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虫害防治.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867524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蘑菇虫害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蘑菇虫害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蘑菇虫害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蘑菇虫害防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蘑菇虫害防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蘑菇虫害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蘑菇虫害防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系统控制食用菌虫害对与食用菌虫害的防治,我们一般都是断、防、挑三方面着手。一、截断虫害源头在每年生产前,即8月份对菇场彻底清理,消灭害虫滋生场所,截断虫害源头,简称“断”。清理范围包括菇房、庭园及其周围400米内环境。对上年出菇袋、草堆、垃圾、堆肥及一切有机废弃物进行集中烧毁、深埋或运走。铲除杂草和泥炭土。待下午用80敌敌畏15毫升和18虫螨克5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间隔一星期后再补施1次。一周后,用漂白粉加石灰浆粉刷菇房。庭园普撒干石灰粉。二、严格分室操作对周年种植食用菌场、厂应严格执行接种、培养、出菇三室配套按各自功能,严格分室操作,简称“分”。严禁一室多用。接种室和培养房应远离出菇

2、房,以东西向最佳,充分利用太阳光进行杀菌。降低室内湿度,达到向阳、通风、干燥、干净、无菌。接种所用的钩、筐、箩等工具也应一律专用,严禁挪作它用。三、狠抓菇前预防菌袋经高温消毒接种移入培养房进行发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极易遭受虫害,造成种植失败,必须严防虫害侵入,简称“防”。防治方法,首先培养房门窗一律装上双层纱窗,减少虫源侵入。菌袋在移入培养房前一周用3莫比朗10毫升和18虫螨克5毫升,对水20公斤喷雾。培养期间,每隔3天关闭门窗,用灭蚊药薰蒸,2天换气1次。对金针菇还应每半月用莫比朗和虫螨克防治1次(方法同上)。喷雾时,应尽量避免喷在菌袋上,以免引起污染。若因预防不善,虫害侵入菌袋内,可采用放

3、药球杀灭。方法是:用棉花制成蚕豆大小棉球,将棉球浸入氧化乐果乳油中,然后把遭受虫害的菌袋两端打口分别放一颗药球,随即复原菌袋口。四、严密监测挑治菌袋在出菇过程中,由于子实体散发的香味,易诱发虫害。因此,应在及时采摘的基础上,严密监测及早挑治,防止扩散,简称“挑”。在挑治上要特别慎重,严禁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严禁把药喷洒在菇体上;严禁使用食用菌敏感农药防止药害,要选用虫螨克、功夫菊脂、莫比朗等低毒无残留农药,常用配方18虫螨克5毫升和3莫比朗15毫升或25功夫10毫升。施用方法:可采取喷雾或浸袋。喷雾对水30公斤;浸袋对水60公斤。喷雾时应将菇体摘尽,然后再喷施。浸袋是将发生虫的菌袋放入配制好的

4、药液中,让菌袋吸足水后,捞起竖放,待多余水排出后放回出菇架上。这种方法最适合出菇后期管理。既补充了菌袋水分不足,又治了虫。菇棚空棚期消毒要做好三点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多种食用菌的生产也都进入尾声,棚室消毒就成为当前菇农的首要工作。但是如何进行菇棚消毒才能提高杀毒效果呢?记者认为,菜农只有做好以下三点,才能保证杀菌效果。 第一,将棚内的食用菌生产废袋全部清除出棚,打扫干净。因为食用菌生产后的废料容易滋生杂菌,导致棚内病原孢子量增大,所以要清除彻底。 第二,药剂消毒。在使用药剂对菇棚进行杀菌时,菜农可选择硫磺、甲醛-高锰酸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熏蒸杀菌。在这三者之中,硫磺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能够起到

