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867564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中伤(zhng) 澄澈(chng) 掺和(he) 绵廷(yn)B缥缈(pio) 陛下(b) 显耀(yo) 愚蠢(y)C忙碌(l) 辍行(zhu) 充沛(pi) 梳理(sh)D放肄(s) 苛刻(k) 凸起(t) 笨拙(zhu) 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云宵 感慨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B严厉 驾驶 截然不同 全神贯注C脊梁 跨进 浑为一谈 诲人不倦D缠络 暮名 不求甚解 废寝忘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A可怜他的父母都在这次地震中命丧黄泉,只留得他孤苦伶仃度日。B他这次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名,听到这个消息时他高兴得张牙舞爪。C小明和小强都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是一年后他们的考试成绩却大相径庭,一个名列榜首,一个名落孙山。D老李虽然70多岁了,但他依然神采奕奕,风采不减当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5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6、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为什么呢?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另外,打开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A

4、B C D 7、名句默写。(1)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2)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3)晚春中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句子是:_,_。(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

5、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竟不可得 竟:_(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设帐:_(3)众服为确论 为:_2翻译下列句子。(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2)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3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4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

6、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儿 歌邓云乡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这都是至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

7、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母亲抱着被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

8、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地爬行着。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水牛儿水牛

9、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选自燕京乡土记,有删改)1文中描写了三个唱儿歌的场景,分别是: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_;_。2文末说:“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哪些情感?3分别说说文中三处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及作用。(甲)_(乙)_(丙)_2、济南的冬天老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10、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

11、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

12、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下面没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

13、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2文章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句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出对这个结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结尾句的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就是冬天的济南啊!B结尾和标题相照应。C这样的结尾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D标题的中心词是“冬天”,结尾的中心词是“济南”,自相矛盾。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写济南的山水之前,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B“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

14、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喜爱之情。C作者把济南城比作“小摇篮”,把小山比作“婴儿”,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暖、舒适的特点。D“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中的“妙”字有统领全段的作用,后面对雪后山景的描写全部围绕这个字展开。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有首诗这样写道:“那是谁家的春天/赤足走在田埂上/心事像打了结/少年时的烦恼/总是这般模样/有一点盲目/有一点仓促”其实在四季的更迭中,我们遇到很多人,也经历过很多事,有烦恼,有快乐,有成功,有失败我们经历着,也在成长着。请拿起你的笔来,记下成长中的事,慢慢适应长大吧。请你以 季,那件事为题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参考答案:一 BBBBBD 凭君传语报平安 杨花榆荚无才思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二 1(1)终了,最后(2)设馆教书(3)认为是2(1)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它们的)踪迹。(2)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3讲学家“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