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源泉.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873091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是教育的源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是教育的源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是教育的源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爱是教育的源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爱是教育的源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是教育的源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是教育的源泉.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论文爱是生命的源泉尉氏县岗李乡中心学校 刘会玲爱是生命的源泉 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身教重于言教”,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也就证明了教师的道德素质决定了学生的素质。教师的行为,常常是学生行为的先导。教师个人道德对学生的影响,虽然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对任何一个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习效果来说,这种影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要求自己的职业品格,尽可能给学生树立一个完美的道德形象。例如我曾经目睹过的一个年级的学生,他在短短的一年的学习中,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该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数学的理解力也比较弱,时间稍一长,就跟不上进度,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戴上了“差生”的帽子,成了

2、部分教师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当然,有时也顺带将该生带到办公室“展览于众”。班主任对他的态度也是不管不问加讽刺挖苦,特殊位置也坐上了。在入学时,该生天真活泼,表现欲强,特别爱干净。现在再看该生,总是胆怯害怕的神情,与人交往时,眼睛里绝对是白多黑少。因此,学生们都在呼吁,老师给我们多一点自尊,给我们多一点关爱吧!一、为人师表,用爱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它不仅要教书育人,以自己的模范品德教育和影响学生,其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因此,教师的为人师表极为重要。古人云“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3、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感染、感化、震撼着学生。学生人格的升华、个性的形成、心灵的进化,无不受到老师的激发和点化。老师要以爱心、耐心、敬业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我也争取做到了。我班学生刘明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成绩差,对老师的提问感到恐惧,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杨志同学骂人打架,经常受到指责,他感到非常自卑,认为老师和同学们都瞧不起他,失去了改正缺点的信心。课上,我通过铁杵磨成针这个小故事,将学生引入情境,让他们发表对故事的看法,最后得出“李白小时候也有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结论。于是,我抓住这个最佳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让他们说出自己有哪些缺点,改正得如何。当许多同学说到自

4、己改正了缺点后,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进步,而且心情越来越好。刘明、杨志等几位同学纷纷表示,要正确的面对自己的缺点,在缺点面前,不自卑、不气馁,树立改正缺点的信心。在工作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用爱育人。“教育不能够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特别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必须在尊重他的学生的前提下,批评教育他,应该始终坚持“良药不苦更利于病,忠言顺耳更利于行”的原则,用爱的力量感化学生,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学生之间也应该团结友爱,于是我就班上发生了的一件事教育学生要有爱心。记得我正在上自习课时,我班上

5、的孙坤同学不舒服,突然吐了。面对地上的一摊污物,我认真观察,看同学们的反应。令人吃惊的是班里没有一个同学上前清扫污物,反而都捂着鼻子,摆出一副十分讨厌的架式。看到同学们的表现,我想一定是因为他们在家里始终惯养着,养成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针对这种情况,我立即组织学生展开了”假如我病了,我需要什么”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这时候那些生过病的同学纷纷站起来,有的说:“有一次,我发高烧,非常需要帮助,可是妈妈不在家,我委屈得直哭。”有的说:“上星期,我走在放学的路上,突然肚子疼,正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小红赶到把我送回家,我非常感谢她。”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

6、抢着要说出自己生病时的心理感受。当时的气氛非常的热烈,我就因势利导,又让学生以“假如同学生病了,我应该怎样”为题进行讨论。讨论刚刚开始,就有几位同学主动去打扫孙坤同学身边的污物。 没有冷言冷语,没有厉颜厉色,我们只用了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通过换位思考,很快就解决处理了这件事情。同时,使同学之间的心灵得以沟通,悟出了“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道理,受到了心中有他人的教育。接着,我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为他人献爱心”活动。因此,我们班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二、爱学生就要关心和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教师要想因材施教,捕捉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找到每一个学生适宜扮演的理

