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90254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和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和反思西塘桥镇中心小学 范伟忠一、 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认识磁铁能吸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一样,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2、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使他们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3、 培养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乐于与同伴协作的科学探究精神。二、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获取直接经验。在学生对磁铁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一块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这一问题寻找不同的实验方法。三、

2、 教学难点:每一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四、 教时安排:1课时五、 课前准备:1、 观察演示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饼形磁铁等。2、 分组实验用:磁铁、铜钥匙、铁瓶盖、回形针、大头针、小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纸片、棉线等。3、 小组探究用:铁架台、小钢珠等。六、 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1、游戏:钓鱼比赛 (板书:磁铁)2、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我们在什么地方见过磁铁?哪些物品上有磁铁?)3、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各种磁铁取个名字。4、你对磁铁有什么想了解的?(二)、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2、交流实验结果并讨论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

3、料做成的?实验中我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三)、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1、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选择一种实验方案,探究磁铁的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能用数据来描述磁铁磁性的强弱。2、归纳:原来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四)、课外延伸。1、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极,每种磁铁都有二个磁极吗?2、怎样找到饼形磁铁、环形磁铁的磁极?3、如果有人不小心把一块磁铁碎断了,磁极会有变化吗?课后反思: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磁铁的磁性”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从交流“

4、我知道的磁铁”开始导入,引导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磁铁的磁性这一最基本的性质的认识。然后通过交流在观察中的发现和产生的问题,引发出后续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逐步加深和扩大学生对磁铁、磁现象的认识,并最终指向综合运用。纵观这堂课的教学,小结如下: 一、成功的方面1、 教学目标定位正确。这堂课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对磁铁进行观察,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想办法探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整节课下来虽然目标达成度不是最理想,但是,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 ,提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问题,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实验,

5、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2、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并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在学生对磁铁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同一问题寻找不同的实验方法。3、 教学设计比较合理。 四年级学生差不多都玩过磁铁,对磁铁、磁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课前安排钓鱼游戏和说说“我知道的磁铁”就是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磁铁的兴趣。这样既把教材的活动一作为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又减少了一个环节,增加了学生探究的时间

6、。4、 能够把握教材思路。 活动一:我知道的磁铁目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对磁铁的认识和经验,交流已获得的对磁铁的认识。活动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讨论能被磁铁吸引住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不能被吸引的物体又是什么材料做的,引导学生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做的,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学生在实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时,可能会发现磁铁的其它一些现象(在一定距离时能把铁吸过来,隔着物体能吸铁,两端磁性强),可让学生自由交流,引导过渡到下一个活动。活动三: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重点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来设计这个实验(看回形针吸得的多少;看距离的远近;教材上的两

7、种办法)。能用数量来描述磁铁磁性的强弱。二、感到的不足1、教材处理不够大胆,使学生动手探究的时间受到限制。 要使学生比较充分地进行探究,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仍考虑环节之间的过渡,花去了不少时间。由于是在县向阳小学开课,更是小心翼翼,也不敢尝试大环节教学。2、教学思想的转变还不够到位,学生的探究还比较肤浅。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运用方法进行探究也是重要的。在“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这一问题时,我虽引导学生想出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但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却不尽人意。那么,在这两者之间肯定要教师做些什么,或者说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或引导。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

8、行为,要学生在观察、实验、合作中学会探究并要持之以恒,这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深入探究。3、高估学生。原以为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科学课的洗礼,已经养成比较良好的探究习惯。但是在探究过程中,有些学生是在真正探究(解决问题),还有些学生却在玩(把回形针连成串、争抢磁铁等);小组里没有学生去认真填表格;交流探讨的氛围不浓。4、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渗透较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让我们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