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社会学有什么用——林也夫.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900673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社会学有什么用——林也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读社会学有什么用——林也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读社会学有什么用——林也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读社会学有什么用——林也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读社会学有什么用——林也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社会学有什么用——林也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社会学有什么用——林也夫.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社会学有什么用郑也夫 走进本科同学的教室,和大家对话,非常高兴。说过这句话后,特别别扭,觉得这句话大概不能令同学们信服。这学期刚开始,可能上节课老师的开场白也是:非常高兴来给同学们上课。下节课老师也许还是这么说,成了一句套话。我想说,我不是在说套话,但怎么论证这是我的真实想法?还真是个挑战。大家先听听我的论证。德国有一个大社会学家叫卡尔曼海姆。曼海姆概括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别时说,传统社会的特征是确信,准确地说,传统社会的精神领域里的特征是确信。而近现代社会的特征是怀疑精神的崛起,人们不像过去那么确信了。不是说近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再确信他的父辈曾经确信的某种学说、某种思想、某个信念,而是说,

2、干脆,确信这样一个特征从我们的精神领地当中日益衰减。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们滋长了很重的怀疑精神。那么怀疑精神给怀疑者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就是使怀疑者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悬置的状态,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其实这个滋味不算太好受。但无可奈何,我们很难再像父辈那样,执著地确信某种东西了。我们觉得一个个学说怎么多少都有点毛病呢。我们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状态。曼海姆接着说,多数人在青春期精神处于狂飙期,他不愿意领受父辈告诉他的很多道理。他要去发问,他问这事情怎么这样啊?怎么如此不公道?如此荒诞?但是这些疑问使少年的内心变得很不安定。曼海姆说,这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特征。当青春期度过以后,当他们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

3、作以后,他们就走出了那个悬置的状态。可能成了一个白领,过循规蹈矩的生活,思想不再像以前那么疯狂,那么好怀疑。那一段岁月对他们有什么用呢?那段精神狂飙期,拓宽了他们认知的视野。那段精神上不安分的岁月,帮助他们吸收了很多异质性的知识营养,对他们一生好处莫大。但多数人一生只悬置这一段时间。只有少数人,很稀少的人,终生精神上处于悬置状态。这一小撮人是怪物,我们称之为“知识分子”。很不幸,鄙人就是这一小撮怪物中的一员。终生处于这样一种悬置状态,很难踏实地依附在某个观念之上,和它结成一体,终身不渝。那么对于我们这样的人,生活的最佳地点在哪儿?最好的社区在哪儿?就在这里。为什么?我们置身在社会的任何其它角落

4、,人家会说我们有病:这事和你利益不相干,你这么兴奋干什么?你关心这些事情做甚?对于我们,只有此地才是最好的场所。为什么呢?因为,在座的诸位精神上同样处于悬置状态。上天赋予你们这段时期,不太容易相信,愿意重新思考一下事情。我们是一些怪物,终生这样。我们把我们的一生放这里,跟你们的一个时段相契合。你们走了,你们日后变得越来越安分。又来了一拨儿不安分的新生。这样,一个不安分的老少年跟一群不安分的少年凑到一块儿了。你们成了我的保护带,在这儿我不会遭到耻笑,被怀疑有精神病:怎么大老不小了,总关心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在这里不会,偶尔还能赢得一些掌声,实在令我们亢奋不已。同学们根据学历的不同、年龄的不同,分

5、为三段: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为什么说今天特别高兴呢?博硕们,随年龄的增长,城府越来越深,童言无忌在他们身上消磨得越来越厉害,求知的天真也贬值得很厉害。现在从教委到我校都在提倡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像我这样的人不用提倡,我高兴来上课。我非常理解国外那些大牌教授为什么特别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你们身上带着一种天赋,这段年龄求知欲最旺盛,最富怀疑精神,这段年龄最没有禁区,还没学会客套。以上是我的开场白。我高兴的缘由可能和别的老师不完全一样,我为自己做了一个特别的论证。为什么要讲这门课?打听了一下,我们系没有这门课。而我在人大讲过这门课。我认为这门课非常之必要。我觉得大学,特别是文科的大学,主要教同学们三

