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

上传人:Sup****ng 文档编号:550903626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 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译文 古文德者三则原文及翻译 作者EMAIL:xxxxai2 对话古典江西省临川二中艾军平 德者三则 宋右之【1】河目海口【2】,风度端凝,学殖【3】尤渊博。讷于言,然每议国家大事,侃侃【4】独摅【5】所见。屡邀特允【6】。清军之平滇黔蜀粤也,俘获妇女无数,皆隶【7】旗下,驱之北行。公抗疏【8】言妇女何辜,宜听收赎【9】。一时得赎者约数千人,如离釜镬【10】,民咸德【11】之。 【注释】 【1】宋右之:顺治进士,文华殿大学士。【2】河目海口:长眼睛大

2、嘴巴。【3】学殖:学业的进步。【4】侃侃:从容不迫的样子。【5】摅:表示,发表。【6】屡邀特允:屡次请求都得到皇上的准许。【7】隶:隶属,属于。【8】抗疏:臣子对君命和廷议表示异议和抵制。【9】收赎:收用和赎买。【10】釜镬(fhu):锅。【11】德:感激。 【译文】 宋右之长眼睛大嘴巴,风度端庄而凝重,学识精进而且渊博。(平日)不善于表达,但每当议论国家大事,能从容不迫地抒发自己独特的见解,屡次请求都得到皇上的准许。清军平定了云南、贵州、四川、广东等地,俘获了许多妇女,全都被分派隶属于八旗军营之下,驱赶她们到北方去。宋公抵制了这条圣命,说妇女有什么罪,应当听任家人收回和赎买。一时间得到赎身的

3、人约有几千人,她们都好像逃离了热锅一样。老百姓全都(对宋公)感恩戴德。 张敦复【1】忠实无畦畛【2】,外和内刚,一私不染。同官及后进,皆倾心相向。退食【3】惟手一编【4】,莳【5】花鼓琴,杂宾【6】不敢至其门。其对族党【7】乡邻,下逮臧获【8】,胥【9】得其和。虽艰险小人,无所寄怨恶。用此【10】知与不知,皆推为巨德长者。 【注释】 【1】张敦复:康熙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2】畦畛(xzhn):原指田间的界道,引申为界限、隔阂。【3】退食:本义为减膳,此引申为年老退休。【4】一编:指一本书。【5】莳(shi):栽种,种植。【6】杂宾:不三不四的客人。【7】族党:家族亲属。【8】臧获:奴婢的

4、贱称。【9】胥:都、全。【10】用此:因为这,因此。 【译文】 张敦复忠诚老实,(内心)没有隔阂,外面柔和内里刚强,不染一丝私利。与他同年出官入仕的官员及后辈为官的人,全都仰慕倾心于他。(他)年老退休后,惟一的(乐趣)是手拿一本书,还种种花弹弹琴,不三不四的客人不敢上他的门。对族人、乡邻,以至于最底层的奴婢,全都能和睦相处,即使是奸猾和阴险的小人,也没有对他抱有怨恨。因此,不管认识与不认识他的人,全都标举他为德高望重的长者。 张敬庵【1】天性朴诚,笃信【2】程朱。历官二十余年,轻驺【3】简从,不以眷随。日用菜蔬米麦,尺布寸丝,以至磨牛碾石,皆自家中运载之官【4】。治闽多德政,巡抚【5】苏州,先

5、檄【6】所属禁陈设。无锡令送惠山泉受之,后闻其以民舟运输,仍却【7】不受。治民以养为先【8】,以教为本【9】,偶遇灾祲【10】,请蠲【11】请赈【12】。广设常平义社仓【13】,所至好修建书院学舍。闽人肖【14】公像祀于鳌峰,吴人建春风亭祀公,与于清端、汤文正【15】两祠并峙。 【注释】 【1】张敬庵:康熙进士,官至礼部尚书。【2】笃信:很相信。【3】驺(zu):古时贵族官僚的骑马侍从。【4】之官:到官府。【5】巡抚:这里作动词用,出任巡抚。【6】檄:这里作动词用,发檄文。【7】却:推却,推辞。【8】先:首要的事。【9】本:基础,本源。【10】祲(jn):迷信的人称不详之气。【11】蠲(jun

