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与电磁感应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90999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与电磁感应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磁与电磁感应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磁与电磁感应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磁与电磁感应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磁与电磁感应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与电磁感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与电磁感应(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磁与电磁感应【课题名称 】 5.1 磁的基本概念【课时安排 】1 课时( 45 分钟) 【教学目标 】1理解磁体、磁极与磁场的基本概念。 2会判断载流长直导体与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 3掌握右手螺旋定则,了解其在项目技术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 重点:判断载流长直导体与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教学难点 】难点:右手螺旋定则【关键点 】 掌握右手螺旋定则 【教学 方法】多媒体演示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磁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视频或多媒体演示电磁起重机在起吊钢铁的场景, 并设置问题情景: 电磁起 重机上没有吊钩, 却

2、能吊起成吨的钢铁, 这是什么原因呢?进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磁 的基本概念。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 1: 磁的基本概念 教师活动:教师可展示磁铁实物,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之间有磁 场,磁场可用磁感线来描述等内容。学生活动:学生可每人或两人一组准备一个磁铁,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并结合磁 铁实物体学习磁极、磁场和磁感线的相关知识。知识点: 1磁体。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2磁极。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任何磁铁都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用S表示;一个叫北极,用 N表示。3磁场与磁感线。利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绘磁场,即在磁场中画出一系

3、列曲线,曲 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教学环节 2:电流的磁效应教师活动 1: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明白奥斯特利用电产生磁场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活动 1:学生可根据展示的实验,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认真分析并理解奥斯特实验。教师活动 2:教师可直观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展示通电直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讲解并示范右手螺旋定则。学生活动 2:学生可根据展示的实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 电直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方向。教师活动 3:教师可直观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展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讲解并示范右手螺旋定则。学生活动 3:学生可根据展

4、示的实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 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的方向。知识点: 1载流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方向可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右手握住导线并把拇 指伸开,用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2通电螺线管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也可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 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 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螺线管内部 磁感线的方向。三、课堂小结1磁的基本概念。2右手螺旋定则。四、课堂练习 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 1、2、3 题五、课后作业“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 5.1 【课题名称 】 5.2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课时安排 】

5、1 课时( 45 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项目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教学重点 】 重点: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 】 难点: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关键点 】 磁通在项目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 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大小磁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现场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小电磁铁吸引力比较的场景,并设置问题情境:巨大的电磁铁能吸起成万吨的钢铁,而小的磁铁只能吸起小铁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进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6、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磁通的物理概念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小电磁铁吸引力比较的场景,讲解磁场不仅有方 向,而且有强弱,让学生明白磁通的物理概念,并介绍磁通在项目技术中的应用。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学习、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项目 技术中的应用。知识点:磁通:通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面积上的磁感线的总数,叫做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 简称磁通,用字母 表示。教学环节2: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明白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 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学习磁感应强度、磁

7、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 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点:1.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磁通,叫做磁感应强度,也称为磁通 密度,用字母B表示。磁感应强度与磁通的关系:B-S2磁导率。磁导率就是一个用来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任一物质的磁导率与真空磁导率 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用 Jr表示。铁磁性物质的 Jr远远 大于1。3.磁场强度。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度等于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与媒介质的磁导率-的比B值,用字母H表示。即H = o三、课堂小结1. 磁通的物理概念。2. 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四、课堂练习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 1、2题五、课后作业“学习

8、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 5.2【课题名称 】 5.3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课时安排 】1 课时( 45 分钟)【教学目标 】 1了解磁化现象,能识读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 2了解磁滞损耗产生的原因及降低损耗的方法。3了解常用铁磁材料。【教学重点 】 重点:铁磁性物质的特性及其在项目技术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难点: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概念的理解 【关键点 】了解铁磁性物质的特点【教学 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铁磁性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或实物演示软铁棒磁化实验,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9、, 并解 释现象原因。进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铁磁性物质的磁化。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 1:认识磁化现象,识读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教师活动 1: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软铁棒磁化实验, 讲解铁磁性物质具有被磁化的特 性。学生活动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结合课本学习、理解磁化现象。教师活动 2: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讲解各种曲 线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识读。学生活动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结合课本学习、理解各种曲线的含义,并学 会正确识读知识点: 1磁化:本来不具磁性的物质,因为受到磁场的作用而具有了磁性的现象叫该物质被 磁化。 只有铁磁性

