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生的故事.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87027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凡生的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郭凡生的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郭凡生的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郭凡生的故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郭凡生的故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凡生的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凡生的故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郭凡生和慧聪网的发展历程郭凡生创立的慧聪网,是中国最早一批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之一。历经16年风雨,如今慧聪网依然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B2B企业。按照郭凡生的发展理论,慧聪网未来将进一步进军外贸领域,从而带动中国中小企业和海外商家互动,并帮助提高中国商品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个人简历1955年,出生在北京。1958年,随父母去内蒙古。1975年-1978年,北京坦克六师当兵。1978年-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1982年-1987年,内蒙古建委研究室工作,后出任内蒙古党委政策研究室战略组组长、副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国西部发展问题研究组组长。1987年-1990年,中国体制改革研究所。任联络室

2、主任、所办主任,并出任体改所、发展所、中信国际所三所联办的中国西部开发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992年,创办慧聪网。用郭凡生的话说,老郭家的祖坟上是冒过青烟的,祖坟里曾挖出了砚台和毛笔。话说郭凡生的爷爷,曾是他们那里手艺最好的皮匠,一度全街的房子大片都是属于郭家。发达起来的老郭家迁祖坟时,请来了当地的算命先生。算命的问:你要功名还是钱财?老郭家选了功名。不管这灵不灵,老郭家重功名的观念历代传承了下来。郭凡生的爸爸曾是中华民国全国会考的第一名,参加革命后做了政府官员。到了郭凡生,小时候淘气到用尿泥涂邻居家小孩头当生发剂的他,当兵时拼命读书,恢复高考后立刻考入人大,后来自己创业做了商人。郭凡生的女儿

3、15岁海外求学,高中毕业拿走学校七八个奖项中的5个,现在拿着哥伦比亚大学全额最高奖学金,一年2.6万美元读生命科学,开着黄色MINI COOPER,科学家是郭凡生鼓励女儿努力的方向。迄今,皮匠和官员已去世,商人还继续着学者的梦想,硕士则正走在科学的路上。至于钱财,这个慧聪网的实际控制人说,自己不需要,能养家糊口就成;父母不需要,一生节俭惯了;孩子不需要,自己不会剥夺孩子赚钱的乐趣。自己手上慧聪股权不会给女儿,也不会强迫女儿接管企业,现在的一批企业都是在特殊环境中成功的,没见过几个二代成功的,比尔盖茨式的公益基金是自己考虑的方向。慧聪网十年磨剑回归主业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慧聪网是当之无愧的老人。

4、从1992年创办,慧聪网起起落落,曾遭遇赴纳斯达克上市,多元化战略和环球资源战略合作等一系列失利,历经风雨后,慧聪网真正成熟起来。慧聪网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凡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慧聪网今后将沿着B2B战略坚定不移走下去。初战商海1992年,郭凡生放弃了热爱的学者生涯,转而奔战商海。郭凡生看来,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市场经济刚刚放开,人们缺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信息的不透明。于是,大量收集产品价格信息,统一刊登,打通信息障碍,就成了郭凡生捞得的第一桶金。创业初始期,郭凡生和另外4个创始人一起拿出7万多元创始资金,并亲自奔走于刚刚兴起不久的中关村,四处收集家电、电脑等产品价格,然后统一刊登在北京

5、晚报等报刊上。这是创新的商业模式,媒体认为这是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报刊不仅不收取广告费,还给我们费用。郭凡生说道。据了解,每半个版面,大约能刊登两百条的价格信息,而每半个版面的刊登,报社居然倒贴郭凡生400元。与此同时,大量的商家还需要向郭凡生支付广告费。据郭凡生透露,创办慧聪的第一年就入账数万元。没有门槛的商业模式,很快大量模仿者蜂拥而入。大约一年之后,媒体不再给我们钱。我们免费或者需要支付小额费用给媒体。但是,大量的商家认可了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纷纷愿意和慧聪网合作,提供产品价目表。郭凡生表示,因此,慧聪每年的业绩都呈现翻一番的增长。1997年,中国互联网兴起后,郭凡生又敏锐地将信息