6、样东西:读书,思考,写作。我们还要学习搞社会调查。但是不管任何院系,这三件事大约是最大的三件事。这三样东西当然有各自的独立性。但是应该说,论文的写作是最综合的。也就是说,论文水准的高下实际上也能够折射出你的书读得怎么样,有没有深度,有没有独到的地方。换句话说,如果把写论文抓好了,其他两项也会提高的。反过来说呢,如果书读得不好,书读得不多,思考得不深入,那论文也写不好的。一、喜欢和有用首先讲这样一对概念。喜欢和有用。喜欢和有用是不同的,为什么可以放在一块儿说,是因为喜欢和有用和一件东西结合到一起了。什么东西?喜欢和有用往往可以成为某种行为的动力。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学习?可能是因为你喜欢;也可能是你

7、觉得它对你找个饭碗有用,这是小而言之。大而言之,你觉得学这个东西可以经世济民,你有很大的抱负。喜欢和有用实际上差别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一个人特别喜欢干一件事情的话,会变得很盲目,有用没用这事也要干,有用没用这书我也要读。一个特别喜欢的人绝对不管这事是有用没用的。电视台的记者们在采访中常会问人家: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件事?这话不通,不能这么问,喜欢是没有为什么的。就像我问你:听说你挺喜欢吃苹果的,为什么喜欢吃苹果?我怎么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苹果?我身不由己。对不对啊?我就是爱吃苹果,没办法啊。就像你问一个小伙子说,你怎么老爱看人家漂亮姑娘啊。为什么?我怎么知道为什么?痴迷一件事情,是没有为什么

8、可问的。相反,你怎么样得到苹果,你怎样源源不断地拥有苹果?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问的。而至于为什么喜欢,说不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根本把握不了我自己。喜欢了某一种行动,喜欢了某本书,痴迷于某项手艺,这样的人都容易陷入一个盲点,就是不打听有没有用。小孩就愿意踢足球,踢足球有什么用?不知道,那太理性了,没想到这个事。当你给他编织出一番道理说,有这个用处,你编织得不见得对。你说健身,他踢球当中骨折了。你看敝人这副样子,小时候我就愿意上跑道和人家去拼。遭遇困难时期,却练中长跑,成了年级冠军。实际上那时候还没吃饱饭呢,锻炼身体还不如不练呢。不练能比现在个大一些,能比现在身体更好一些。有些事你不是为了有用。大人

9、告诉你有什么什么用,胡说八道,当事者做这件事不是因为有用,是因为喜好。其实最愿意执着地追问的人,或者是不喜欢的人,或者局外人。局外人很冷静。咱们学社会学干什么呀?那我首先要跟你说的是,这件事如果有用,但是你不喜欢,对你不合适。我说的有用既包括经世济民,又包括日后可以成为你的饭碗。假设学这个挺容易,日后还挺赚钱,但你仔细想想,如果你不喜欢,我劝你如果还有别的出路,去找一个你喜欢的,把那个作为你的饭碗,你做起来很愉快,也就容易做出点样子来。相反,说起来还挺有用,可是想来想去还是不喜欢,能不干尽量不干。换句话说,喜欢才能做好,不喜欢就转业吧,有业可转,别在这儿委屈了。喜欢还可不可以问有用没用呢?当然

10、可以。不能说盲目就好。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明白学。老盲目行吗?不行。你再喜欢,也可以理论理论这件事有没有用。还是不喜欢的人帮助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二、社会学有什么用下面谈一谈社会学有什么用。毫无疑问,在座的各位日后会分流,一批人日后会以社会学为饭碗,另一批人日后告别社会学。这两种人是什么样的比例呢?依学校的不同而有别。水准比较低一点的学校,可能学社会学的大批学生以后不会做社会学研究,会到政府机关、媒体、企业,等等,五花八门。相反比较优秀的院校里面,社会学系的学生日后从事专业社会学研究的人的比重比较大。大到多少呢?我不知道。搞清我校从办社会学系以来,各届本科生、硕士生的流向,多少人干社会学

11、,多少人不干社会学了,不干社会学里面还有分流。其实除了社会学以外,别的学科一样,学这玩意不见得干这玩意。这些都是尚未搞清楚的基础事实。绝对值得做一个调查,做一篇论文的。这是一个小话题,关于选题的一个小话题。我想说,学习社会学是在学习一种思考方式,分析问题的方法。我前面说过,曼海姆说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确信,近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怀疑精神,而且这个基本特征越来越突出。不确信了,和传统社会告别了。为什么传统社会发育出了这样一种特征?因为那个社会是个静态的社会,变迁很小。在一个变迁很小的社会里面,父辈的经验大致上说可以指导你的生活,因为你所生活的社会和你的父辈生活的社会没什么大的变化,没什么大的差别

