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托班自理教案多篇汇总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875279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托班自理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托班自理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托班自理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托班自理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托班自理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托班自理教案多篇汇总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托班自理教案多篇汇总版(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园托班自理教案40篇正文(1)小班主题教案多种多样的鞋子含反思设计背景本班幼儿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穿脱鞋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自己穿脱鞋子的能力,不穿反鞋。2、引导幼儿知道不同季节穿不同的鞋子。3、教育幼儿不乱穿鞋,知道脱下的鞋子放回原处。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重点难点幼儿能够掌握穿鞋的方法,不穿反鞋。活动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各样的鞋;春、夏、秋、冬的图片;冬天里不穿鞋子的男孩图片美工区投放剪裁好的纸拖鞋底和鞋面、胶水。活动过程

2、一、开始部分幼儿随音乐模仿教师进入教室。二、基本部分1、出示不穿鞋的男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男孩应不应该穿鞋子,不穿鞋有什么不好;2、提问幼儿: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样的鞋子,他们都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穿的;3、出示各种各样的鞋子,提问幼儿这些鞋子都是什么时候穿的;!.快思.教案网出处!4、出示四个季节的图片,请幼儿说出四个季节的名称及特征;5、请幼儿每人拿一双鞋子,根据季节特征放在图片下方;6、提问幼儿会不会穿鞋子,并请一位说会的幼儿到前边来为小朋友们表演穿鞋子;7、教师讲解穿鞋子的方法:先认识左右,再讲解方法,请幼儿按着老师讲解的方法穿鞋子,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背景音乐)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自己

3、脚的大小穿鞋子。三、结束部分请幼儿将脱下来的另一双鞋子放回鞋架。四、延伸部分美工区活动:教师为幼儿演示做拖鞋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做拖鞋。活动反思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都非常配合老师的讲解及操作,就是有些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还需要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锻炼,我相信天长日久他们一定会学会穿鞋子的。(2)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是能干的小宝宝含反思教育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小班有生活自理能力差,常常要依赖家长、老师,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环境,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吧本身较为单调的生活能力训练活动转化成幼儿乐于参加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感受到学会自立的乐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健康教育既要

4、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学会正确穿衣服、扣扣子方法。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活动准备:每个幼儿衣服一件活动过程:开始部分:1、教师一边用缓慢的速度念儿歌,一边师范穿衣服动作。;抓领子,盖房子;(将衣服顶在头上);小老鼠出洞子;(两手伸出袖子);吱吱扭扭上房子;(由下至上扣好纽扣)。2、帮助幼儿解儿歌的含义,认识衣服的领子、袖子、纽扣等部位并知道其名称。(1);抓

5、领子、盖房子;是什么意思?(2);小老鼠;指的是什么?(3);吱吱扭扭上房子;是在干什么?3、教教师出示扣扣子衣服让幼儿们看,这些衣服都是什么样的?组织幼儿讨论后,引导幼儿回答: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教师:孩子们看得真仔细,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不过,它们的扣子都没扣,老师出示衣服,引导幼儿观察扣子及扣眼,让幼儿更进一步地了解纽扣。老师:孩子们,这些都是我们每天都要穿的衣服,你们看,衣服正面两侧各有什么?幼儿:有纽扣和小窟窿。老师:噢,孩子真聪明,知道有纽扣和小窟窿。小窟窿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扣眼。老师:纽扣和扣眼本来是一家人,可是,老师不小心把它们分开了,请幼儿们想办法帮他们重新组合在一起,

6、好吗?老师:谁愿意来帮帮它?(指名让一幼儿操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完成了操作。)教师小结:刚才这位小朋友帮老师把衣服上的扣子和扣眼重新组合在一起了,他完成的较好,不过,老师还有更好的办法要教给你们。4、演示扣扣子的方法:一手拿扣子,一手扶扣眼,由里向外掏出扣子。(1)分给幼儿每人一件衣服,让他们独立练习穿、扣纽扣,教师巡视纠正。(2)穿衣服比赛。(分组进行)老师:孩子们都学会了穿衣服,咱们来比赛一下,看谁穿得又快又好。(完成好的及时表扬,鼓励操作差的幼儿。)。5、全体幼儿学习儿歌。教师注意调动幼儿愉快的情绪,并强调个别字的准确发音。6、孩子们今天真能干,学会穿衣服、扣扣子、而且做的又快又好。活

7、动延伸:让幼儿回家练习穿衣服和扣扣子。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看到了幼儿的精彩表演,我看到了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活动,小朋友们有了自信心,还乐于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幼儿喜欢比赛,喜欢这种游戏活动,表现了幼儿浓厚的兴趣,此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的机会,还满足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念儿歌,做儿歌示范动作,还在次讲解穿衣服的方法,让幼儿学会了脱、穿衣服,扣扣子。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应该经常锻炼幼儿自理能力,因为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差,对他们多进行着方面的随机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理能力习惯。(3)小班主题教案穿袜子含反思设计背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结

8、合我班小朋友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经过近一年的培养,大部分幼儿已经掌握穿脱衣服、鞋子的方法。我班级幼儿午睡时要脱袜子,可起床时我们发现不少幼儿不会穿袜子,或穿的不整齐。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开展主题活动:穿袜子。活动目标1、根据一只袜子的色彩、图案、大小找到相应的另一只袜子。2、初步学习穿袜子的方法(袜口套进去,袜头套住脚指头,袜跟套住脚后跟),提高自理能力。3、注重及早抓起,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独立能力。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学会穿袜子的方法,提高自理能力。难点:找到袜根,会把袜根套在脚上。活动准备每人一