5、杀菌杀虫的双重效果,但是在使用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亚硫酸,腐蚀菇棚内的钢丝等。在使用甲醛-高锰酸钾消毒时,则要注意先倒粉剂后倒水剂,即先将高锰酸钾倒入容器中,然后再将甲醛倒在高锰酸钾上,以免颠倒使用顺序,甲醛与高锰酸钾反应剧烈,药液溅到身上。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方法最为简单,只要按照每立方3克的使用量,在棚内按照每亩设置15-25个点,将药剂点燃使用即可。当然有条件的菜农最好先将菇棚上部的棚膜撤掉,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然后在食用菌种植之前,再使用药剂消毒,效果更好。 第三,通风排气。当菇棚杀菌消毒完成后,菜农还要注意及时进行通风,将棚室内的有毒气体排出棚外,以便

6、于以后食用菌生产时,有毒气体影响食用菌的生长。五种方法降低食用菌接种污染秋冬季是生产食用菌的黄金季节,但每年因接种污染给菇农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左右。采用以下5种方法,可降低接种污染率。 一、瓶装发酵料在培养基的上方离瓶口4厘米处装入12厘米深的发酵料,再灭菌。其优点是杂菌不易浸染培养基,并且菌种的菌龄一致。二、麦粒发芽法让麦粒发芽后再装瓶灭菌。即一次性让做菌种的麦粒发芽,芽的长度为麦粒的12倍,再充分晒干贮存。在做菌种的前1天,浸泡麦粒12小时,直接装瓶灭菌。其优点是省去煮麦粒的过程,发菌快,杂菌少。污染率在23。三、使用液体培养基传统菌种培养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的缺点是发菌慢,菌

7、龄不一致,杂菌浸染的几率大。改进的方法是使用液体培养基,这就克服了固体培养基的缺点,可以直接把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的菌种作为栽培种进行栽培,污染率可降至2。四、从原种瓶的下部接菌原种瓶下部的菌种菌龄短,生命力旺盛,并且杂菌少,接种后菌丝吃料快,污染率低。建议将正常原种瓶口上部1/5的原种弃掉,污染率可降至3。五、合理安排制种季节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杂菌蔓延快。改进方法是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接种,如早晨或晚上。如果在有空调的室内接种效果更佳。香菇高温“烂棒”治理的对策香菇高温“烂棒”治理的对策 香菇是我省重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常年栽培量在5.5亿袋左右,年产鲜香菇约40万吨,产值近13亿元

8、。我省香菇(花菇)生产一般要经过越夏培菌阶段。通常在25月份接种,再经过46个月的发菌期,菌丝才能转色成熟,10月份开始进入出菇期,而培菌阶段后期79月正处我省高温季节,此期香菇菌丝极易遭受高温危害,导致高温烧菌,俗称“烂棒”。中低海拔栽培“烂棒”率在515左右,2003年香菇在培菌过程中受持续高温影响,烧菌率高达1545,因此遭受的损失达数亿元。据调查,2004年,低温型135品种仍为我省主栽品种,而该品种易受高温危害,因此今年做好香菇越夏安全工作任务艰巨。一、香菇菌棒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1、“烂棒”与温度的关系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温度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一个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9、。一般来说,香菇菌丝发育的范围在532,最适温度2427,在10以下和32以上生长不良,在35停止生长,38以上死亡。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如在45的培养液中,经过40分钟菌丝就死亡。香菇菌棒“烂棒”一般发生初期在7月底8月。此时,菌棒处于菌丝发满,向生理成熟过渡期。而气温往往高于35,由于菌袋内温度较空气温度高约3,菌丝很容易死亡或生活力减弱,出现烧菌烂棒情况,并易被杂菌侵害,发生高温障碍。2、“烂棒”与品种的关系不同香菇品种菌丝的耐高温性有较大差异。如135系列菌株属低温型品种,939(9015)等菌株属中温型品种,武香1号等菌株属于高温型品种。它们对高温的耐受力差异较大。如去年我省遭受罕见的

10、持续高温天气,烧菌烂棒情况普遍突出,但各地因栽培品种的差异,损失不一。如松阳县采用花菇939品种,烧菌率仅有10。磐安县采用花菇939品种,烧菌率约20。而云和、龙泉等产区采用135花菇品种,烧菌率高达40以上。3、“烂棒”与培菌越夏所处海拔的关系同一香菇品种在不同海拔栽培,其越夏表现可能会存在明显区别。这主要是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递减,所以菇农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高海拔山区菇农可选择低温型香菇品种栽培,而平原、低山区宜选择中温型、高温型品种。4、“烂棒”与栽培管理的关系香菇生产与水分、营养、温度、空气、光线、pH等因子有关,“烂棒”的发生与栽培管理直接相关。香菇虽是需光性的真菌,但在菌

