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87193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和目的该课题是基于目前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客观存在、消极影响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提出的。(一)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加强德育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针。要贯彻和落实这一方针,需要我们加强对全体国民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中学生既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长中的公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培养是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2001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成

2、为近期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决定指出,中小学德育要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重点。为了进一步推进以德治国思想的落实,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的实施要求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从基础抓起,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著名教育理论家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促使人的智力、品德、体质、才能的完满发展,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页)。他要求在中学教育阶段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重要目标,也是成

3、功教育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养成良好的学生行为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既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中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青少年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持续教育中取得成效。邓小平十分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他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328页。人民出版社,1983)。临沂沂河实验学校一直都强调学生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将“行

4、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作为教育的重要理念,将其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但在教育教学中,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还需要深入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进行尝试和探索。(二)目的课题的最终目的是落实以德治国的思想,探索出一条在当前形势下,适合沂河教育发展需要的中学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本研究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良好行为习惯有序性培养的角度,初步探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应教育对策,及适合沂河实验学校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二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预期成果(一)课题的可行性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

5、理论探索。通过个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来探索中学生行为习惯有序性培养的原理、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城区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为城区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二)课题的预期成果如果课题得以顺利实施,将会产生以下成果。(1)在课题实施期间,写出有关学生行为习惯有序性培养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性论文,写出不同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方法的探索性论文。(2)课题完成时,撰写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序性培养研究结题报告。(3)课题的实施将直接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教学服务,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三、主要内容及

6、研究方法(一)主要内容本课题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教学实践和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不良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学生行为习惯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中学生个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归纳、论证、实践,提出相应对策。本课题将着重以下几方面研究: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初步理论研究和探索;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以个案为主);成绩突出的学生、普通学生和学习弱势学生三大群体之间行为习惯的初步调查和研究;各学科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序性培养与综合素质的关系。(二)研究方法科学研究需要有正确研究方法。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实验法、观

7、察法、文献研究等。下面就主要的几种方法作简要说明。实验法:良好的学生行为习惯与青少年的人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因此,本课题拟在全体学生中间进行调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点面结合,在点上进行实践,在面上进行理论和方法指导。由子课题的成员从班级入手,以点带面进行课题研究。个案研究:拟对本校高年级学生跟踪调查,了解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序性培养的因素,了解他们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问卷调查法:先在个别班级发放开放式问卷,了解他们在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对部分班级学生(分成绩优秀、中等、较差三类)进行问卷调查,从而获得对比性数据及相关性数据。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将对古今中

8、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研究。四、课题实施的条件和保证1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人员条件及资源保证有很好地获取信息的环境。学校建有主控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并初步形成校园网、互联网两网合一的信息通道;现有藏书31000册,学校实验教学设备达到城市一类标准。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

9、课题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很好的人员条件:刘圣臣,中学一级教师,年富力强,有创新意识,论文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和很强的研究水平,每周能保证5小时的课题研究时间。张宗涓、朱文霞,中学二级教师,年轻有为,教学能力较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积累,论文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每周能保证6小时课题研究时间。徐艳、卢临杰、陈秀娟、温学会,具有初级教师教学资格,教学热情高,钻研能力较强,能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部分同志在刊物上已发表作品。每周能保证6小时课题研究时间。五、课题的阶段任务和年度安排遵照区教育局和学校的安排,本课题为1年规划的课题,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具体细化为四大

10、阶段,以季度为时间单位进行安排。(一)充分准备,奠定基础阶段(2007年底)本阶段是课题全面实施的准备阶段。1、主要任务与要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进行课题的前期调研,深化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立课题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制定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等。2、课题组主要工作安排(1)课题的提出与论证;(2)制定课题总体方案;(3)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4)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印制成课题内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5)具体化课题研究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分解子课题,明确子课题研究任务;(6)汇总前期工作成果。(二)全面启动,深入调查阶段(200

11、8.1-2008.6)本阶段为课题实施的初期阶段。1、主要任务与要求这两个季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课题组,完善课题的各级组织;组织学习有关资料;课题分解落实等等。在这一阶段中,课题组要深入调查,深入分析,奠定基础。2、课题组主要工作安排(1)组织课题培训会,全面启动课题;(2)对学生中的不同群体,进行问卷调查;(3)在学校学生及其家中开展“我的行为习惯”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搜集良好学生的行为习惯;(4)汇总阶段性成果。(三)深入分析,形成对策阶段(2008.7-2008.9)1、主要任务和要求本季度深入开展课题理论研究、分析调查结果,初步形成相应对策。2、课题组主要工作安排(1)以合适的方式进行指导

12、;加强实验的规范管理和研究,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2)进行理论总结,形成理论特色,提出支撑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并进行理论改造和创新,撰写有关论文;(3)形成一套某方面的可操作性习惯的培养方案;(4)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5)继续进行以良好学生行为习惯为主的论文撰写活动;(6)汇总阶段成果,撰写季度报告。(四)完善成果,总结提高阶段(2008年底前)本阶段为课题研究完善和结题阶段。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完善和巩固成果,进行总结,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1)根据实验情况,完善理论研究,突出主导理论和典型案例;(2)进行理论和实验成果的汇总,写出书面报告和相关材料;(3)集结课题成果,进一步推广课题成果。临沂沂河实验学校中学部英语课题组2007年11月9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