6、发布平台搬迁至互联网平台上。股价波折慧聪网业绩的持续增长,风险投资商IDG开始主动向其伸出橄榄枝。郭凡生表示,IDG进入中国后,一直关注慧聪网发展,曾多次提出对其进行投资的要求,但都遭到拒绝。慧聪网从来不缺钱,但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开始意识到一定要将公司从个人公司打造成为公众公司,这才考虑引进风险投资。郭凡生说。1999年,按照双方协商,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出版、研究、会展与风险投资公司)向慧聪网注资,金额达3000万人民币,这完成了慧聪网上市的首步战略步骤。但按照郭凡生最初的意愿是将慧聪网在纳斯达克上

7、市,可多次努力,未果。无奈之下,慧聪网只得转战香港联交所。2003年12月,慧聪网正式登陆香港创业板,发行价为1.09港元,并在上市当日创下上涨三成的纪录。可令人遗憾的是,时隔4年,历经牛市的疯狂,慧聪网的股价不仅丝毫未涨,反而还低于上市时的发行价。以1月4日收盘价计算,慧聪网的股价仅为0.9港元。面对慧聪网的股价,郭凡生未表现出任何担忧和遗憾,目前,公司的现金流是正向的,股市只能反映投资者的意愿。郭凡生依然骄傲地声称:慧聪网上市时,诞生了上百位百万富翁。我相信,只要公司的制度正确,今后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还将诞生更多百万富翁。不过,郭凡生在表示不担心股价的同时,也承认慧聪网历史上曾犯了战略性

8、错误。正是这种致命错误,使得慧聪网上市之后的几年时间,业绩平平。郭凡生解释道:慧聪网是以资产整体注入形式上市的。上市之后,公司曾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中国搜索和从事电视广告业务的华媒盛视上,可这两家公司持续出现亏损。无奈,遭遇滑铁卢的慧聪国际开始尝试减法,回归主营业务B2B电子商务。2005年5月和8月,慧聪网分别出售华媒盛视全部股权和中国搜索 42.5%股权。出售后,慧聪国际拥有中搜约18.44%的股本权益。郭凡生表示:慧聪网将全力专注于B2B电子商务领域。咬定主业据郭凡生介绍,按照慧聪网发展战略,公司将在B2B领域全力出击。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当得知有国外公司在售卖 madeinchina

9、域名时,郭凡生只花了两个星期,毫不犹豫地动用160万港元将其买回。这是中国的骄傲,也给慧聪网带来巨大外贸商机。郭凡生称。据郭凡生透露,今后慧聪网MadeInC将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以刊物为补充、以展会为延伸形成一条龙服务。郭凡生认为:阿里巴巴和慧聪网走的是两条不同的B2B发展方向。阿里巴巴偏重商品的广泛覆盖面,其所经营的衣服、鞋子等产品很容易被其他电子商务赶上。而慧聪网经营的安防、轴承等专业服务领域,已经形成很强的专业壁垒,是其他电子商务企业不容易进来的。对于未来,郭凡生踌躇满志。针对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电子商务将必然走向融合,无所谓B2B、B2C和C2C之分,学者出身的郭凡生却自信地认为

10、:未来,慧聪网将持续专注于B2B领域,而且,B2B领域的市场规模将是B2C和C2C市场总和的三倍。商人郭凡生欲再续学者梦赚钱对我来说是最简单的,一不小心就赚了钱,中国多了一个企业家,少了一个大律师,我的家境是当时我知道的最好的,这是慧聪网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郭凡生的语言风格。 本报记者徐胤摄 成长篇我的故事比他们精彩多了,在中关村大街高楼大厦间隐藏着一座清雅的四合小院-慧聪书苑。1月4日,慧聪掌门人郭凡生在这里讲起其生平时,年过五十的他慷慨激昂不减当年。从大院里淘气的孩子王、军队里迷站岗的倔士兵、机关里最新锐的学者,到慧聪的掌门人,郭凡生自评肯定不是最成功的商人,因为总还做着学者梦。父亲:叱咤

11、风云的将领我的父亲,是影响我的第一人。郭凡生最引以为豪的是,他父亲是中华民国全国会考的第一名,或许正是这开启了郭家对文化的看重。参加一二九运动、参加学潮、参加大大小小数不清战斗的父亲,生下二男三女,小五便是淘气的郭凡生。郭凡生的父亲及其叔伯三人曾是任丘、河间等地闻名遐迩的郭家三杰,郭凡生的父亲外号郭阎王。抗战期间,父亲等七八个人曾扮成挑水的,冲入当地一个20多个日本人驻守的碉堡,拿着斧头把小日本全砍了。郭凡生父亲一度支边做过内蒙古医学院院长,并在那里经历文革,曾被大学生批斗得昏倒。不过,当这一段特殊的历史结束,组织上来调查当时曾经打过父亲的学生是否打过老革命、能否提拔时,父亲从始至终表示没有过

