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限时集训1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550916416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限时集训1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限时集训1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限时集训1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限时集训1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通史限时集训12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史限时集训(十二)(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这一状况()A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D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18世纪后期英国对美洲输出商品增加,给英国带来丰厚利润,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故选C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中期,材料所述时间是在18世纪后期,排除A项;材料说英国对欧输出减少,对美洲输出增加

2、,不能看出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2(2019洛阳一模)19世纪的英国为中下层阶级提供呼吸场所逐渐成为社会改革家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城市蔓延或“房屋进军”的威逼下,凝聚保护力量的环境组织应时而生,此后,在其领导下开启了大规模的“城市之肺”保护与建设活动。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城市污染严重B议会改革成效显著C阶级矛盾尖锐D市民意识迅速兴起A材料“在其领导下开启了大规模的城市之肺保护与建设活动”体现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故选A项;议会改革的主体是工业资产阶级而非中下层阶级,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阶级矛盾,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环境污染而非市民意识,排

3、除D项。3有历史学家认为,近500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3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3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主要表现在()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CA、B两项所述均非英国开创,排除;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他们追求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故C项正确;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是美国,故D项错误。419世纪70年代末,英国人发明了托马斯吉尔克里斯特炼

4、钢法,随后在欧洲大陆被广泛采用,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企业家才用它替代了传统的炼钢技术;自动纺织机也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但将其第一次投入大规模商业生产的却是美国的德雷珀父子公司。这些现象说明英国()A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B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C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D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A英国人的发明经过很长时间才被应用,甚至被外国首先应用,说明英国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不注重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故A项正确;英国开展了两次工业革命,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对技术发明的态度,无法体现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英国是否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排除D项。5(20

5、19许昌二模)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但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岁至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B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C当时社会矛盾的缓和D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A19世纪以前的精英教育到20世纪初的大众教育,说明社会发展对人民教育提出了要求,这符合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故选A项;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接受教育的范围扩大,不是社会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根据材料中国家建立“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岁至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可知,这一结果是政府行为,排除D项

6、。6(2019泸州一模)下表是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统计的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它反映了()国家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中国32.833.329.819.712.56.2印度24.519.717.68.62.81.7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57.214.723.6A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B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产量逐渐减少C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D19世纪初中国制造业水平世界领先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7501830年间中国占比最大,印度其次;18601880年间英国占比最大,原因是第

7、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独占鳌头;1900年美国后来居上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A项。7(2019安庆二模)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等。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A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利B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C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D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C根据材料“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可知,当时

8、法国女性在大革命期间对社会的贡献促成了其政治地位提高,故选C项。8(2019江门一模)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见()A周边列强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B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C德国力图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D只有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B通过题干中“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知其外交政策是根据国家利益而变化,从而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故选B项;通过所学知识

9、可知,在1871年德国已经完成了统一,排除A项;一战开始于1914年,在德国完成统一之后,其主要任务是稳定政治和发展经济,不是积极备战,排除C项;国际和平的实现需要多种因素,仅仅依靠均衡态势是不够的,排除D项。9(2019泸州一模)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B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C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D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

1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故选D项。10(2019株洲一模)有学者指出:巴黎公社的许多革命措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它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它未能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关系。材料意在说明巴黎公社()A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B爆发具有一定的偶然性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是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A通过题干中“(巴黎公社)未能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关系”,说明其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故选A项;题干着重探讨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其爆发的原因,排除B项;题干没有论及

11、巴黎公社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不是社会主义政权,排除D项。11(2019蚌埠一模)1847年英国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出版,女主人公简爱出身低微,但她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义,质疑男性的权利,追求平等。该小说()A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剖析B关注妇女解放的社会现实问题C宣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D对工业革命影响缺乏理性反思B根据材料“1847年英国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出版,女主人公简爱出身低微,但她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义,质疑男性的权利,追求平等”可知,该小说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妇女解放,故选B项;这一时期的文学还未达到对资本

12、主义进行制度批判的高度,排除A项;男女权利并不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思想,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排除D项。12(2019南通一模)1914年,德国作家亨利希曼发表了小说臣仆,主人公赫斯林是小工厂老板的儿子,自小就欺软怕硬,崇拜权力和金钱。作品描写赫斯林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的情景最能体现他的性格;同时,他在工厂、家庭的表现又俨然是一个暴君。该作品()A揭示了专制主义的弊端B批判德国封建制度的落后C抨击了贫富悬殊的现象D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A“作品描写赫斯林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的情景最能体现他的性格;同时,他在工厂、家庭的表现又俨然是一个暴君”体现君主凌驾于一切之上,专横残暴,

13、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这是专制主义的弊端,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的农业在15世纪下半期出现圈地运动,至17世纪初期,圈地50万英亩。随着羊毛价格的上涨,小块土地逐步向资本主义大农场、牧场转变,据业内统计:16世纪英国农场面积已占全部耕地的58%。与此同时,分散在一般农户手里的土地,面目也大大改变了。到16世纪英国农业已经实现商品化,市场机制开始激励着农业生产规模、品种和产量,并使农业革命较早发生。1560年左右出现的诺福克轮作制为标志,英国开始农业革命,至19世纪英国成为欧洲劳

14、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潘迎化机遇、挑战、对策与兴败:近代初期英国、荷兰、法国国际竞争兴败原因之探索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农业成为政府关注比较多的经济部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农政机关明显增多,职责细化和分工明确。就省级农政机关而言,1927年6月,河南省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将原北洋政府的省实业厅改为建设厅,建设厅还下设一些具有科研性质的农业机构。8月,各县实业局亦改为建设局,农、林、蚕、棉、水利等涉农事务归建设局管理。1932年,县政府直属部门改局设科后,重新订立了农场、苗圃管理办法。 同年12月,遵照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的各省农业机关整理办法纲要设立农业推广所和种子繁殖场;1934年9月,国民政府

15、财政部与河南省合作成立了整理水道改良土壤委员会。还有农村合作委员会从事农业生产的督导和推广,在合作委员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河南省农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摘编自黄正林制度创新、技术变革与农业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农业初步近代化发展的原因。(13分)解析:第(1)问求答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可以迁移所学知识中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如劳动力、资金、市场、技术、资源等要素,把材料和所学知识建立联系;第(2)问求答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农业近代化初步发展的原因,可以从农业发展的要素,包括政策、技术、资金等,把材料和所学知识建立联系。答案:(1)圈地运动引起社会对农业的需求增长,农业不断吸引工商业的投资,发展了与工业相关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收益,这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