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门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90503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事部门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事部门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事部门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事部门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事部门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事部门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事部门考试试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事部门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省联社下发的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试行)和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辞职,其程序大致为:( )A填写辞职申请表所在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人事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联社领导签署意见办理工作交接工资结算解除劳动合同证明B填写辞职申请表人事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联社领导签署意见办理工作交接工资结算解除劳动合同证明C填写辞职申请表所在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人事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联社领导签署意见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办理工作交接工资结算D填写辞职申请表人事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所在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联社领导签署意见办理工作交接工资结算解除劳动合同证明2、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

2、律法规,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四个月 B三个月 C二个月 D一个月3、根据省联社下发的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试行)和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其程序大致为:( )A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人事部门负责人审核将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书面通知工会人事部门交联(合)社领导班子讨论决定人事部门发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被解除劳动者签收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办理工作交接及相关手续B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人事部门负责人审核联(合)社领导班子讨论决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书面通知工会转

3、交至人事部门发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被解除劳动者签收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办理工作交接及相关手续C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人事部门负责人审核联(合)社领导班子讨论决定转交至人事部门发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被解除劳动者签收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办理工作交接及相关手续D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书面通知工会人事部门负责人审核联(合)社领导班子讨论决定转交至人事部门发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被解除劳动者签收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办理工作交接及相关手续4、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

4、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 以上三个“ ”内的答案依次为( )。A一个月、二个月、六个月 B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C一个月、二个月、一年 D二个月、三个月、六个月5、根据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定岗定编管理暂行规定,某联社营业部存款规模为245736215.32元人民币,该营业部最大限度可配编( )人。A 12 B13 C14 D156、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 ),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A八十 B七十 C六十 D五十7、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年。A一

5、B二 C三 D四8、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民主推荐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A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B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C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进行个别谈话填写推荐票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D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填写推荐票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

6、计,综合分析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9、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 )采用书面形式。A必须 B应当 C可以 D必需10、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提前 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以上两个“ ”内的答案依次为( )。A三十日 三日 B三日 三日C十五日 十日 D一个月 三日11、跟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 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

7、) 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 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以上三个“ ”内的答案依次为( )。A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 B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C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D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12、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 )。A劳动者本人 B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8、C工会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13、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 )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A一 B一个半 C二 D三14、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 )年。A十 B十一 C十二 D十五15、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 )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A十 B十五 C

9、二十 D三十16、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 )年备查。A一 B二 C三 D四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负举证责任。A劳动者 B法院 C用人单位 D仲裁庭18、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 )支持。A必须 B应予 C予以 D必需19、根据海南省农村信用社

10、定岗定编管理暂行规定,假设某联社有一个营业部,存款规模为245736215.32元人民币;七个信用社,存款规模分别为154736215.32元人民币、145736215.32元人民币、54736215.32元人民币、84736215.32元人民币、104736215.32元人民币、64736215.32元人民币、94736215.32元人民币;二路护卫;该联社非机关人员编制不得超过( )人。A 84 B85 C92 D7320、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

11、,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十 B十五 C二十 D三十21、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建立考察文书档案。已经提拔任职的,( )归入本人档案。A考察材料 B考察文书档案 C选票 D谈话记录22、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告知劳动者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劳动者的名单自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 )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A 10 B 15 C 5 D 723、根据省联社下发的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试行),辞职手续办理完毕后,辞职者即与用人单位脱离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亦不受理在( )个月内提出的复职要求。

12、A 1 B 2 C 3 D 624、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二年 B一年 C六个月 D三个月25、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自( )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A用工 B签订劳动合同 C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D实习转正26、跟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一年 B五年 C十年 D十五年27、根据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定岗定编管理暂行规定,某基层信用社存款规模为154736215.32元人民币,该信用社最大限度可配编( )人。A 8 B9 C10 D1128、根据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定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