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87125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第一章 多媒体计算机概述单项选择题1-6:1、 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哪些属于多媒体的范畴?(B)(1)交互式视频游戏 (2)有声图书 (3)彩色画报 (4)彩色电视(A)仅(1) (B)(1)(2) (C)(1)(2)(3) (D)全部2、 下列哪些不是多媒体核心软件?(A)(1)AVSS (2)AVK (3)DOS (4)Amiga Vision(A)(3) (B)(4) (C)(3)(4) (D)(1)(2)3、 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D)(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 (2)多媒体数据压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

2、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A)(1)(2)(3) (B)(1)(2)(4) (C)(1)(3)(4) (D)全部4、Commodore公司在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推出了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系统Amiga,其主要功能是:(D)(1) 用硬件显示移动数据,允许高速的动画制作;(2) 显示同步协处理器;(3) 控制25个通道的DMA,使CPU以最小的开销处理盘、声音和视频信息;(4) 从28Hz震荡器产生系统时钟;(5) 为视频RAM(VRAM)和扩展RAM卡提供所有的控制信号;(6) 为VRAM和扩展RAM卡提供地址。(A) (1)(2)(3) (B)(2)(3)(5) (C)

3、(4)(5)(6) (D)全部5、国际标准MPEG-II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D)(1) 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2) 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3) 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4) 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A)(1) (B)(2) (C)(3) (D)(4)6、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D)(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 (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 (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A)(1)(2)(3) (B

4、(1)(2)(4) (C)(1)(3)(4) (D)全部7、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领域?答: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是:(1)视频音频信号获取技术;(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三个方面:(1)多媒体技术是解决常规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HDTV)切实可行的方案。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造HDTV,它可支持任意分辨率的输出,输入输出分辨率可以独立,输出分辨率可以任意变化,可以用任意窗口尺寸输出。与此同时,它还赋予HDTV很多新的功能,如图形

5、功能,视频音频特技以及交互功能。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常规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的影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可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影视画面的制作:采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二维、三维动画画面;摄象机在摄影真实的影视画面后采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制作影视特技画面,最后是采用计算机将生成和实时结合用图象处理技术制作影视特技画面。另一个层次是影视后期制作,如现在常用的数字式非线性编辑器,实质上是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它需要有广播级质量的视频音频的获取和输出、压缩解压缩,实时处理和特技以及编辑功能。(2)用多媒体技术制作V-CD及影视音响卡拉OK机。多媒体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技术,V-CD就是利用MPEG-

6、I的音频编码技术将压缩到原来的六分之一。(3)采用多媒体技术创造PIC(个人信息通信中心),即采用多媒体技术使一台个人计算机具有录音电话机、可视电话机、图文传真机、立体声音响设备、电视机和录像机等多种功能,即完成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功能。如果计算机再配备丰富的软件连接上网,还可以完成许多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第二章 视频信号的获取与处理单项选择题1-10:1、 国际上常用的视频制式有:(1)PAL制 (2)NTSC制 (3)SECAM制 (4)MPEG(A)(1) (B)(1)(2) (C)(1)(2)(3) (D)全部答:(C)2、 全电视信号主要由( )组成。(A)图象信号、同步信

7、号、消隐信号 (B)图象信号、亮度信号、色度信号(C)图象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 (D)图象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色度信号答:(C)3、 视频卡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1)视频捕获卡 (2)电影卡 (3)电视卡 (4)视频转换卡(A)(1) (B)(1)(2) (C)(1)(2)(3) (D)全部答:(D)4、 在YUV彩色空间中数字化后Y:U:V是:(A)4:2:2 (B)8:4:2 (C)8:2:4 (D)8:4:4(8:2:2)答:(D)5、 彩色全电视信号主要由( )组成。(A) 图象信号、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复合消隐信号(B) 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

8、号(C) 图象信号、复合同步信号、消隐信号、亮度信号(D) 亮度信号、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色度信号答:(B)6、 数字视频编码的方式有哪些:(1)RGB视频 (2)YUV视频 (3)Y/C(S)视频 (4)复合视频(A)仅(1) (B)(1)(2) (C)(1)(2)(3) (D)全部答:(B)7、 在多媒体计算机中常用的图象输入设备是:(1)数码照相机 2)彩色扫描仪 (3)视频信号数字化仪 (4)彩色摄象机(A)仅(1) (B)(1)(2) (C)(1)(2)(3) (D)全部答:(D)8、 视频采集卡能支持多种视频源输入,下列哪些是视频采集卡支持的视频源:(1)放像机 2)摄象机 (