6、):免税减赋。【12】赈:救济。【13】常平义社仓:地方公共储粮备荒的粮仓。【14】肖:刻,雕刻。【15】于清端、汤文正:即于成龙和汤斌。 【译文】 张敬庵天性质朴诚实,很相信程朱理学,做官二十多年,(总是)精简侍从,家眷从不跟随。日常用的菜蔬米麦,一寸丝线和一尺布,以至于磨米粉的碾石和牛,全都从自己家中运到官府。治理福建时多有德政,出任苏州巡抚时,预先发出檄文命令属下不得铺张陈设,无锡县令送上惠山的泉水,他开始接受了,后来听说这泉水是用老百姓的船运输的,就推辞不受。治理百姓以休养生息为主导,以教化为基础;偶然遇上自然灾害,就请求免税减赋,并要求救济百姓。张公又多处设置了赈灾备荒用的粮仓,所到

7、之处又喜欢修建书院学校。福建人刻了张公的肖像祭祀在鳌峰之上,而江苏人则建造了春风亭来祭祀张公,春风亭与于成龙清端工和汤斌文正公的两座祠堂并排树立在一起。 选自易宗夔新世说(李惠明译注) 【综合评述】 花贵有香,花姿优雅动人的君子兰,幽香高雅,其浓郁的香味,非常得人喜爱;人贵有德:风度端凝、正直不阿的宋右之;一私不染、廉洁修身的张敦复;质朴无华诚实可敬的张敬庵堪称典范。 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正轨,你们尽管在歧路徘徊,失足,犯错误,但是总应当做个正直的人。”“正直不阿”一直为我们所尊奉:我们尊奉“抵制了驱赶妇女到北方去的这条歧视妇女的圣命的宋右之”;我们

8、也尊奉“正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忽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司马迁;我们还尊奉不因落选而气馁,情愿“伴随着真理落选”的林肯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有言:“太阳在选择中上升,流星在选择中下沉,人生的辉煌和沉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间。”不染一丝私利的张敦复,为什么会使“同年出官入仕的官员及后辈为官的人,全都仰慕倾心于他”?为什么能让“奸猾阴险的小人也没有对他抱有怨恨”?那就是由于他“笋生瘠土仍怀节,竹揽长空更虚心”的一私不染的高尚气节;就是由于他“清廉近乎威”的廉洁修身的坚贞信念 天性质朴诚实的张敬庵,“二十多年为官精简侍从家眷从不跟随”是朴实;“预先发檄文命令属下

9、不得铺张陈设”是廉直;“无锡县令送上惠山的泉水,他开始接受了;可听说这泉水是用老百姓的船运输的,就推辞不受”这可说是是诚挚;“偶遇自然灾害就上书请求免税减赋,并要求救济百姓,还多处设置赈灾备荒用的粮仓”这可算是为民请命如此一个集多个“惟吾德馨”为一身的“馨德”之人,怎能不倍受百姓尊敬爱戴? 一位哲人说得好:没有美德就毫无真正的幸福可言。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二十八岁时两耳失聪,几乎自杀,是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他对艺术热爱的德性留住了他。他在回顾自己人生历程时,深有感触地告诫世人:“把德性教给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之外,也是

10、道德。” 请记住:生命之美在于德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和丧失使你成就幸福的德性;当你追求幸福、追求事业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陶冶你的道德情操。 2、欧阳修送方希则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原文及翻译欧阳修 原文: 庄子以绅笏为柴栅,班固以名声为缰锁。夫官位爵禄,人之所甚欲,彼岂恶之邪?盖将有感云尔。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勇过乎贲、育,毁誉不以屑,其量恬然不见于喜愠。能及是者,达人之节而大方之家! 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乎! 余自来上都,寓谒舍,穿履

