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87573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摘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种顺应时代,顺应发展的培养模式。文章首先从学生的作图能力、看图能力、实践能力分析了目前机械制图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提出了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关键词:机械制图;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1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学生学习兴趣淡薄机械制图作为机械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独立学院学生相较普通一本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差一些。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几何知识都会比较缺乏。而教师在上这门课时往往教学形式单一,多是借助PPT讲解,学生在无法理解的同时会逐渐对

2、这门课失去兴趣。1.2学生空间想象力缺乏因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大多采用PPT讲解,讲解方式单一。课程的讲解过程都从点、线、面、体的投影来过渡讲解。对于学生来讲,在学习点、线、面的时候,部分同学是比较难理解的,反而学习体的投影时他们更能理解。说明学生在学习点、线、面投影时,空间想象力缺乏,无法很好的掌握空间立体中的点、线、面的投影。1.3学生实践能力缺乏制图是一门需要多练习,多实践的一门课程。课堂上仅仅学习制图的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时,大多学生都表现出无法胜任。特别是独立学院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因本身实践能力缺乏,无法尽快的适应社会,制图能力也会在期间显得艰难。2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的建

3、议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表现、毕业设计的表现和毕业后的工作表现反馈,文章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学生机械制图能力的教学上的建议。2.1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机械制图的教学大多以学生自己画图为主,课堂表现大多都比较安静,所以整体教学氛围就不是很活跃,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学习基本体章节时,可和学生一起做教具,从实物到图,再进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学生理解三视图。2.2结合三维实体辅助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下,结合三维软件来辅助制图教学已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选择三维软件教学,因为人的思维往往是从三维实物再到二维的,所以利用三维教学既可以增强学

4、生的软件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视图。2.3加强徒手绘图练习对于制图方面,国外比较注重徒手绘图。的确,在日常生产中,参照打印图纸加工零件,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图纸错误,此时需要有强的徒手绘图能力将图纸修改正确。徒手绘图也可以在没有电脑,没有软件时,需要马上知道物体形态时,用作示意图的画法。2.4参与各类制图竞赛一年级学生的专业教学主要以机械制图和金工实习为主,可组织学生参加cad机械制图竞赛和工程训练能力竞赛。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可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眼界,同时还能考得一些专业证书,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有很大帮助的。2.5采用双语教学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制造业已开始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中国制造业必定朝向更国际前列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首先必须熟练地掌握机械制图,同时为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国家必定会向国外输出人才或从国外引进人才,这就使得本科生不仅仅只是学习专业知识,还得开启有效的双语模式来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3结语文章从学生的上课表现,反思了教师和学生的不足,探討了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在理工类高校教育中,为培养出优秀的机械工程人才,机械制图的教学还在不断更新,不断改变,不断的适应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