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6篇】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0902740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6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6篇】 消杀的表意为消毒杀菌,现广义用于对于有害生物防制与治理,对环境及场所的清洁处理,防胜过于治!行业内是指虫害控制、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 为做好复学疫情防控工作,营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根据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改善环境,洁净校园 (一)校园环境综合整治。 返校复学后校园进行全面清理打扫,重点对教学楼、宿舍楼、行政楼、招待所、学生事务中心、门岗、主干道等人群较多区域开展卫生及消杀工作,定期对值班室、楼宇大厅、楼梯间、走道、电梯、校车、卫

2、生间等疫情高风险区域进行及时消杀和通风。及时清运校园垃圾,不堆放或囤积垃圾。 (二)保持下水管网畅通。 提前做好挖沟排水、除杂去污、疏通下水、清理化粪池等保障工作,化粪池每一个月掏一次,并做好密封工作,为即将到来的梅雨季提前做准备,避免下水管网淤积不畅通。 (三)保持校园环境卫生 1、每天全面清扫与重点清扫相结合,做到校园无死角,卫生全覆盖,保持校园全天清洁、卫生、美观 2、教学楼公共部分卫生每天清理并消毒(含教室),并有记录。 3、定期清理房屋明沟、绿化带、马路上的纸屑果皮及其他垃圾。 4、严格控制蚊蝇的滋生地,以免传播疾病。 5、校园绿化带定期剪枝,并将废枝及时清理。 二、通风消毒,严格规

3、范 (一)消毒通风重点场所:教学楼、宿舍、行政楼、事务中心、图书馆以及其他各楼宇。 (二)消毒通风周期:公共区域每天开展通风消毒工作,其他区域以复学前每5天消毒、封闭、开门窗通风为一个周期,学生返校复学后每7天一个周期,确保环境卫生全方位覆盖,不留死角。 (三)消毒具体要求 1、消毒范围:室内地面、阳台、卫生间及各个卫生死角。(如果同学有其它的消毒要求,可以通知工作人员,消毒时多加注意。) 2、所有参加消毒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顺利完成消毒工作。 3、消毒水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消毒时进出宿舍必须两人以上,消毒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时要爱护同学们的物品

4、,消毒要仔细认真,喷洒到位。 4、工作人员消毒前,应确保所有门窗是关闭的,使消毒水作用发挥到最大,消毒后,可能会有残留消毒水的气味48小时后开窗通风。 (四)消毒通风管理的具体要求 1、每栋宿舍楼由楼长负责,每次消毒都要有详细记录并签字。 2、楼宇管理中心对每次消毒后的楼栋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结果公布存档。 第二篇: 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第一初级中学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1、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

5、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实践证明,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记录。 4、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 5、楼道、厕所、备课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两次进行。 6、班级每星期一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二、个人卫生要求: 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 3、保持居住房间的通风换气。 4、避免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来往,如要接触,应做好个人

6、防护措施(戴口罩),尽量缩短接触时间,不要直接面对,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 5、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 第三篇: 学校消毒消杀培训方案 学校消杀预警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下发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秋冬季防控指南和自治区党委陈全国书记建立预警机制的要求,根据和田地区消杀专班工作方案,和田地区教育系统消杀预警工作方案,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常态化对学校各场所消杀,确保学校各场所的安全无疫情。 二、成立领导小组 我校成立消杀预警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XXX 党支部书记

7、、校长 副组长:XXX 副校长 成 员:XXX 总务主任 XXX 后勤办公室干部 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xxxx小学后勤办公室,联络员宋琪,负责统筹指导xxxxxx小学消杀工作。各分校按照此方案,成立本学校消杀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任务 (一)常态化对学校各种场所进行环境消杀监测 1.消杀区域主要包括教室、值班室、宿舍、办公室、厕所、食堂、会议室、图书馆、校车等场所。 2.消杀频次。由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消杀批次、频次。在当前阶段,必须7天消杀一次,时间固定在每周二。 (二)对复学的场所进行环境消杀监测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时,依据疫情防控指挥部制