9、3)影碟机 (4)CD-ROM(A)仅(1) (B)(1)(2) (C)(1)(2)(3) (D)全部答:(D)9、 下列数字视频中哪个质量最好:(A) 240180 分辨率、24位真彩色、15帧/秒的帧率(B) 320240 分辨率、30位真彩色、25帧/秒的帧率(C) 320240 分辨率、30位真彩色、30帧/秒的帧率(D) 640480 分辨率、16位真彩色、15帧/秒的帧率答:(C)10、 视频采集卡中与VGA的数据连线有什么作用:(1) 直接将视频信号送到VGA显示上显示(2) 提供Overlay(覆盖)功能(3) 与VGA交换数据 (4)没有什么作用,可连可不连。(A)仅(1)

10、(B)(1)(2) (C)(1)(2)(3) (D)仅(4)答:(C)11、简述视频信息获取的流程,并画出视频信息获取的流程框图。答:(1)视频信息获取的基本流程概述为:彩色全电视信号经过采集设备分解成模拟的R、G、B信号或Y、U、V信号,然后进行各个分量的A/D变换、解码、将模拟的R、G、B信号或Y、U、V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R、G、B信号或Y、U、V信号,存入帧存储器。主机可通过总线对帧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帧存储器的数据R、G、B信号或Y、U、V信号经过D/A变换转成模拟的R、G、B信号或Y、U、V信号,再经过编码器合成彩色电视信号,输出到显示器上。(2)视频信息获取流程框图如下:

11、模拟RGB编码器 数字RGBYUV数字RGBYUV模拟RGBYUV采集设备A/D变换与解码帧存储器D/A变换与解码显示设备主机处理彩色全电视信号 图像数据12、简述视频信号获取器的工作原理。答:视频信号获取器的工作原理概述如下:从彩色摄像机、录像机或其他视频信号源得到的彩色全电视信号首先到视频模拟输入端口,首先需要解决行同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包括奇数场同步信号和偶数场同步信号)的分离问题,即采用限幅的方法,将场同步和行同步信号与图像信号分开,然后用积分和微分的方法获得场同步信号和行同步信号,再根据奇数场同步信号在一行的开始和偶数场同步信号在一行的中间,得到奇数场同步信号和偶数场同步信号。然后送

12、到具有钳位电路和自动增益的运算放大器,最后经过A/D变换器将彩色全电视信号转换成8位数字信号,送给彩色多制式数字解码器。经过多制式数字解码器解码后得到Y、U、V数据,然后由视频窗口控制器对其进行剪裁,改变比例后存入帧存储器,帧存储器的内容在窗口控制器的控制下与VGA信号或视频编码器的同步信号同步,再送到D/A变换器,模拟色彩空间变换矩阵,同时送到数字式视频编辑器进行视频编码,最后输出到VGA监视器及电视机或录像机。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 单项选择题1-8:1、 组成多媒体系统的途径有哪些:(1) 直接设计和实现 (2)增加多媒体升级套件进行扩展(3)CPU升级 (4)增加CD-

13、DA(A)仅(1) (B)(1)(2) (C)(1)(2)(3) (D)全部答:(B)2、 下面硬件设备中哪些是多媒体硬件系统应包括的:(1)计算机最基本的硬件设备 (2)CD-ROM(3)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 (4)多媒体通信传输设备(A)仅(1) (B)(1)(2) (C)(1)(2)(3) (D)全部答:(C)3、 MPC-2、MPC-3标准制定的时间分别是:(1)1992 (2)1993 (3)1994 (4)1995(A)(1)(3) (B)(2)(4) (C)(1)(4) (D)都不是答:(B)4、 下面哪些是MPC对音频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1)录入声波信号 (2)处理声波信号(3)重放声波信号 (4)用MIDI技术合成音乐(A)(1)(3)(4) (B)(2)(3)(4) (C)(1)(2)(3) (D)全部答:(D)5、 下面哪些是MPC对视频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1) 播放已压缩好的较低质量的视频图象(2) 实时采集视频图象(3) 实时压缩视频图象(4) 播放已压缩好的高质量分辨率的视频图象(A)仅(1) (B)(1)(2) (C)(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