12、,并拉住气愤的郭凡生,不能因为年轻人年轻时犯过错误就中断他的政治前途。此外,三年自然灾害中,官至政府要员的父亲,从没搞过特殊,郭凡生曾饿得大腿一摁一个坑;家里孩子没上过工农兵大学;郭凡生父母家的装修总是简单的,郭凡生创业后曾建议重新装修,然而母亲说还是保留你父亲的风格吧。郭凡生的父亲一直保留着英文版的大代数,郭凡生甚至郭凡生女儿不会的代数题,到父亲那里一划拉就出来了。郭凡生说,从父亲那里,他学到了宽容、中正和文化的力量。童年:虎父无犬子郭凡生的淘气三四岁时就露出苗头,上学后父亲便成了学校的常客。面对这个经常打架的孩子,父亲惯用的教育手段是不管有理没理,先打一顿,这让我从小知道了不能占别人便宜。

13、到小学五年级,碰上文革,脖子上挂钥匙天天吃食堂的郭凡生辍学了。面对经常挨批斗的父亲,不敢从前门出门的姐姐,家门口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一窝混蛋的对联,刚刚12岁的郭凡生天天练拳、摔跤、练武术,成了所居住的医学院大院里的孩子王,领着一帮同龄人保卫父母,斧头、棍子家门口摆好了,看谁敢揪斗父亲。文革没改掉郭凡生的淘气,原本大家一起打扫卫生的医学院大院,每次让郭凡生这样的黑帮子弟打扫时,他就把自己养的鸭子大清早赶到院子里乱跑乱叫,让我打扫大家就都别睡。不过,给郭凡生带来的一个好处是爱上了看书。一次掏鸟窝,发现可以从屋顶下到被封的医学院图书馆里,里面竟然还有很多书,就不停背回家看,竟然先后看了好几百本

14、书:静静的顿河、童年、我的大学军队:第一所大学天天吃穿甲弹、每月只6元津贴。不过,我第一次回家探亲还给父亲买了两瓶茅台。高中毕业,面临要么下乡要么参军,凭借踢得一脚好球,适逢军队招一批球踢得好的兵的机会,郭凡生参军到了北京的坦克六师。郭凡生扎扎实实地读书,就是在军队开始的,对于文革间读的书,郭凡生评价自己那时不过是翻书。当兵的第二年,郭凡生开始给连里的战友讲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战友平日里多操练、帮厨、种菜、拉关系,积极表现,郭凡生从来不去帮厨,就爱站,一连站两个班是常事,因为可以偷偷看书。站岗,冬天冷,夏天晒,但我愿意干,可以看书啊,尽管有时候冻得做笔记的钢笔水写不出字来。这么喜欢读书固然与父

15、亲、姐姐、哥哥都鼓励多读书有关,但刺激还是有一个,当时坦克六师的车经过北京一所大学,我看到一个别着校徽的大学生迎面走过来,真是羡慕极了,我对自己说我也要这样。1978年4月,距全国高考还有3个月,郭凡生果断地在父亲的帮助下退伍,以回内蒙古工作为由开始准备高考,短短3个月后的7月参加全国高考,9月接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北京。你猜猜我回来干什么来了?成为郭凡生回北京后到军营看望战友的口头语。郭凡生也让两年都没有出过大学生的坦克六师后悔-当时就应该推荐郭凡生高考,我们师也不至于被剃秃子。据悉,因为当时在军队是推荐高考,一直是普通士兵的郭凡生没有得到推荐的机会。当兵,让郭凡生懂得了团结:一个人走夜路会怕,一排人就不怕;懂得了普通人的生活,当了兵父亲就断了郭凡生的经济支持;懂得坚强,拉练时,背包掉水里,即便都是冰碴子也是直接到水里去拿。人生:学者而非500强9年学者生涯,为我奠定了自己企业的制度萌芽。郭凡生1982年从人民大学毕业后,直到1989年一直从事经济研究工作。我们那群人为内蒙古制定的金三角等发展战略现在还在起着作用。郭凡生对自己的这段学者型官员生涯津津乐道。1984年,他写了一本书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得到了一万元稿费,在当时那是一笔不小的财富。1985年他发表论文股份制-中国企业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