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片保存.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869249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洋参片保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洋参片保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洋参片保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洋参片保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洋参片保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洋参片保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洋参片保存.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洋参的保存方法有一些朋友询问关于西洋参的保存方法,因为它属于贵重药材,保存不好药效就流失了,特别是南方潮湿的气候,更不适合西洋参的保存 ,以下就此方面介绍几点保存方法,供大家借鉴:(1).吸湿剂干燥保管法:在可密闭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适量的干燥剂,如生石灰、木炭、硅胶等。使保存环境干燥。再将参用纸包好放入,加盖密闭,可防虫蛀、霉变。(2).低温保存法:将干透的参用塑料袋装好,放人冰箱贮藏柜内。如参未干,应先放入冷箱冷冻柜内,冷冻干燥再放入贮品柜内。(3).常规保存法: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 已生虫的参应轻轻敲打以除去虫卵、虫尿及虫体,再置阳光下晒或50c

2、烘烤,以杀死虫卵和虫体。有霉点参先晒干或烘干,再用软毛刷或牙刷刷去霉尘,然后再用温水刷净,晒干即可。西洋参又名花旗参,性寒、味苦,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之效,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等症。西洋参是药食同源植物,既是名贵上品中药,又是高级滋补佳品。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6种微量元素和17种以上氨基酸和多糖、多肽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抗癌、抗疲劳、抗缺氧、抗辐射、抗衰老等多种功能,对冠心病、高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糖尿病等具有很好疗效。经常服用西洋参,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西洋参性寒,老少皆宜,四季均可进补。年老或病后体虚者、身体素质较差者、脑力劳动者、内分泌不调者、性功能不佳

3、者,以及不适合用人参进补的年轻人,都适合进补西洋参。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胃生津之功效,通常用于肺虚久咳、口咽干燥、心烦失眠、四肢倦怠、失血气短等症。妇科疾病中出血过多,如因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子宫肌瘤而造成的阴虚内热者;绝经期因生理原因出现的潮热口渴、心烦失眠、易动肝火等阴虚内热者;宫颈癌、宫体癌、卵巢癌经过手术治疗后,在做放疗、化疗过程中而导致的阴虚内热、津伤口渴、尿赤便血者,可用西洋参作辅助治疗。冠心病患者若有气血两虚、心慌气短、神倦咽干等症状,可每日含服西洋参3克,久用有良效。有眩晕、乏力、口干者,每次可取适量西洋参口嚼含化,能明显

4、改善症状。 西洋参适合以下人群服用: 1、气虚肺弱、容易疲劳、渴睡。 2、虚火上升、热气烦燥。 3、心烦失眠、神经衰弱。 4、肺气久咳,及因烟酒过多引起的不适,如口干,喉痛,声音沙哑等。 西洋参服用方法: 1、煮服法:将西洋参切片,取3克放入砂锅内,用水适量,用文火煮十分钟,晨起空腹,将参片参汤一起服下。 2、蒸服法:将西洋切片,沿粉,取5克,加一个鸡蛋,蒸熟后服用。 3、含化法:将西洋参放入砂锅蒸一下,软化后切为薄片,早饭前和晚饭后服2-4片。 4、泡茶:西洋参片+菊花,入沸水冲饮,有滋阴生津,清热明目之功效。 5、西洋参蜂蜜汤:取西洋参10克,加水文火炖煮,凉后倒入参汤,加蜂蜜50克,冰糖

5、适量调服,可祛火、防暑、清胃火。成品参:服用剂量每次25g,煎汤或研末冲服,也可口含嚼服。用510倍的白酒浸鲜西洋参,每次适量饮用亦可。也可服用精深加工制品,如西洋参片、糖西洋参片、西洋参酒、西洋参精粒等。西洋参粥:西洋参3g,粳米100g,冰糖少许,加水适量,用砂锅煮粥。西洋参蜜枣茶:西洋参片40g,蜜枣(去核)6个,水适量。将主、配料放入大碗中,上笼屉蒸熟。西洋参米汤:粳米200g,水煮滤取米汤,再以米汤加西洋参5g,共炖服。洋参燕窝汤:西洋参3g,燕窝3g,置碗内,隔水炖熟。常服具有益气补中、养阴润肺的作用,可用于虚损、干咳、盗汗、肺阴虚等。洋参龙眼膏:西洋参15g,龙眼肉100g,白糖

6、适量,置瓷碗内,隔水蒸炖成膏。口服每次1匙,每日2次。可养心血、益心气、宁心神,适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动则多汗而喘,面色苍白等。 服用西洋参期间,忌用萝卜、茶、咖啡等物,以免降低疗效。不少人以为西洋参老少皆宜,四季可服,百无禁忌。其实,药无百灵之方,补品也非万应之品,西洋参的适应范围虽然广一些,但也不是人人皆宜的。西洋参在治病健身方面虽有着独到之处,但也有禁忌症。中医认为凡阳气不足、胃有寒湿者忌服。例如:面色苍白、面浮肢肿、畏寒怕冷、心跳缓慢、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舌苔白腻,以及男子阳痿、早泄、遗精;女子性欲淡漠、痛经、闭经、带多如水者,均忌服用西洋参。此外,小儿发育迟缓、消

