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871544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彩池》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彩池》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彩池》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彩池》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彩池》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彩池》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彩池》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五彩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五册第一单元)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学生64人,绝大多数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上课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更能畅所欲言,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三、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了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课文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文章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五彩池描写得生动

2、形象,多姿多彩。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分析: 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瑶池吗?谁来说一说? 2、瑶池一定很美丽,但我知道有一个地方比瑶池还美,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游览欣赏五彩池。 (板书课题:五彩池;放课文录像) 师解说配音:五彩池位于四川省西部九寨沟的黄龙山海拔299

3、5米处,长度仅为100.8米,均宽56米,均深6.59米。九寨沟是藏族人居住的地方,因为有九个村寨而得名九寨沟。 二)、 讲授新课 1、刚才看了录像,谁愿意说说五彩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那么你认为本节课我们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呢? 老师把同学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以下三个大问题: (1)五彩池的水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也就是它的成因。(板书:成因) (2)为什么课前要介绍一段传说呢?(学生也可能会问:瑶池是怎么一回事?)(板书:传说) (3)五彩池有多么的美丽神奇呢?(板书:美丽神奇) 3、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这三个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汇报 (

4、学生先说到这三个方面的任意一个方面都可以。) A美丽神奇(实物投影出示课文第2、3自然段) a无数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这是一个比喻句,无数的水池就好象是一颗颗宝石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好象这样的美丽景色就在我们面前一样。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 b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这句写出了水池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深有的浅。可以看出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 c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我从这句话可

5、以看出五彩池很美丽,它的四周是金黄色的,而且形状还是大小不一的。作者在这里也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五彩池有什么形状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从句末的省略号还可以看出五彩池有很多形状。) d更使我惊奇的是,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神奇) e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神奇) f可是把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神奇) 以上内容由学生随意找出汇报。在汇报时样说说这些句子是这样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的。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学习方法主要是朗读,可以采用指读、齐读、赛读、比读等方

6、式。) g学生还可以补充课外收集的五彩池美丽与神奇的资料。 B五彩池的成因(实物投影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1、小组合作汇报: 小结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讲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阳光特别强烈,被石笋折射成各种色彩。 (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2、学生补充课外收集的五彩池成因的资料。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体会五彩池的神奇美丽。 C传说 此部分也许

7、会出现两种情况: (1)学生不感兴趣,没有提及此处。 (2)学生有兴趣,愿意来了解一些传说。 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教师可略过不讲;如果遇到第二种情况,处理如下: a你们收集了哪些和五彩池有关的传说? b作者为什么要先写传说呢?(突出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 三)、课外拓展: 1、老师有一个朋友曾经去看过五彩池,但他却没作者幸运,并没有看到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谁愿意说说为什么呢? (1)阴天,没有阳光的折射。 (2)也许他去的时候不是夏天,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不茂盛,没有五光十色的倒影,所以池水不是特别的瑰丽神奇。 2、你觉得五彩池和瑶池哪个更美? (1)五彩池美。瑶池只有一个,而五彩池有3400多

8、个。 (2)五彩池美。五彩池的池水是五彩缤纷、瑰丽神奇的,而瑶池的颜色只有五种。 (3)五彩池美。瑶池是人们的一种想象,是传说。而五彩池就在人间,就在我们的祖国。 3、就要告别这瑰丽神奇的五彩池了,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呢? (画画、写诗、朗读、写广告语) 你们的方式可真多,老师再给你们一点灵感,放一曲神奇的九寨,与你一同走进九寨 ,走进五彩池。五彩池实在太美丽了,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原来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就在人间。 板书设计: 传说 五彩池数量众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美丽、神奇)颜色多样变化多端 八、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写一段话 九

9、、作业安排: 1、比一比,再组词。 仑()瑶()拇()碟() 仓()谣()姆()蝶() 2、用直线恰当地连接词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块碧玉 金黄色池边像仙境一样 池底的水就像不平的折光镜 彩灯喷泉又像一圈彩带 昆名湖绿得像一面镜子 3、 画一画: 1、按书上要求在自己画的水池上涂好颜色。 2、想一想水池中还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颜色?再在自己设计的水池上涂一涂颜色。 (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完成一项任务,比一比谁画的池水颜色更瑰丽、更神奇) 4、 写一写: 1)、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怎样介绍五彩池的?2)、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要求:根据自己上题设计的五彩池写一段话,体现其神奇的特点) 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教师准备五彩池的资料,了解昆仑山,瑶池,石笋。有关五彩池的多媒体课件。 十一、自问自答 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怎能处理好即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教师又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五彩池形成的原因,感受它的神奇,美丽,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