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课后练习.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870222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课后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课后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课后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课后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课后练习.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课后练习【】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的表内乘法课后练习 ,供大家复习时使用!表内乘法课后练习一、填空。1、23=6读作( 2乘3等于6 ),其中2和3都叫做( 因数 ),6叫做( 积 )。2、23读作(2乘3),表示( 2 )个( 3 )相加,还可以表示( 3 )个( 2 )相加。3、4个5中的5叫做( 相同加数 ),4叫做( 相同加数的个数 )。4、6个4相加是( 24 ),再减去7得( 17 )。5、7和8相乘是( 56 ),再加上29得( 85 )。6、65+3表示

2、( 6 )个( 5 )加( 3 )等于( 33 )。7、47-9表示( 7 )个( 4 )相加,再减( 9 )等于( 19 ) 。8、第一行有4根小棒,第二行有3个4根,那么第( 二 )行的小棒是第( 一 )行的( 3 )倍。9、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乘 )法计算比较简单。10、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 49 ),再加上23得( 72 )。11、9的4倍就是( 4)个( 9 )。(数字刚好交换位置)12、5个7就是( 7 )的( 5 )倍。二、判断。1、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2、求几个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3、5乘3可写成53或35。 ( )4、6+6

3、表示6个2连加。 ( )5、3个的3倍是6个。 ( )6、有2个班4组同学做游戏,每组5人,一共有几人?列式: 25=10(人) ( )7、在一个正方形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一定是五边形。 ( )8、2+2=22,所以3+3=33。 ( )9、52表示5乘2。 ( )10、两个因数都是7,算式是27=14。 ( )11、64和46意义相同。 ( )12、45=44+4。 ( )13、20+6读作20加6。 ( )14、64+3+3可以改写成65。 ( )15、得数等于6的算式只有23。 ( )16、5个5相加的和是10。 ( )17、1乘5的积和1加5的和是相等的。 ()唐宋或更早之前

4、,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

5、念都具有了。18、计算65和56用的是同一句口诀六五三十。 (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

6、“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9、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6。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希望为大家准备的表内乘法课后练习 ,对大家有所帮助!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