7、化不良者感冒咳嗽或急性感染有湿热症者,都不宜服用西洋参。西洋参与其他药物一样,如果不能对症服用,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有的人服用西洋参后,会出现畏寒、体温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也有的会发生痛经和经期延迟;还有的人会发生过敏反应,如上下肢会出现散状性大小不等的水泡,瘙痒异常。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服西洋参。西洋参功效及食用方法体质虚弱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肝炎、肾炎等慢性疾病患者,宜选用生晒参。生晒参性微凉,味甘,有补气养阴、生津之功效。虚寒症、阳气不足、冬季畏寒、四肢寒冷、老人早衰、妇女内分泌紊乱者宜选用红参。红参性温,味甘,香味较浓。 严重心血管疾病、术后极度虚弱、垂危病人宜选用野

8、山参。野山参产量稀少,价格昂贵,但功效特别强,具有强心、安神等作用。 肺虚咳嗽、内火虚升、肺结核初愈病人宜选西洋参。西洋参性凉,味微甘,有养阴清火、生津液、滋肺肾等功效。 人参是体质壮实之体,儿童、孕妇等均应慎用人参,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人参,正确地服用。建议吃西洋参西洋参功效及食用方法西洋参是药食同源植物,既是名贵上品中药,又是高级滋补佳品。它含有人体必需的种微量元素和种以上氨基酸和多糖、多肽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抗癌、抗疲劳、抗缺氧、抗辐射、抗衰老等多种功能,对冠心病、高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糖尿病等具有很好疗效。经常服用西洋参,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西洋参性寒,老少皆宜,四季均可进

9、补。年老或病后体虚者、身体素质较差者、脑力劳动者、内分泌不调者、性功能不佳者,以及不适合用人参进补的年轻人,都适合进补西洋参。作为滋补品,西洋参食用方法如下:成品参:我国加工的西洋参成品参主要有西洋原皮参、西洋红参、西洋烫参和西洋活性参。后三种除具有西洋原皮参的一般药理作用外,红参抗缺氧作用明显,烫参抗血红细胞破裂作用突出,活性参抗高温作用显著。可视需要选用。服用剂量每次克,煎汤或研末冲服;也可口含嚼服;用倍的白酒浸鲜西洋参,每次适量饮用亦可。精深加工制品:随着我国新兴西洋参产业的发展,各种精深加工制品应运而生,且品种繁多。诸如西洋参片、糖西洋参片、西洋参酒、西洋参精粒、西洋参胶囊、西洋参茶、

10、西洋参口服液、鲜西洋参口服液、西洋参糖浆、西洋参皂茶、西洋参果茶、西洋参红果茶、西洋参丸、西洋参活性参片等,不一而足。尚有西洋参复合制品,如西洋参蜂王浆、西洋参五味子酒、双参健美酒、东方健茶等。可根据个人不同需要和产品说明书选购补用。药膳做法:西洋参粥:西洋参末克,粳米克,冰糖少许,加水适量,用砂锅煮粥。清蒸西洋参鸡:鲜西洋参一或两棵(克),母鸡一只;水发玉兰片克,水发香菇克;葱、生姜、料酒、精盐、味精各适量。将主、配料置于小盆或砂锅中,上笼屉蒸熟。西洋参蜜枣茶:西洋参片克,蜜枣(去核)个,水适量;将主、配料放入大碗中,上笼屉蒸熟。西洋参炖乳鸽: 西洋参克,乳鸽一只,火腿克,生姜、料酒、精盐适

11、量,用砂锅隔水炖熟。党参和西洋参可以同时饮用,需要注意的是二者适宜于阴虚火旺者,饮用方法很简单:将几片(约23克)党参和西洋参片放到有盖茶杯里用沸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后代茶饮用即可,直至药汁泡净为止,说白了就像平时泡菊花茶一样就行。如果党参和西洋参都没有切片,那么就应按以下方法制作,做法1、将西洋参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2、将泡软的西洋参取出切成薄片,放入杯中。3、以适量的沸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该茶具有益肺养胃、滋阴津、清虚火、去低热之功效,还可增强身体抵抗力,对于补气脾、益肺倦怠等有一定功效。但引用之前你一定要弄清自己是否属阴虚火旺,反之则不适宜饮用。西洋参及西洋参制品的

12、鉴别方法目前,市场上花旗参制品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如何辨别花旗参的真伪,应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正宗的花旗参味甘苦、性凉,入肺、胃,其成分主要含人参皂甙、树脂、挥发油、糖类等。花旗参按品质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好参,从外观看颜色较深。原产花旗参要比国产移种的花旗参颜色重。形状多为短粗纺锤形,纹理呈横向。国产移种的花旗参,纹理多趋于纵向。形状多为平滑细长的纺锤形或圆柱形。从切片内层观察,表面呈均匀的淡黄色,且有细微清晰的菊花瓣状放射的纹理,质轻而纹理缜密,味清香,不干瘪,有油性感。第二种为病参或死参,这种参如同枯木一样,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第三种为浆水不足的参。所谓浆水不足,就是没到起作用的时间就被起用了。这种参自然达不到正品花旗参的功效。有些利欲熏心的不法经营者,用硫黄来熏制病参或死参的切片,从表面粗略看类似真品,仔细观察能够发现:用硫磺熏制的参片,颜色发白,质重而且表面有粉状感,切片内层多实心,无菊花状纹理,没有清香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