11、丝营养生长阶段完全不需要光线。强烈的直射阳光对香菇菌丝有抑制作用和致死作用。因此,发菌阶段要做好遮阳工作。香菇是好气性真菌,缺氧时菌丝借酵解作用暂时维持生命,但消耗大量的营养,菌丝易衰老,死亡快,因此应及时做好扎孔增氧工作。夏天高温,香菇菌丝会遭受高温障碍,发菌场所选择好坏,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栽培成功与否。散堆及时,降温措施到位的,其菌棒烂棒率发生很少,而管理不得当的,往往造成大量菌棒烂棒。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省出梅略早于往年,将较早进入高温天气。香菇产区应重视香菇菌棒安全越夏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高温季节菌棒越夏管理的指导工作,减少可能遭受的损失。二、减少菌棒“烂棒”的对策1、及早做

12、好菌棒散堆、排场。香菇菌丝对外界温度十分敏感,气温高于35时可能引起菌丝死亡。原则上,菌棒应在高温季节前选择室内或室外通风散热好的场所完成散堆、移堆工作,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振动菌棒,并且应安排在早晚低温时段进行,室内散堆菌棒应“三角形”或“井字型”堆放,堆高35层,堆间留有通风道。高温期间严禁翻动菌棒,防止菌棒受振动菌丝呼吸作用加剧而温度上升,尤应重视低海拔地区低温型长菌龄“135”品种的越夏管理。2、提倡室外荫棚发菌。室外荫棚由于通风好、降温快,可有效减少烧菌情况发生,是一种较好的越夏方式。室外遮荫棚宜建在山的背阴一面,顶及四周要遮光,外覆遮荫网或反光膜等覆盖物,但棚顶不能覆盖普通塑料薄膜,

13、以免造成棚内闷热烧菌,四周可搭架种植南瓜、丝瓜等爬藤作物,提高遮荫效果;荫棚要加厚搭高,四周可选用竹枝、树枝等有利通风的材料围成,提高通风效果。对于老菇棚,在进棚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与杀虫灭菌工作。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可采用棚顶安装旋转喷头于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喷洒降温,在大棚内四周及棚内人行道两边挖掘出相通的地沟,引入“跑马水”降温。对于没有采用沟灌流水降温的,尽量往层架低层排放。3、加强室内越夏菌棒管理。选择室内越夏的,宜在通风良好、夏季凉爽的底层房间发菌,除疏散堆放密度外,还应注意增加培养房间四周的遮荫设施,如搭凉棚、挂遮荫网。近中午可关闭门窗,傍晚通风换气散热。高温天可采用室内放置若

14、干水盆,用风扇通风散热,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有条件的还可将水喷洒在房瓦上降温,避免室温长时间高于33。4、停止高温期间菌棒刺孔措施。高温期间,禁止对菌棒采取割袋、刺孔通气等措施,防止空气进入菌棒内部,增强菌丝呼吸作用而提高堆温。刺孔通气应选择高温前天气凉爽时进行,刺孔量可根据料的干湿适当增减,增加含水量高的菌棒刺孔量,并且在同一房间内要分批进行。刺孔后温度上升较快,23天内都应加强通风散热,防止菌丝因高温死亡。5、做好污染菌棒的处理。对于前期局部烂棒,可通过挖除腐烂菌块至健康菌丝处,再涂以生石灰溶液或浓度稍高的杀菌剂的方法来处理,控制病菌的进一步扩展危害。对于已全面烧菌的菌棒,可及早破袋晒料,以重新利用,平原地区在9月底前还可再制香菇菌棒,但品种宜选择短菌龄品种,如L66、L33等。利用污染料时要用生石灰水调节pH值,并且要加长灭菌时间,最好是增加新料,有利于发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