 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无数数学家为了攻克这一难关进行了许多努力

6、,甚至是为之奋斗终生。虽然哥德巴赫猜想现在尚未被解决;但是,在这250余年来的解题过程中却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数学方法,这为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从这个角度来看,哥德巴赫猜想的实际意义已经远远超过证明一个数学命题的本身了费马大定理,又被称为“费马最后的定理”,由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它断言当整数n 2时,关于x, y, z的方程 xn + yn = zn 没有正整数解。被提出后,历经三百多年的历史,最终在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 四色定理是一个著名的数学定理。它指出,如果将平面分成一些邻接的区域,那么可以用不多于四种颜色来给这些区域染色,使得每两个邻接区域染的颜色都不一

7、样。另一个通俗的说法是:每个(无飞地的)地图都可以用不多于四种颜色来染色,而且没有两个邻接的区域颜色相同。被称为邻接的两个区域是指它们有一段公共的边界,而不仅仅是一个公共的交点。例如右图左下角的四色圆盘中,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是邻接的区域,而黄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则不是临界区域。尽管四色定理最初提出是和地图染色工作有关,但四色定理本身对地图着色工作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据凯尼斯梅在一篇文章中所言:“(实际中)用四种颜色着色的地图是不多见的,而且这些地图往往最少只需要三种颜色来染色。制图学和地图制图史相关的书籍也没有四色定理的记载。”一些简单的地图只需要三种颜色就够了,但有时候第四种颜色也是必须的。比如说

8、当一个区域被三个区域包围,而这三个区域又两两相邻时,就得用四种颜色才行了。“是否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为所有地图染色”的问题最早是由一位英国制图员在1852年提出的,被称为“四色问题”。人们发现,要证明宽松一点的“五色定理”(即“只用五种颜色就能为所有地图染色”)很容易,但四色问题却出人意料地异常困难。曾经有许多人发表了四色问题的证明或反例,但都被证实是错误的。1977年,数学家凯尼斯阿佩尔(英语:Kenneth Appel)和沃夫冈哈肯(英语:Wolfgang Haken)借助电子计算机首次得到了一个完全的证明,四色问题也终于成为了四色定理。这是首个主要由计算机证明的定理。这个证明一开始并不为许多

9、数学家接受,因为不少人认为这个证明无法用人手直接验证。尽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学界对计算机辅助证明更能接受,但仍有数学家对四色定理的证明存疑。1736年29岁的欧拉向圣彼得堡科学院递交了哥尼斯堡的七座桥的论文,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开创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图论与几何拓扑。也由此展开了数学史上的新进程。问题提出后,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纷纷进行试验,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未能解决。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欧拉定理”。 七桥问题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

10、m18世纪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拉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有关图论研究的热点问题。18世纪初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有一条河穿过,河上有两个小岛,有七座桥把两个岛与河岸联系起来(如左图上)。有个人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步行者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一次走完七座桥,最后回到出发点后来大数学家欧拉把它转化成一个几何问题(如左图下)一笔画问题。他不仅解决了此问题,且给出了连通图可以一笔画的重

11、要条件是它们是连通的,且奇顶点(通过此点弧的条数是奇数)的个数为0或2.编辑本段推断方法当Euler在1736年访问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时,他发现当地的市民正从事一项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动。Konigsberg城中有一条名叫Pregel的河流横经其中,这项有趣的消遣活动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过所有七座桥的散步,每座桥只能经过一次而且起点与终点必须是同一地点。Euler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 著名数学家欧拉。后来推论出此种走法是不可能的。他的论点是这样的,除了起点以外,每一次当一个人由一座桥进入一块陆地(或点)

12、时,他(或她)同时也由另一座桥离开此点。所以每行经一点时,计算两座桥(或线),从起点离开的线与最后回到始点的线亦计算两座桥,因此每一个陆地与其他陆地连接的桥数必为偶数。七桥所成之图形中,没有一点含有偶数条数,因此上述的任务无法完成.欧拉的这个考虑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它正表明了数学家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特之处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合适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这并不需要运用多么深奥的理论,但想到这一点,却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接下来,欧拉运用图中的一笔画定理为判断准则,很快地就判断出要一次不重复走遍哥尼斯堡的7座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多少年来,人们费脑费力寻找的那种不重复的路

13、线,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曾难住了那么多人的问题,竟是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编辑本段最终成果问题提出后,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纷纷进行试验,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未能解决。而利用普通数学知识,每座桥均走一次,那这七座桥所有的走法一共有5040种,而这么多情况,要一一试验,这将会是很大的工作量。但怎么才能找到成功走过每座桥而不重复的路线呢?因而形成了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1735年,有几名大学生写信给当时正在俄罗斯的彼得斯堡科学院任职的天才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解决这一问题。欧拉在亲自观察了哥尼斯堡七桥后,认真思考走法,但始终没能成功,于是他怀疑七桥问题是不是原本就无解呢?1736年,在经过一

14、年的研究之后,29岁的欧拉提交了哥尼斯堡七桥的论文,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开创了数学新一分支-图论。在论文中,欧拉将七桥问题抽象出来,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并由此得到了如图一样的几何图形。 若我们分别用A、B、C、D四个点表示为哥尼斯堡的四个区域。这样著名的“七桥问题”便转化为是否能够用一笔不重复的画出过此七条线的问题了。若可以画出来,则图形中必有终点和起点,并且起点和终点应该是同一点,由于对称性可知由B或C为起点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若假设以A为起点和终点,则必有一离开线和对应的进入线,若我们定义进入A的线的条数为入度,离开线的条数为出度,与A有关的线的条数为A

15、的度,则A的出度和入度是相等的,即A的度应该为偶数。即要使得从A出发有解则A的度数应该为偶数,而实际上A的度数是5为奇数,于是可知从A出发是无解的。同时若从B或D出发,由于B、D的度数分别是3、3,都是奇数,即以之为起点都是无解的。有上述理由可知,对于所抽象出的数学问题是无解的,即“七桥问题”也是无解的。由此我们得到:欧拉回路关系由此我们可知要使得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 图形必须是连通的。2. 途中的“奇点”个数是0或2。我们也可以依此来检验图形是不是可一笔画出。回头也可以由此来判断“七桥问题”,4个点全是奇点,可知图不能“一笔画出”,也就是不存在不重复地通过所有七桥。欧拉的这个考虑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它正表明了数学家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特之处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合适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这并不需要运用多么深奥的理论,但想到这一点,却是解决难题的关键。七桥问题1736年,欧拉在交给彼得堡科学院的哥尼斯堡7座桥的论文 加里宁格勒地理报 告中,阐述了他的解题方法。他的巧解,为后来的数学新分支拓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 欧拉定理。对于一个连通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