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87160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预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 教学过程 : 一、实物展现激趣揭题: 1.简洁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看手中的树叶,小组争论:叶子有长得完全一样的吗? 3.教师:你们喜爱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情愿做一片叶子吗? 4.板书激趣: 做一片美的叶子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健壮 中间肥美飘落回归青翠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殊留意。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把握状况。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很多片不同的叶子做着一样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一样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落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

3、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感知全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作业 设计: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观赏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形状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悄悄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教学预备: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学问。 2、有关叶子

4、的风景录像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一)观赏叶子和大树的形状之美。 1、播放展现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 (3)再次观赏录像片或一些美丽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 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

5、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1.再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2.给题目加主语(谁)“”做一片美的叶子 3.怎样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读文读句(911自然段)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一样,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妙,奉献,为他人效劳。一般,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健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三、回溯上文,品尝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悄悄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悄悄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宏大,还是平凡,

6、都是为人类的美妙生活奉献力气。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作业 设计: 1、 练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 外在美:形态各异 内在美:无私奉献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其次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存一些好词、好句。 3、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详细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漂亮富裕的地方,培育学生喜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尝本课词句,绽开想象意境,训练感情朗读。 教学

7、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头,北大荒的秋天就来了。(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美)那就美美地再读课题。 二、复习字词。 出示词语: 第一组: 北大荒 转瞬间 哗啦啦 锦缎 明镜 波浪 脸庞 大豆 立刻 映照 抖动 演唱 银灰 挺立 赞美 自由读,指名读(正音),小教师带读。 其次组: 山岭 摇铃 fn ye yn do 翻 山 越( ) 掩 耳 盗( ) 读后选字填空。齐读。 第三组:一碧如洗 清亮见底 喧闹非凡 齐读。用这三个词语说说北大荒的秋天详细美在哪儿? 指名沟通,结合答复板书:天空

8、、小河、原野 (设计意图:总分构造是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梳理过程。抓住课文的关键句,更能有的放矢地绽开教学。) 三、理解课文,感悟意境。 自读二、三、四自然段,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呢?选一处最喜爱的风光多读几遍,找找美的语句并画下来。 沟通汇报: 预设一: (一)北大荒的天空 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天空美在哪?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1)“一碧如洗”这里的“碧”指碧蓝,天空一片碧蓝似乎洗过一样洁净。 (2)观赏图片,指导朗读。 2、现在去观赏只有在黄昏时分天空才会消失的那几缕流云吧。读读这段,你能找到哪些表示颜色的

9、词。 (2)、流云有哪些颜色?“银灰、橘黄、血红”这三个词的特点是什么? 指导读出流云的多彩。 (3)想象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学习这种构词方式,前一个字代表什么东西,后一个字表示颜色,出示图片观赏后,也来说说你想象中的流云的颜色。 3、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五彩斑斓。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说?这么美的流云就像是(漂亮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4、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那似锦的流云。指名读,指导读好这个句子,留意顿号的停顿和“转瞬间”这个词语的指导。 5、指导背诵。 6、小结:听了你们的背诵,我仿佛看到了北大荒那如锦如洗的天空。难怪要感慨道: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美在-

10、(板书:流云似锦) 预设二: (二)北大荒的小河 1、静之美 (1)哪句话写出了小河的美,你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小河清亮见底,犹如一条透亮的蓝绸子,悄悄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理解“犹如”。这是一个比方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3)小河悄悄地流淌着,这是一种悄悄的美,指名读、指导朗读。 2、动之乐 (1)活泼的小鱼游来了,它打破了这样的安静,带来了另一种美。 出示句子: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立刻漾起了一道道波浪。 小鱼多淘气,它顶着水游过来,水面立刻漾起了一道道波浪。(点击变红:顶 漾)漾在这里指什么?换成“荡”字比拟。看着欢快的小鱼,荡漾的河水,你的心情又如何? (2)小鱼的

11、消失,使小河有了勃勃的生气。让我们一起来读。(指导读出欢快的语气。) 3、动静适宜 (1)假如说,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悄悄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 (2)小鱼、小河,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们在一起是那么和谐。我们一起来读:(女生读悄悄的小河,男生读欢乐的小河。) 4、小结:就在这一静一动中啊,我看到了小河不同的美,也看到了,所以要感慨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美在-(板书:清亮见底) (设计意图:写景文的意境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其情与景之美是通过精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

12、文字的阅读、感悟、推敲、比拟进入文章的意境,从而来理解内容、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享受,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语言、品尝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预设三: 北大荒的原野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要求:这段话围绕那句话来写的,画上“”,分别写了哪些事物,圈出来。 2.这段话中哪个词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板书:喧闹非凡) “喧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喧闹非凡的呢? 原野喧闹非凡,究竟喧闹在哪呢?你们听到声音了吗?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这几句话,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吗? 3.沟通:你读到声音了吗? (1)预设1:(我听到大豆在欢乐。)能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吗?。 出示图片及句子: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难怪这里的人们喜爱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秋天,(大豆摇铃千里金。) 这里的“铃”指的就是豆荚,大豆摇铃摇来什么?(丰收、喜悦、欢乐、财宝) 带着这样的感觉谁来读读这一句? (2)预设2: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听到高粱在唱歌。) 出示图片及句子:挺立的高粱,它们乐呵呵地在演唱,会唱些什么呢?它们多欢乐呀!谁能像它们一样乐呵呵地读读这句。 4.在的笔下大豆会欢乐,高粱会演唱,这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拟人,这样写多有意思呀?我们一起来读。 5.而这时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