9、双袜子、在教室里铺上防滑垫。活动过程师幼脱鞋子、袜子进场坐在垫子上。(袜子放在鞋子里,鞋子放整齐)一、游戏导入导入语:我们光着小脚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动动动,动动脚指头;跺跺跺,跺跺脚后跟;碰碰碰,碰碰脚底板。(配乐:小脚丫儿歌)师幼互动游戏。二、复习袜子的特征。1、指示语:请你们每人找一只喜欢的袜子玩一玩。(幼儿每人拿一只袜子)2、教师提问:你的袜子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手里的袜子的特征,并区分袜口、袜跟、袜头)三、学穿袜子,提高自理能力。1、幼儿尝试穿袜子。过渡语:袜子和小脚是朋友,我们帮小脚把袜子穿上。2、根据幼儿的穿着情况讨论交流,总结正确的穿袜子方法:袜跟朝下张开口,小脚慢

10、慢往里伸,袜头抱住脚指头,袜跟抱住脚后跟,轻轻一拉穿好了。分析:幼儿尝试穿袜子时,并没有认识到脚的部位与袜子的部位的对应关系,只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尝试。当幼儿坐下来互相观察;袜子有没有与小脚亲亲热热在一起;时,发现了问题:袜根的位置在哪儿?从而发现了对应关系:袜根与脚后跟。于是我再说出儿歌,完整而系统的总结了穿袜子的方法,幼儿的印象很深刻。四、自己找袜子配对,知道一双袜子是一模一样的。1、过渡语:我们的一个小脚已经和袜子交了朋友。另外一只小脚还光着呢,请你也帮它找一个袜子做它的朋友吧。(自由寻找、配对)2、提问:你为什么要找这个袜子做小脚的朋友?交流讨论,知道一双袜子(两只)是一模样的。3、自我

11、纠正,巩固知识和经验。小结指示:一双袜子的颜色、图案、大小都应该是一模一样的。请你自己比一比,如果错了,重新去找一找、穿一穿。(自己纠正)五、简短谈话,活动结束。小结:小朋友们可真能干,学会了找袜子、穿袜子,以后穿袜子这种小事就不要麻烦妈妈、奶奶了,我们自己干,好不好?教学反思1、尝试观察比较改正,这种让幼儿自己尝试的方法比直接示范的效果要好。事先我询问过幼儿,多数幼儿认为穿袜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如果直接示范,幼儿难以产生兴趣。经过尝试、体验、比较,幼儿发现了问题:袜子不听话,袜跟不能和小脚在一起。这样就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幼儿穿好一只袜子,这时让幼儿找袜子配对,增加了活动

12、的难度,给了幼儿新的挑战,且在挑战中,幼儿又巩固了袜子的穿法。3、学穿袜子是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所以适当的要求和鼓励是非常必要的。4、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在家大多数都是父母包办代替。为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穿脱衣服、穿脱鞋子等,如果不是天气转热,幼儿脱袜子,我们也没有想到要让幼儿学会穿袜子。所以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抓住切机及时解决问题。(4)小班社会教案送玩具宝宝回家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较差,在晨间活动时不会整理活动用品,根据这一情况,特制定送玩具宝宝回家这一活动。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玩具

13、的好习惯。2、渗透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3、学习给玩具宝宝分类。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教学重点、难点给玩具宝宝正确分类活动准备各种玩具活动过程整理、活动开始:一、今天玩具宝宝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小朋友们一起欢迎它吧,咦?可是玩具宝宝的小脸蛋上怎么还有泪水?一起问问它吧,它说:55555不知道是哪个小朋友玩完我后,没把我送回家,现在我害怕极了,我想回家了!二、讨论:小朋友们和玩具宝宝做完游戏后不把玩具宝宝送回家这样对吗?提示:要爱护玩具宝宝,和玩具宝宝做好朋友。三、请小朋友们帮帮他,找一找他的家在哪里?提示:不同的玩具宝宝是住在不一样的家里,请小

14、朋友认真辨认手中的玩具,再送它回家哦!四、看呀,怎么还有一个玩具宝宝被丢在地上原来这是小狗把玩具宝宝放在这不管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小狗呢?提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和玩具宝宝做朋友,玩具宝宝才会喜欢和你一起游戏的!活动延伸:和小朋友一起听歌曲找朋友,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或玩具做朋友,体会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教学反思对这次活动反思如下:首先:玩具宝宝送回家这个活动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现象而生成的,所以更为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易懂,易掌握。活动目标设为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学习给玩具宝宝分类、渗透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个方面,在活动

15、过程中体现为,一,让幼儿相互讨论,给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情感上认同玩具宝宝的感受,让幼儿帮助它,爱它,二、活动中我选择了毛绒玩具小狗,平时这个小动物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小动物,但这次活动它所担任的角色是反面的,这样会让幼儿对小狗这样的行为更加深印象,也愿意去帮助一个做错事的好朋友。活动过程中,贝贝小朋友突然一句,小狗怎么会丢玩具呢?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如果是让其它老师演这个反而角色会更适合。也要考虑个别幼儿的个人认识。(5)小班社会教案小小手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我们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而且依赖性很强,因此往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样样事情都不愿做,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节活动课,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能力,并愿意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领大,样样事情都会做。2、喜欢跟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表演儿歌。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教学重点、难点1、小手的本领,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2、说说自己的小手会做些什么事?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