12、。就像一台戏,戏词不变,演员越老戏词越熟。戏词老变,老演员就没什么优势可言。有句俗语早就走入学术界了,经济学家特别爱说:“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放在传统社会里面正确的程度更大一些,放在近现代社会里面,就不再是这么回事了。我们在阳光底下越来越遭遇到一些新事,真的是太新鲜了,比如说同性恋可以结婚。同性恋也不是什么阳光底下的新鲜事,以前就有。有人说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是过去没有同性恋可以结婚的吧?可能再过不久就克隆出我们的兄弟姐妹来了。这是新鲜事吧?绝对是。所以呢,传统社会中父辈的一些教导不能完全地指导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不得不对他们的教导产生怀疑,不是他们的教导错了,而是社会变了。剧变的社会

13、导致人们思想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社会学捕捉和认识这种变化,强化了一个概念叫反思。反思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为什么要反思呢?现代社会为什么不能牢记一些教条,在其指导下去生活呢?因为父辈的很多教条指导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而我们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知道该怎么走。那么怎么办呢?我们不得不往前迈三步回头张望一下,再盘算盘算,乃至坐下来讨论讨论:走对了没走对?这就是反思。反思是因为没有现成道路可走了。要是有现成道路可走,不要反思的,反思干什么?也没有太多可讨论的。有太多可讨论的是因为有疑问,社会剧变造成了太大的疑问,这些疑问从祖宗的书里找不到解答。所以现代社会的剧

14、变产生了反思,产生了讨论。我写过一篇杂文“为争论辩护驳王蒙 不争论的智慧”。我这个杂文写出来以后,好多老朋友,很久不联系了,打过电话来,说写得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这篇文章读读。说到根本,这个社会没有一个定论告诉我们前面路该怎么走。我们不得不张望、徘徊、议论,乃至争吵。 社会学是一门帮助我们解释周围的事情的学问。马克思说过一句名言:哲学家的任务是解释世界,我们的任务是改造世界。这句名言,且不说后一半,后一半是马克思的一种雄心和抱负,其实前一半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哲学家的任务是解释世界,社会学家的工作同样是解释世界,解释这个社会。古典时期,哲学是万流归宗的,包打天下的。哲学家通通都是百科全书式的学

15、者。但是到了近代,学科划分越来越细。我们社会学家特别要解释一些社会问题。而像思维这些东西,就已经不是我们的专长,可能是哲学家、心理学家的事情了。脑子里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观念的人,特别明白建设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他们不大明白解释有什么用处?我不是说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社会学有什么用处吗?我说社会学的一个用处就是解释这个社会。解释这个社会有什么用啊?你要说解释有什么用,你应该先了解人类精神世界的特征。我要告诉你,人是需要对周围这些事情进行解释的。人要是对周围的事情丝毫不做出解释,会神经分裂的。耸人听闻吧,不至于神经分裂吧?差别只是程度,一点解释都不要是不可能的。你绝对要求很多解释,这些解释能够使外

16、部社会在你的脑子里有了秩序,不再是混沌。外部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际关系,如果在你的脑子里是一个混沌,你非精神分裂不可。你一定要做出一定的解释。如果这个人有哲学家的癖好,他需要的解释太多了。而那些和哲学距离非常遥远的人,非常务实的人也不是一点解释不要。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需要解释。我们去医院看病,大夫用听诊器,试表,化验,然后再写方子开药,拿药之前,你多半还要问大夫:我怎么了?你问什么?吃药就是了。提问不就是让大夫给解释解释吗?你听他解释干什么呀?解释能治你的病吗?解释在一定程度可以帮助你治病。因为要是没有这个解释,你不安心,你要闹个明白。你觉得弄明白了,才不枉做了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人。我这么高学历,怎么看了病以后什么都不知道就走了?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也没什么。但是不成,还很执着地问人家,甚至大夫回答后,你还问:大夫,我还没明白,那您说的那个词什么意思啊?我们说很多好大夫不知道解释对人是何等的重要,不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