11、金门者,再见春矣。会天子方向儒学,招徕俊良,开贤科,命乡举,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余虽后进晚出,而掎裳摩趺攘臂以游其间,交者固己多矣。晚方得君,倾盖道涂,一笑相乐,形忘乎外,心照乎内,虽濠粱之游不若是也。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以余辱交者,索言以为赠。 夫恢识字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希则,达人尔,可一言之。昔公孙尝退归,乡人再推,射策遂第一;更生书数十上,每闻报罢,而终为汉名臣。以希则之资材而沉冥郁堙,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徘徊而若此也?夫良工晚成者

12、器之大,后发先至者骥之良。异日垂光虹,濯发云汉,使诸儒后生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则褚囊中所畜尔,岂假予说言之哉?觞行酒半,坐者皆欲去,操觚率然,辞不逮意。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亦赋诗以为别,则祖离道旧之情备之矣,此不复云。 (选自欧阳修集,有删改) 注释:贲、育:传说中两位战国的勇士,数奇(j):命运不好。公孙:指西汉的公孙弘。更生:指西汉的刘向。沉冥郁堙:埋没湮没。褚(zh):口袋。祖离:饯别出行之人。 译文: 庄子把大带和笏板(官位)当作柴草和栅栏,班固把名声当作缰绳和锁链。官位爵禄、显耀的名声,是人们非常希望得到的,他们怎么会憎恶呢?大概只是有激发的作用罢了。因此,道德修养高的人把担任或不担任

13、官职看得很轻,行为顺应自己的心境,财物的富有、地位的高贵不能诱惑他们。所以,他们的气节正大恢弘,他们的勇气超过孟贲、夏育,别人的毁谤或赞誉都不放在心上,他们的气量宽阔泰然,欢喜或怨恨的感情不表现出来。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具有了事理通达人士的节操,从而称得上是大方之家吧! 方希则凭秀才的身份被举荐担任官职,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考中,命运不好。不被当朝所用,当然要平静地离开,顺遂自己的心意做事,推求好坏运气的征兆,看淡身外之物的去留,比那些学识渊博的君子深广,很像过去那些贤能的人啊! 我自从来到上都,寓居在旅舍,为尘俗之事奔波劳顿,已经过去两个春天了。恰好赶上皇上此时正倾心于儒学,招揽贤能优良

14、之士,广开官吏选拔之道,命令乡里举荐人才,因而各地的有才能的前往参加科举的人,成百上千。我虽然是后辈,出生较晚,但我也前搭后连挤在他们中间,兴奋地与他们交往,结交的人确实已经很多了。后来才遇到方希则,一见如故,相见甚欢,行为上不拘形迹,内心里相知默契,即使是庄子和惠子那样的交往也比不上啊!不久,方希则经由皇帝面试选拔做了中台,因被有司冤枉,而被罢免官职。那些议政的官绅们都为他痛心鸣冤,方希则襟怀正直恬淡,以至于让人无法窥探。此后几天,整顿好装束,准备好船只,飘然向东而去。因为和我是朋友,向我索要文章作为赠物。 扩大见识和器宇来放远自己的眼光,穷尽祸福依存的道理来知晓命运,这不是能给那些目光短浅

15、见闻不广的人说的。方希则是通达的人,完全可以和他谈。当初公孙弘曾经退隐归居乡里,乡里人再次推荐他,射策应试取得第一;刘向几十次上书皇帝,常常听说不被准奏,然而,最终他成为了汉代名臣。凭着方希则的禀赋学识却被埋没湮灭,难道不是上天将要让他显扬却一定(先)让他收敛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会困顿到这种地步呢?手艺高明的工匠最晚做成的是珍贵的器物,最后出发却最先到达的是马中的良骏。将来有一天像彩虹一样光芒四射,平步青云,让那些读书的年轻人仰慕都来不及,这本来就是方希则所拥有的学识和才华,难道还用借我详细来说吗?饯行的酒已经进行到一半,在座的人都要离开,我轻率贸然地写下这些文字,言辞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也分别写诗表达送别之意,那么,饯行叙旧的深情都详尽地说出来了,在这里就不再重复说了。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欧阳修送方希则序(二) 3、元史管如德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元史管如德传原文及翻译元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