8、定详细计划,对即将复学的分校提前进行环境消杀和检测。 四、工作措施 (一)组建消杀队伍 各分校成立消杀专班,学校一名领导担任专班长;按照每1000人设组员2名的比例,配备消杀专班人员,固定专班人员,实名制上报教育局安全办。 (二)开展消杀培训 按照地区工作方案,从9月1日至9月20日开展为期20天的消杀专项培训,培训工作采取集中讲学和个人自学方式进行;各分校建立消杀专班工作方案,培训工作分为三个阶段,9月1日至9月5日为线上培训(9月2日已完成),9月6日至9月15日请县卫健委和疾控部门线下指导培训,9月16日至9月20日为强化培训。 (三)建立机制 1.建立结果反馈、报告机制。各分校将所消杀

9、样本,及时送核酸检测机构,指定专人联系,第一时间掌握检测结果,如检测出现异常,各学校必须在结果已出30分钟内向消杀专班反馈,由消杀专班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县市和部门管控异常样本消杀点和人、物,避免疫情扩散。 2.建立日报告周研判月排名通报机制。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杀专班及地区教育系统消杀专班反馈意见,我校消杀预警工作专班领导小组组长每周组织一次分析研判,对消杀工作开展情况、样本质量、保存、转运、个人防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排查工作漏洞和风险,进行查漏补缺,确保消杀效果,做好质量控制。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物品要全面进行消杀效果评价;对各分校消杀工

10、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促指导,每月进行排名通报。 3.建立分级负责机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负责推进辖区内外环境消杀检测工作有序、稳步进行。xxxx小学消杀专班每日进行日报告,每周星期六上午11:00时前给县教育局消杀专班上报一次分析总结,供专班及时掌握情况,并向县教育局汇总报告。 五、操作规范 (一)常用消毒液配置和使用 目前我们学校常用的消毒剂有: 1、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主要用于耐腐蚀物品和环境表面的消毒,主要有次氯酸钙类,俗称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5%-32%,用干粉消毒或上清液消毒。次氯酸钠类,一般产品有效氯含量4%-7%,最常见的是84消毒液。三氯异氰尿酸类

11、,成品一般为泡腾消毒片,每片有效氯500mg,能在水中溶解。 2、过氧乙酸:又名过醋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光谱、高效、快速杀菌作用。一般成品有效含量在15%以上,可用于空气、耐腐蚀物品和环境表面的的消毒,使用浓度一般为0.1%-0.5%。具体使用方法根据产品说明书。 3、醇类消毒剂: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依据产品说明书。 (二)常用的消毒剂使用方法 1、浸泡: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将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作用至规定时间。一般用于耐湿器械、玻璃器皿、餐饮具、生活用品及衣物等对象的消毒。 2、喷雾:将消毒剂用自来水稀释成使用浓度,使用

12、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器对空间进行消毒操作,药液雾滴大多在15-20m,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开窗通风。 3、擦拭:擦拭消毒是指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使用浓度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一般用于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环境等光滑表面的消毒。使用剂量:根据产品说明书及被消毒物品的性质确定。 4、喷洒:喷洒消毒是指使用洒水桶、喷壶、常量喷雾器等工具装载化学消毒剂溶液以雾状或飞沫状喷射散落,在短时间内将待消毒对象浸润,达到消毒效果。雾滴多在100m以上。适用于大面积环境表面的和地面、墙面等的消毒。 (三)消毒剂浓度配制 1、用“84”消毒液(含有效氯5%)配制使用浓度消毒液 (1)作用

13、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10kg清水加“84液”100ml。 2、作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按1片含氯消毒片加1kg清水。 (四)预防性消毒 1、室内空气:尽量采取自然通风或安装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方式,保持室内的通风换气,以确保空气流通、卫生。每日开窗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天气晴朗时可一直开窗通风)。对于密闭且人流量大的场所,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一般每日至少1次,应在无人的条件下,对密闭室内采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做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 2、室内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正常情况下环境表面以清洁卫生为主,消毒为辅;在疾病流行

14、季节可进行时采用化学消毒剂擦拭法或普通喷雾法消毒。 (1)擦拭法:门窗把手、桌椅表面及其他设施表面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2)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浓度为250-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喷洒的量以表面湿润,消毒剂不流为宜。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地面的清洁与消毒:无明显污染时,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或喷洒消毒,喷洒量以消毒液不流为宜,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当受到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消毒,消毒后保持地面干燥。 (4)卫生间的水池及地面每天擦拭消毒不少于2次。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5)洁具的消毒:抹布与拖布每次用完,先清洗干净后,然后再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干净,干燥备用。 (五)消毒流程 1、在出发前,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