7、想角色。首先就要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会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譬如对于差生,如果只看到他们不好好学习,不守纪律的一面,而不了解他们还有好的一面,就会在认识上形成偏差、情感上产生隔膜、心理上出现障碍,以致在处理问题时有所失当。前苏联教育家契科夫曾打过一个这样比喻,他说:当我们面对一块掺着碎石的劣质土地时,由于其不能够提供起码的收成,人们往往会觉得不高兴。及至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经过一番勘探,发现了这土地深处蕴积着宝藏时都是心花怒放,以此说明感情的转换往往在于理解。”有的教师对差生之所以爱不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还没有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看到了他们的优点

8、,就会爆发出一种爱的情感,并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安排设计好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正确认识“差生”不能轻视他们我们习惯上把考试分数低的学生列为差生,这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一种偏见,是狭隘的教学质量观的表观,应该着力挖掘这些同学的内在潜力,不能打击他们;应该发现和培养这些同学的优点,不能轻视他们,应该积极帮助这些同学健康成长,不能抛弃他们。当你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时,就会发现“差生并不一定差”这一不争的事实。实际上,“差生”在学校遇到伯乐而成为千里马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差生”步入社会后能够创造出超过优等生的业绩,也是大有人在的。有经验、有能力、责任心强的老师都注意对“差生”的教育

9、引导工作。陶行知先生写有这样一首诗值得我们铭记: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是啊,当我们批评学生“对牛弹琴”,“笨死啦”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高明的“谈琴者”是不是“弹错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中隐藏着什么哲理?正确分析“差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心里内向型,一类是外向多动型。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弱点,那就是自卑心理。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

10、育转化工作的关键所在。 心里内向的“差生”一般比较遵守纪律,就是不爱讲话,心理反应较慢,学习成绩差。这一类的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笨学生,“不开窍”。他们因自己的学习的成绩差或其它因素而自卑,这种自卑心理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学习的进步。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千万不要轻言“笨”学。“你能行”这三个字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会很大的。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重点放在“激活”上,鼓励他们发言消除害羞心理;表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培养创新精神,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维护“差生”的自尊心 自从踏入教育行业,我一直采用爱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一次我班的周阳捡到了一支圆珠笔,拿到学校用

11、,全班同学议论纷纷,周阳呢?他满脸通红,用焦急的目光瞅瞅这个同学,看看那个同学,当他的目光注视到我时,我一声没说。用温和的目光微笑地注视着他。我看见他默默的低下了头。第二天早晨,讲台上就多出了一支圆珠笔。放学了,他紧跟在我后面,怯怯地叫我:“老师。”我转过身来,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小脑袋,对他说:“周阳,老师看到了你交来的圆珠笔,圆珠笔并不宝贵,宝贵的是让老师看到了你的诚实的心灵。周阳,你是个好孩子。”周阳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仰起头,欢呼雀跃地离开了学校。这种方法首先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又让他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诚实。 三、如何实现师生的感情共鸣和互爱 要获得学生的“爱”,只有老师先去“爱

12、”,无偿地做到奉献与投入。所谓的心诚则灵,以真诚来感化学生的心灵,以真诚来求取学生的真情,这是求取学生爱师的原则。 “爱”体现为引力,引力必须克服斥力,转化斥力才能实现彼此的统一。隔阂必然相互排斥,理解必至有情,老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以人格来消除隔阂,促进沟通;以德行来感召学生,获得对方的“爱”;这就是原则。启导学生的心灵在开放中接纳老师则必须由“情”入手,这是关键。新教育主张由“情”来感召学生,以“爱”来缔造一切,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来投入教育。这是成功教育的奥秘! 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知识是获得学生热爱和敬慕的基础!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成功的教育家都有着非常的人格德行作为其成就的底蕴而影响了几代人。所谓“有口皆碑”“桃李满天下”就说明了一切!人的一切成功由其人格入手,实际是一个共性,是看不见的成功内涵,没有这一点,人的成功就是虚的! 教师的行为是学生心灵的轨迹,教师的道德面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宣言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师应当力争成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道德模范,为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树立光辉的榜样,使教师的形象更加伟大,更加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