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导学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90037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导学案 于文波 11月2日一、目标预设: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交流的意义。二、课前导学:(课前完成本部分)(一)知识点梳理:(填好并牢记)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 长期的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 的集中展示,也是 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 ,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

2、。2、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2)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 ,有普遍的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 和 ,即文化的世界性。(3)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个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 、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 。(4)文化是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和 ;文化又是 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

3、不可少。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 文化,又要尊重 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 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 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 ,理解 ,和睦相处,共同促进 繁荣进步。只有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 、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 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 ,维持 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 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化多样,是

4、实现 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 。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 ,共同推动了 的发展和繁荣。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和大众传媒的特点:(1)途径: 、 、 ( ,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小到 、 ,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2)大众传媒: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 、 、 、 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现代传媒的特点: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 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 、 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5、推动文化交流的

5、意义:(1)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 。另一方面,外域文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 。(2)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 。(二)观点辨析: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2、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

6、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3、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注意: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4、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意: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5、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注意:大众传媒另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6、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注意: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三)自主知识构建三、课堂检练1.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除夕、清明、端

7、午和中秋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有利于 ( ) 更好地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更好地集中表达民族感情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领略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韵味A. B. C. D.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 B. C. D.3.近年来,每当春节来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越来越多的外国领导人开始向华人“拜年”,或者亲自参加庆祝活动;一些国际组织也举办迎春活动。这表明 (

8、)A.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B.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4.人们一提到中国,就想起长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这表明长城、金字塔( )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 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义 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5.下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秦始皇陵兵马桶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敦煌莫高窟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A. B. C. D.6.“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7.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

9、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8.“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8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节日。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10、B C D9.北京奥运会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 B. C. D. 10.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11.“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

11、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C.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12.世界上的各种文化盛典、传统节日、建筑艺术等,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由此可见 ( )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得以繁荣 不同文化的发展途径是不同的A. B. C. D.13.在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的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文化产品走到哪里就能把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说明 ( )A.各国进行文化产品贸易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 B.要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就要限制文化产品贸易C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拓的功能 D.经济是文化

12、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14.论语以言简意骇、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的解读,使更多人了解了论语。这说明 ( )A.电视文化比传统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平民化的文化C.电视传媒的出现使旧的传媒失去作用 D.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15.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16.当前,国际上诸多事例让人感到汉语的热度。中国政府提出五年在国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的目标以来,已有200多所孔子学院在数十个国家挂牌。孔子学院的相继建立 ( )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