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讨论.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90467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讨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讨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讨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讨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讨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讨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讨论弋阳逸夫小学 郑葵阳在数学课中,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能吸引学生参与,激发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主动开放地学习。低年级数学课如何进行讨论,我谈几点体会,就教于各位同仁。一、激励学生敢说由于低年级上课好动,爱说话,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才能开展此项活动。学生想说、敢说是实施讨论教学的前提,只有激发想说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想说、敢说的心理取向,并付诸于行动。1诱发学生“说”的欲望数学课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数学教学要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魅力,增强知识的情感色彩,通过故事化

2、、情节化、具体化的实例,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并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活动,提供大量信息刺激,引发学生对身边于数学有关的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例如: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就有这样的题目,现在有足够的1角、2角和5角的钱,请你拿出1元钱,有几种不同的拿法?老师可以激励学生说:“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最简便?”这样一说学生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促使大脑在情感的驱动下去想象、去思考,急切想说出来。2培养想“说”的胆量学生想说,还要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和胆量。作为教师应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要有爱学生的真挚感情去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能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念。比如教师一走进教室,就面带

3、微笑,精神饱满,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递给学生安全、情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要我说”到“我要说”的情感转化。例如我们在教低年级数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类型题目:根据题目的内容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问题一出,许多学生都蠢蠢欲动,想说又怕说不好,于是刚举好的手又悄悄地放下,老师这时心理明白学生缺乏是自信和勇气,这时应该面带微笑鼓励每一个学生说:“看看谁真棒!哪个聪明的脑袋会开花?”这样一激励一只只小手又举起来。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营造一种师生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才能得到激活,学生才敢于表现,乐于表现。可见这样良好的课堂

4、氛围是实施讨论教学的土壤和阳光。 二、引导学生会说 学生敢说只是前提,讨论的基础还在于学生会不会说,只有学生会说,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讨论式教学顺利进行。 1。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说 有目的地说是学生进行讨论的首要条件,学生只有目的明确。表述清楚,才能减少心理压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为探入开展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讨论题时,必须以观察、操作、调查等实践活动为依据,既要明确具体,又要抓住重点,言简意赅。这样,学生讨论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说得准确,说到“点子上”。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就爱师给每个4人小组发三张长度相等的纸条,让学生在每张纸上标识出1/2、2/4、3

5、/6来。操作感知后,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四个分数相等吗?为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设计,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抓住问题的关键,寻找说的依据,从而在讨论时清楚地表达。2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由于低年级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时说的句子不够通顺或具体,甚至前后矛盾,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有条理地说是学生进行讨论的必要条件,学生叙述时有条理,讨论时才会驱动思维,培养逻辑能力;才会吸引他人并使他人认真听取自己的意见,使讨论 落到实处。因此,讨论问题设计必须符合儿童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问题之间必须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促使形式的逻辑思维得到培养。这样才能使形式讨论时有

6、步骤地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新判断,形成新思维。三、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交际,学会合作。已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当前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折不断。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大都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得以完成。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有效地促进自己在集体中认识自己,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例如:我上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有

7、多种方法算出得数,那种方法最好?学生们讨论地异常热烈,一个个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再小组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得出自己最方便方法。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兴趣、爱好得到互相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总之,应用讨论一定要恰到好处地把握时机,诱发学生的积极性,一般在学生意见不一致、理解知识有困难、挖掘深度遇到障碍时,都是进行讨论的好时机。讨论前,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每一个学生紧紧围绕讨论题进行思考或操作,为后面的讨论作好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讨论时要分工明确,并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有序的讨论,教师要巡查观察,认真倾听,对讨论进行及时调控,使讨论发挥它的最佳效果,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