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50908944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文明靠大家!作为市民,我们应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废弃塑料瓶、书报纸应投入印有下列哪种标识的垃圾箱( )ABCDA.AB.BC.CD.D2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以下四种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饭B.牛奶C.豆油D.蔬菜3金属材料顶级期刊Acta材料刊登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度钼合金。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钼原子的中子数是42C.钼元素的符号为D.钼合金比钼

2、硬度大、强度高4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水多用可节约水资源B.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D.在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5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量取浓硫酸B.稀释浓硫酸C.制取氢气D.干燥氢气6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下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B.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喷水灭火的原

3、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7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是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甲烷中碳元素转化成碳单质,用于制造高级炭黑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碳酸二甲酯是一种重要绿色化学试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二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B.碳酸二甲酯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C.碳酸二甲酯属于有机物D.碳酸二甲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9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C.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D.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10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11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下图为配制氯化钠杀菌液的过程,结合表格“在不同温度

5、时的溶解度”信息,下列有关分析正确( )温度/010203040608090100氯化钠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338.439.039.8A.图1中搅拌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B.图2中溶液为20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C.图2中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杀菌效果D.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b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D.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二、科普阅读题1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

6、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中含有,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鼠可用于核能发电,鼠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可用于化学储氢。(1)写出电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_。(2)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氟原子的是_(填序号)。(3)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从微观角度解释)。(4)化合物中质量比,则x=_。(5)下列有关氢能

7、的说法正确的是_。A.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C.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三、填空题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用D装置收集氧气有下列操作步骤: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填编号)。(2)制取二氧化碳时,要获得平稳气流,最佳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气体集满的方法是_.(3)常温下,将干燥纯

8、净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F,可以得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是_(已知:常温下,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15某化工厂以硫酸钙为原料制备硫酸铵,其工艺流程如图(已知:极易溶于水)。(1)流程中“煅烧”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2)根据该流程中获得硫酸铵晶体的方法,可判断硫酸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填“较大”或“较小”)。(3)为了获得硫酸铵,需要依次向浊液中通入和,先通入的目的是_.(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四、实验题16为完成“研究钢铁防护的方法”的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查得资料:钢铁膜化处理是钢铁防护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在钢铁表面形成致

9、密、均匀的保护膜。检验膜的抗腐蚀性能要做“滴铜实验”,即往钢铁表面滴加含硫酸铜的腐蚀剂,60s后钢铁表面才出现红色物质,表明抗腐蚀性能达标,且越迟出现红色物质的越好。请和小组同学就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某种膜化剂开展研究。任务一:验证膜的抗腐蚀性能【实验1】将有膜化和未膜化的薄钢片分别进行滴铜实验,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1)出现红色物质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其原因是_。任务二:探究膜化条件对膜层外观的影响【实验2】其他条件相同时,将薄钢片放入pH=3、不同温度的膜化剂中浸泡20min,观察钢片表面形成的膜层外观。结果如下

10、:温度50607080膜层外观粗糙致密、均匀致密、均匀粗糙【实验3】已知时,膜化剂不稳定。其他条件相同时,将薄钢片放入60、不同pH的膜化剂中浸泡20min,观察钢片表面形成的膜层外观。结果如下:pH1.52.02.53.0膜层外观易脱落粗糙致密、均匀致密、均匀(3)实验3的目的是_。(4)根据实验2、实验3的结果,膜层外观符合要求的温度、pH的范围依次为_、_。任务三:确定抗腐蚀性能较好的膜化条件【实验4】依次选取实验2、实验3膜层外观符合要求的钢片进行对比实验,分别确定适宜的温度、pH。(5)实验4中,确定适宜温度的实验方案是_。(6)反思上述实践活动,提出一个关于钢铁膜化处理可进一步探究

11、的问题_。五、计算题17实验室里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样品,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成分初判:取少量样品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滴加两滴无色酚酞溶液,有_现象出现,证明药品部分变质。(2)抽样测定:称取12.4g样品放入质量为100g的锥形瓶中,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红色消失,反应结束时电子秤示数如图。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废弃塑料瓶、书本、报纸均可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物。2答案:B解析: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A错误;B、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B错误;C、豆油中富含油脂,故C错误;D、

12、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A、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钼原子的中子数是95-42=53,错误;C、钼元素的符号为,错误;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钼合金比钼硬度大、强度高,正确。故选D。4答案:B解析:A、一水多用可节约水资源,故A正确;B、冰是固态的水,水与冰块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故B错误;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故C正确;D、在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故D正确。故选B。5答案:D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量筒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

13、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图中实验,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6答案:C解析:A、由自动感温喷淋头的工作原理可知,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说法正确;B、分子间存在着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D、由题干信

14、息可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说法正确。故选:C。7答案:A解析:A、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甲烷的一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A说法错误;B、由题意可知,以液态金属锡为媒介,助力甲烷裂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高效制氢,金属锡作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B说法正确C、由物质的转化和性质可知,甲烷中碳元素转化成碳单质,用于制造高级炭黑,故B说法正确;D、由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图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说法正确。故选:A。8答案:C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B、碳酸二甲酯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碳酸二甲酯分子是由3+6+3=12个原子构成的,错误;C、碳酸二甲酯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D、碳酸二甲酯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16):(163)=6:1:8,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错误。故选C。9答案:A解析:图1实验中两支试管内的酚酞溶液均不变色,所以图1实验不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A错误;图2实验中75热水提供的热量能使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不能使铜片上的红磷燃烧,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