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550913051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9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单元教学设计(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本单元学习的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内容,“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会根据图形特征对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分类。”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堂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运算技能,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

2、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前后知识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角的认识和分类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 本单元内容: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梯形的认识等腰梯形 后续学习内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圆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二、单元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的总目标是: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形的高(高在三角形内),以及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2.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

3、过程中,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纯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判题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认识等腰梯形,能运用所学知迟解释一些生适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3.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等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内容分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认

4、识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四年级上册教科书里建立了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本单元教学以这些知识经验为基础,相对系统地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主要是这些图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们的底和高等内容。随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形成,学生会增加许多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空间观念会得到明显的发展,还能为以后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作必要的准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纯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

5、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边上的高。教学难点是: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能正确地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求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时,出现错误的情况较多,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分割三角形。处理这一问题主要是要注意分析多边形内角与边数的对应关系,在画图时要准确表达出题意。学生在探究中,要培养推理意识,提高代数能力,要借助于直观图,提高代数计算的能力。四、课时安排1.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认识2.第二课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3.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4.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分类5.第五课时:等腰三

6、角形和等边三角形6.第六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7.第七课时:认识梯形8.第八课时:多边形的内角和第七单元 第1课时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课 题三角形的认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 7 单 元第 1 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 课 教 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2.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重点难点1.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2. 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学

7、情分析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学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特点。核心素养通过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引“探究”小明用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摆成了一个三角形。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二、知识链接构“联系”1. 提问: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2. 学生独立思考。有的交通标志是三角形的。三角翼

8、的支架是三角形的。3. 总结: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4. 提出质疑:你知道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新知探究习“方法”任务一:初步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和测量,初步认识三角形。【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和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课件出示例1图。1. 画一个三角形。(1)引导:同学们,你们画一个三角形。(2)学生自行画三角形。(3)提问:你们画出的这些三角形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它们都叫做三角形呢?仔细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4)讲解:三角形有3条边,3

9、个角。三角形的 3条边都是线段。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5)提问:三角形各部分都叫什么名称呢?(6)课件出示三角形的边、角、点。(7)学生在小组里与同学互相指一指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任务二:三角形的特点根据三角形的构成,学画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初步感受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无法构成三角形。】1. 学习三角形的特点。(1)引导: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任意连接三个点画三角形。(3)总结:不在一线上的三点可以画一个三角形。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不能画一个三角形。 任务三:认识三角

10、形的底和高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习画三角形已知底边上的高,从而系统地认识三角形。【设计意图:通过将人字梁抽象成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了解高的特点,总结三角形中高的画法。】课件出示例2图。1. 认识人字梁的高。(1)引导:你们看,这是建筑中的常用的人字梁,从侧面看它其实就是一个三角形。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2)提示:如果要量这幅图中人字梁的高,应该量哪条线段?(3)学生观察人字梁,尝试寻找它的高。(4)讲解: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6)提问:人字梁的高和下面的这条线段有什么关系?(7)学生自行思考并交流。(8)讲解:它们互相垂直,所以我们要标上直角标记。量

11、一量,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9)引导: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2. 示范画高。(1)引导: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2)总结步骤:先确定底的位置,然后过对应顶点做底的垂线段,这条垂线段就是底边上的高。易错警示:(1)提问:三角形有几条高?(2)提示:结合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由于三角形有三条边,所以三角形有三条高。)任务四:达标练习,巩固成果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认识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

12、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达标练习活“应用”(一)课堂练习1. 哪些是三角形? (二)学以致用2.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和一个底3厘米、高5厘米的三角形。 (三)能力拓展3.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1)选两块拼一个三角形。(2)选三块拼一个三角形。(3)你还能用几块拼成一个三角形?五、作业布置拓“延伸”1. 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2.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3. 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了三角形。它有3条边、3个角、

13、3个顶点。4. 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5用3根同样长的火柴棒可以摆出1个正三角形,请用6根火柴摆出8个正三角形,怎么摆呢?试一试。6兔宝宝很聪明,答对了邮票商人的问题,商人便奖励兔宝宝一张邮票,这张邮票的图案如下,这个图形有多少条线段,多少个三角形呢?板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方法总结: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了三角形。它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任务为引领,步步紧扣,突出问题来源于情境,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分明,联系紧密。在探究

14、三角形的认识时,部分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理解得不够清楚,出现“找不出高”的频率较高。其实画高很简单,先确定底的位置,然后过对应顶点做底的垂线段,这条垂线段就是底边上的高。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关注到新教材在几何方面的重视,注意到三角形中高与底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解题前充分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每条高是对应着各条底边来的。因此,在后面进行画高的时候就水到渠成,比较容易了。再者,也对“三角形的认识”进一步渗透。第七单元 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设计课 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 7 单 元第 2 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 课 教 师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

15、间的关系。2.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重点难点1. 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2. 掌握快速判断三边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方法:若较短两条边长的和大于最长边,则可以组成三角形。学情分析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学习借助小棒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引“探究”在格子图里画一个三角形。并说一说三角形的特点。二、 知识链接构“联系”1. 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