10、物质才能被磁化, 而非铁磁性物质是不能被磁化的。 只有铁磁性物质才能 被磁化。2. 磁化曲线:磁性物质的 B随H而变化的曲线叫做磁化曲线,又叫做B H曲线。3 磁滞回线:从铁磁性物质整个磁化过程看,B的变化总是落后于 H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磁滞现象。 经过多次循环, 可以得到一个封闭的对称于原点的闭合曲线, 叫做磁滞回 线。4基本磁化曲线:在反复交变磁场中,可相应得到一系列大小不一的磁滞回线,连接 各点对称的磁滞回线的顶点,得到的一条曲线叫做基本磁化曲线教学环节 2:磁滞损耗产生的原因及降低损耗的方法 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磁滞回线,引导学生明白磁滞损耗产生的原因及降 低损耗的方法。学

11、生活动:学生可根据展示的曲线,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磁滞损耗产生的原因及 降低损耗的方法。知识点: 磁滞损耗:铁磁性物质的反复交变磁化,会损耗一定的能量,这是因为在交变磁化时, 磁畴要来回翻转,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能量损耗,这种损耗叫做磁滞损耗。提示: 磁滞损耗在交流电机一类设备中是不希望的。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狭窄,其磁滞损耗 相对较小。硅钢片因此而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继电器等设备中。教学环节 3:常用铁磁性材料 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三类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引导学生明白铁磁性材 料的分类,以及不同铁磁性材料的特性。学生活动:学生可根据展示的各种磁滞回线,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铁磁

12、性材料可 以分成硬磁材料、软磁材料和矩磁材料。三、课堂小结1磁化现象,识读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 2磁滞损耗产生的原因及降低损耗的方法。3常用铁磁性材料。四、课堂练习 再次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各种概念。五、课后作业“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 5.3【课题名称 】 5.4 磁路的基本概念【课时安排 】1 课时( 45 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磁路和磁动势的概念,了解主磁通和漏磁通的概念。 2了解磁阻的概念,了解影响磁阻的因素。3了解充磁和消磁的概念,了解其在项目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重点:磁路的基本概念;充磁和消磁在项目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难点:磁路的基本概念【关

13、键点】电生磁【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教具资源】多媒体课件、变压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硅钢片中形成的磁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磁路的结构与组成,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从问题中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一一磁路。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磁路与磁动势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硅钢片中形成的磁路,讲解磁路、磁动势的基本概 念。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结合课本学习、理解磁路、磁动势的基本 概念。知识点:1 磁路:磁通经过的闭合路径。2 磁动势:把通过线圈的电流和线圈匝数的乘积教学环节2:磁阻教师活动:教师可结合用多媒体展示的硅钢片中形成的磁路,

14、讲解磁阻的概念以及影 响磁阻的因素。学生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结合课本学习、认识磁阻的基本概念。知识点:1 磁阻:表示磁通通过磁路时所受到的阻碍作用,用符号Rm表示。2 影响磁阻的因素:磁路中磁阻的大小与磁路的长度I成正比,与磁路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组成磁路的材料的性质有关,写成公式为Rm -AS教学环节3:充磁与消磁教师活动:教师可例举充磁和消磁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明白充磁、消磁的概念 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充磁和消磁的应用。三、课堂小结1. 磁路和磁动势的概念。2磁阻的概念,影响磁阻的因素。3. 充磁和消磁的概念。四、课堂练习再次认

15、真阅读教材理解各种概念。五、课后作业“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 5.4【课题名称 】 5.5 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课时安排 】1 课时( 45 分钟)【教学目标 】1理解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 2会应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力方向。 3了解计算电磁力大小的公式。【教学重点 】重点:磁场对通电直导体作用力方向的判断【教学难点 】难点:左手定则【关键点 】左手定则【教学 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直流电源、蹄形磁铁、导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展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实验, 并结合多媒体演示,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 并设置问题情境,从问题中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 1:电磁力与电磁力方向的判断教师活动 1:教师可实物演示或通过多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